唯识名词口语新解“自拍偷拍”
(一~五划)
“自拍偷拍”
于凌波居士著
自序
一划
二划
三划
四划
五划
唯识名词口语新解自序
唯识名词口语辞典,是一部初学唯识者手边备用的器用书。唯识学在梵学规模中,一向称为难治之学,它名相繁琐,辞意深重,古东谈主称此学‘文如钩锁,义若连环’,‘字包千训,辞含万象。’由此可知这是一门‘甚深最甚深、轻飘最轻飘、难邃晓极难邃晓’的学问;但相对的,它亦然一门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表面,梵学中大部分的垂危名词,都见之于唯识学中。居然能邃晓了唯识学,则再读其他经典,名相问题既已责罚,自可收一本万利之效。
但邃晓唯识之学,难得珍摄?唯识学所依的典籍,由印度梵文翻译出来的,有‘六经十一论’,‘一册十支’之学,及揉杂十大论师释论译出的《成唯识论》,《成唯识敷陈记》以及疑望识论、述记等许多注疏。读唯识书,须于稠密典籍中,综理出条理;于繁琐名相间,分析其差别义。因之讲明名相的词典,就成为手边不可或缺的器用。但许多唯识学名辞,并不具备于一般的梵学辞典中,这就不得不求之于本宗的专门词典。但本宗的专门词典,据笔者知,民国建立迄今近百年间,唯有在民国初年,北京三时学会会员朱芾煌居士,曾编纂的一部《法相辞典》。
《法相辞典》,是朱芾煌居士参考了七十余种唯识经论,穷三年之力编纂完成的。这部辞典,全书两百万言,集合名词一万四千余条,是一部极非常的巨著。但这部辞典,仅仅‘录而不释’。正如朱居士在小序中说:‘皆录原文,不加讲明,并标卷页,藉便检寻。’皆录原文,初学者多数看不懂;不加讲明,就失去词典的功能了。这只供研究精湛的学者使用,而对于初学唯识的东谈主匡助不大。
近数年来,笔者为教学所需,在研读唯识典籍时,于名相部分顺手劄记,日积月聚,积稿盈尺。年来加以整理,得常用的唯识名词一千五百余条,以容易了解的口语文加以注解,按笔划礼貌剪辑成书,定名曰《唯识学名词口语辞典》。以供初学唯识者置诸案头的参考。
唯识之学,所依经论广博,名相婉曲难懂,笔者以个东谈主研读所得,节录及讲明名相,缪误之处,在所不免,尚祈方家赐正,无任铭感。
中华民国九十二年十月 于凌波序于台中雪庐记挂讲堂
一划
【一小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元,《大毗婆沙论》载,东谈主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
【一大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元,一期世界之始末,总括成住坏空四劫,称为一大劫。《瑜伽师地论》卷二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共计两百六十八亿八千万年。
【一分】因明用语。与‘全分’对称。指一名相或事物的一部分,或指多种名相之中的一部分名相或事物,称为一分。
【一分家】指安慧所立的心识一分说。谓心识生起相识作用时,唯起于自证分(自体分)。能相识作用的见分,被相识对境的相分,都是情有理无的遍计所执之法,属于无体之法,此乃小东谈主无始以来执著我、法的熏习力,而生出雷同于能缘、所缘之识体。安慧的一分说,古来即难懂,其说虽不是正义,然可说是护法四分说的先行者。另有难陀立二分说,陈那立三分说,后护法之四分说成为最严实完整的学说,遂成一家正义。此即俗称‘安难陈护,一二三四’。见《成唯识论》卷八。
【一分常论】为古代印度外谈所执的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前际而起的常见。此类外谈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一分常论。彼等系于前生、青年,或色心之一半而起常见者,故称一分常论。即:一、谓外谈得宿住通,能不雅前世,而以为诸趣皆由梵天之意所化;如是,不见大梵天之永恒,故以为大梵天为‘常’,而我及世间为‘无常’。二、计执色法灭而心法存,或心法灭而色法存;或谓色法为心法之一,故为常住者。三、计执从戏忘天而下生此间,依宿住通不雅以前,以为先前之住处为常住者。四、计执从意恚天而下生此间,依宿住通不雅以前,以为先前之住处为常住者。执持此见解者,相当于外谈十六宗之‘安稳等因宗’。这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见‘瑜伽师地论’卷六。
【一心】唯识宗以根蒂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二:‘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如是处处说唯一心。’
【一心四境】又作一水四见。譬如一水,本无有异,而因天、东谈主、饿鬼、畜水果报不同,故于一水而见有四种境相。即天东谈主义是宝严地,东谈主义是水,饿鬼见是脓血,而鱼见是其窟宅。见《摄大乘论释》卷四。
【一心真见谈】参阅‘真见谈’条。
【一切】梵语 sarva,音译萨婆,乃总赅众物之词。《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载:‘萨婆,秦言一切。’《翻译形式集》卷五︰‘一以普及为言,切以尽际为语。’此词之实践用例颇多,如一切世间、一切万物、一切种智等用语皆是。然一切又分为全分与少分二种,全分指不戒指在特殊范围内者,包含广的一切;少分指在某种戒指范围内者。据《成唯识论枢要》卷二之说,一切声皆是不常不执,此有二释:一、一切的一切,即计表里皆常。二、少分的一切,唯内的一切声是常。如上所述,前者为全分之一切,后者为少分之一切。见《成唯识论》卷二。
【一切行苦】一切有为有漏之法,皆迁流不休,故称为一切行苦。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四法本为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一切行无常】指一切有漏法,皆不具有恒常之性,故曰一切行无常。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一切有为法】泛指一切有行动、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资、精神,以及扫数阵势的存在。应承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如《金刚经》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空中阁楼,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不雅。’《华严经》卷二十五载:‘确乎知一切有为法,装假诳诈,假住霎时,诳惑凡东谈主。
【一切法不生】指谓一切真实之法,乃超越相对的差别界。以其为‘全都’,故不生永恒,此是不变的理法。
【一切种子识】又作种子识,乃执持一切法的种子而不褪色之识,为阿赖耶识的又名。成唯识论卷二载:‘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又摄大乘论释卷二:‘谓有能生杂染品法,功能差别相应道理,由与生彼功能相应,故名一切种子识。于此义中,有现譬喻,如大麦子,于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种子性;若时陈久,或火相应,此大麦果功能损坏,尔时麦相虽住如本,势力坏故,无种子性,阿赖耶识亦复如是。’
【一水四见】参阅‘一心四境’条。
【一中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元。谓东谈主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
【一册十支】唯识宗所依的经论,除了‘六经十一论’外,并有‘一册十支’之学,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此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支,世亲造。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二、大乘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支,世亲造,依名释义论。本论略摄土产货分中之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支,无著造。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支,无著造。总括瑜伽深密诀要,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为宗。五、杂集论,又作分又名数支、广陈体义支。无著等作。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诀要,集阿毗达磨经扫数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六、辨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支。本颂为慈氏菩萨造,释论为世亲造。本论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谈为宗。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支。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支。以上二论之本颂为天亲所造,三十唯识之释为护法菩萨等十师所造。本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九、大乘尊容论,又作尊容体义支。本颂为慈氏造,释为天亲造。总括瑜伽菩萨一地诀要,而以尊容大乘为宗。十、差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不雅支。慈氏造。本论未汉译,若援解深密经中之差别瑜伽品为例,则以止不雅为宗。
【一法中谈】指于一法上论非有非空的中谈妙理,此为唯识宗所立中谈之一义。与‘三性对望中谈’对称。唯识宗以遍计所执性为妄情所现,故判为空;以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为假有与真有,故判为有。自此三性之对望而立中谈义,称为三性对望中谈。又此三性是一法上之三性,故此法为非有非空之中谈。
然若堤防论之,则三性中之每一性皆具有中谈之义,即遍计所执性是情有理无,在妄情之上属有,故非空;依理而言为无,故非有,是为非有非空之中谈。依他起性于众缘和合上为假之存在,故为假有实无。以其假有,故非空;以其实无,故非有,是为非有非空中谈。圆成实性远离一切休想而无相,故非有;然以其为真实如常之性,故非空,是为非有非空之中谈。上述乃各就三性中之一性,立中谈之义,称为一法中谈。
【逐个瞬】指极短的时间。一瞬,意译霎时、念顷,即一个心念起动之间,与发意顷同义。意为蓦然,为表时间之最小单元。俱舍论卷十二载,一百二十一瞬为一怛一瞬,六十怛一瞬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译作霎时),三十霎时为一日夜。逐个瞬约当至今之七十五分之一秒。
【一味蕴】指无始以来,有一味延续的微弱毅力,乃形成轮回的主体。这是小乘经量部所立。经量部主张此细毅力自无始以来即不远离,其体为受、想、行、识等四蕴,展转和合,转成一味,故称一味蕴。后世有谓此亦为第八阿赖耶识之前身。见‘异部宗轮论’。
【一阐提】一阐提,梵语 icchantika 之音译,其应承是‘有欲求之东谈主’,意译为无种性、断善根、不行成佛的众生。《大尊容论经》卷一载有二说:一者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成佛;二者无性阐提,非论至何时皆不得成佛。《成唯识论掌核心要》卷上,立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无性阐提。其中断善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之一类。一阐提发心至难,有如天生盲东谈主难以调养。’
东晋时竺谈生主张‘阐提成佛’,为复旧僧徒所摈弃,其后《大般涅槃经》出,此说乃渐被给与。唯识宗立五种性,仍主张无种性者不得成佛。
二划
【二十二根】此是促进增上作用的二十二种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男根、女根,命根,苦、乐、喜、忧、舍五受根,信、勤、念、定、慧五善根,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三无漏根。根为增上之义。若就二十二根的体性而言,男根、女根为身根的一部分,并无别体;三无漏根以意根、三受根(喜、乐、舍)、五善根等九根为体,而无别体,故其体之数实为十七。见《俱舍论》卷三。
【二十二种愚痴】菩萨十地与佛地所对治的二十二种愚痴。略称二十二愚。此二十二种愚痴的称呼是:一、执著补特伽罗及法愚痴(执著我法愚), 二、恶趣杂染愚痴,三、轻飘犯愚痴,四、各种业趣愚痴,五、欲贪愚痴,六、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七、等至爱愚痴,八、法爱愚痴,九、一向作意弃背生起愚痴(纯作意背死活愚), 十、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纯作意向涅槃愚), 十一、现前不雅察诸行流转愚痴(现不雅察行流转愚),十二、相多现行愚痴,十三、轻飘相现行愚痴(细相现行愚),十四、一向无相作意浅显愚痴(纯作意求无相愚),十五、于无相作功用愚痴,十六、于相安稳愚痴,十七、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辩陀罗尼安稳愚痴,十八、辩才安稳愚痴,十九、大神通愚痴,二十、悟入轻飘巧妙愚痴,二十一、于一切所知意境极轻飘著愚痴(于一切所知境极轻飘著愚),二十二、极轻飘碍愚痴。其中,执著我法愚及恶趣杂染愚系就初地所断之惑障而言;轻飘犯愚及各种业趣愚系就第二地所断之惑障而言;欲贪愚及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系就第三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等至爱愚及法爱愚系就第四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纯作意背死活愚及纯作意向涅槃愚系就第五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现不雅察行流转愚及相多现行愚系就第六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细相现行愚及纯作意求无相愚系就第七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无相作功用愚及于相安稳愚系就第八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辩陀罗尼安稳愚及辩才安稳愚系就第九地所断之惑障而言;大神通愚及悟入轻飘巧妙愚系就第十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一切所知境极轻飘著愚及极轻飘碍愚系就第十地满心金刚喻定面前前之际所断之惑障而言。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
【二十二无减】如来四智相应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称为二十二无减。即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及心王。换句话说,二十二无减为心扫数法的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及执持二十一心所的无垢识,此二十二法为纯善无染之法。见《成唯识论》卷十。
【二十八天称呼】三界二十八天,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的称呼为: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安稳天。色界天的称呼为:初禅天三天,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三天,为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三天,为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九天,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无色界四天的称呼为:为空魁伟处天、识魁伟处天、无扫数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二十五谛】这是古代印度六派形而上学之一、数论派的形而上学。此派将天地万有分为神我(即精神道理)与自性(即物资道理)二元,而将世界转念的历程分为二十五种,以其为真实之理,故称二十五谛。此即从自性生‘觉’(又称‘大’,乃存在体内觉知之机关,即决智);自‘觉’复生自我毅力(我执)之我慢;复于我慢生出地、水、火、风、空等五大。以上八者为万物繁衍的根蒂,故称根蒂自性。又自五大生色、声、香、味、触等五唯,眼、耳、鼻、舌、身(皮)等五知根,语、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以及心根(以上十六者乃从他物所生,故称十六变异)。如斯,从未泄露之自性中,能显出觉、我慢等二十三种,加上自性与神我二者,是为二十五谛。古代印度六派形而上学,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
【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不相应行法为五位法的第四位。是以色、心心所分位,立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即:得、命根、众同分、异素性、无想定、覆没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秩序、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见百法明门论。及不相应行分释。
【二十唯识论】参阅‘唯识二十论’条。
【二十唯识论疏】参阅‘唯识二十敷陈记’。
【二十种随烦嚣】随烦嚣心所,是唯识宗五位百法中的六位心所之一。此又名随惑,是随根蒂烦嚣而生起的烦嚣。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嚣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随烦嚣十个、中烦嚣二个、大随烦嚣八个。小、中、大的差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义者(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随。于不善心中互异而起者称小随。小随烦嚣计有十种,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其发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互异生起。中随烦嚣有二种,曰无惭、无愧,其发生之作用范围较小随烦嚣为宽,具有自类俱起,遍不善心二义,故曰中随。此二者,对我方所犯的过恶不感到耻辱,是其共同点;而惭者‘轻拒贤善’,愧者‘崇重暴恶’,是其相异点。大随烦嚣有八种,曰掉举、惛千里、不信、懈怠、放逸、失念、狼籍、不正知,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广,具有自类俱起,遍不善性,遍诸染心三义,故曰大随烦嚣。见《百法明门论》。
【二十种烦嚣现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即指:一、随所欲缠现行,指在家之东谈主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各种缠缚之业,相续不舍。二、不随所欲缠现行,指削发之东谈主不随世间欲乐之境,而生厌离之心,相续不舍。三、无所了知现行,指住恶说法之东谈主,于善恶法,不生疏别,于一切意境无所了知,此痴惑之心,相续不舍。四、有所了知现行,指住善说法之东谈主,于一切法而生疏别,令向善法,而舍恶法,此了知之心,相续不舍。五、粗烦嚣现行,指贪、嗔、痴诸烦嚣,各有增上艰巨,或于顺境贪惑艰巨,或于困境嗔惑艰巨,各起不同。六、等烦嚣现行,指贪、嗔、痴等诸烦嚣惑,一起现起,无轻重差别。七、微烦嚣现行,指修行求离欲界之东谈主,虽未证果,而于三界烦嚣,轻飘浮滑。八、内门烦嚣现行,指修行求离欲界之东谈主,虽不著于色等外尘之境,而内心所起习气,相续不舍。九、外门烦嚣现行,指未离欲界之东谈主,随缘色等外尘诸欲意境,而起各种烦嚣,相续不舍。十、失念烦嚣现行,指见圣谈得果之东谈主,忽遇余缘,闻不处死,习气发现而失正念。十一、猛利烦嚣现行,指未得谈果之东谈主,勤加精进,起不正作意,发神勇心,相续不舍。十二、差别所起烦嚣现行,指东谈主不信处死,于诸邪见而起差别,妄生各种执著,相续不舍。十三、任运所起烦嚣现行,指东谈主起懈怠心,不求正行,而于五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之境,自关联词起诸惑,相续不舍。十四、寻思烦嚣现行,指东谈主于禅定不雅法,常自思念觉察,妄起差别,相续不舍。十五、不安稳烦嚣现行,指东谈主就寝,梦幻狼籍,毅力所缘,相续不舍。十六、安稳烦嚣现行,指东谈主醒时所起邪慧之念,遍缘诸境,相续不舍。十七、非所依位烦嚣现行,指如幼少之东谈主,于一切境,不知好恶,起诸放逸,相续不舍。十八、所依位烦嚣现行,指修行根熟之东谈主,依于正行之位,断诸烦嚣,而能断之心,相续不舍。十九、可救疗烦嚣现行,指东谈主勤修谈行,断死活惑业,如救疗众病,唯知死活之病而可救疗,不知乐著涅槃之心,相续不舍。二十、朽木难雕烦嚣现行,指东谈主不行修诸正行,以救疗死活惑业众病,而诸烦嚣相续不舍。
【二分家】唯识宗立识体四分,难陀论师主张心识二分说,以由识体生起相识作用的见分,和被相识的相分。另有安慧的一分说、陈那的三分说、护法的四分说。参阅‘识体四分’条。
【二世一重因果】大乘唯识宗,于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即十二支中,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这前十支的因,与后二支的果,定不同世,以造因时非即受果时。以前世的十因,感面前世的二果。但若将十因视为面前世,则二果就是未下世了。此这称为二世一重因果。
【二世间】即多情世间与器世间。世者,谓有为法于以前、面前、异日等三世之迁流;间者,事事物物之间隔。总别为二,即:多情世间,五蕴假合而多情识,以为鬼、畜、东谈主、天等之差别者。器世间,四大积贮而为山、河、地面、国土、家屋等,以容受多情者。多情世间为多情之正报,器世间为多情之依报。见《俱舍论》卷十。
【二地断障证真】十地中离垢地的菩萨,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障(谓身、口、意三者误违禁戒),证最胜真如,此真如具魁伟之德,于一切法为最胜。参阅‘十地’条。
【二我见】东谈主我、法我,称为二我;此二种妄见,称二我见。一切小东谈主不悟东谈主身乃五蕴假和合,强立主管,计我为东谈主,即执东谈主有常一我体之恶见,称为东谈主我见。;二乘之东谈主,不了悟诸法之空性,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东谈主无我智,犹自怖畏死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取见,称为法我见。
【二我执】二我执,指的是俱生我执与差别我执。一、指于五蕴等法中,强立主管,妄执为我,与身俱生,称为俱生我执。二、谓于计我法中,差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著,即依我方之差别力而生者,称为差别我执。
【二法相违】谓烦嚣与涅槃二者相违。《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嚣,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嚣,流转死活,故违涅槃之谈。二、涅槃 nirvana,意译灭度。众生厌死活之苦,修习梵行,断诸烦嚣,证大涅槃,故违烦嚣之惑。
【二法执】指俱生法执、差别法执。一、俱生法执,乃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亦即与身俱生的法执。二、差别法执,谓于邪教、邪师所说之法,差别计度而执为实法。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
【二空无漏种子】参阅‘无漏种子’条。
【二取】二取有四种解说。一、相、见二取,所取者为相分,及能取者为见分。二、名、色二取,五蕴中的第一蕴为色,余四无色蕴为名。三、心及心所二取,一切五蕴,都不离这心、心所法。四、本、末二取,取第八识的总报为本,取余识的别报为末。
【二受】指身受与心受。受是领纳所触之境的心所法。一、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差别之受,即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三受。二、心受为领纳于心而起差别之受,即毅力之忧、喜二受。见《俱舍论》卷二、卷九。
【二重中谈】又作二种中谈。唯识家以为中谈有三性对望中谈及一法中谈二义。三性对望中谈,即以遍计所执性为非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为非无,以此诠显非有非无的中谈之义;此乃就言诠而论中谈之旨,故又称言诠中谈。上述系于广泛门中论法之有无,然于胜义谛中则以绝谈心言为非有非无之中谈,故称离言中谈。一法中谈即是离言中谈,乃于缘生之一法上论非有非无的中谈义。对于言诠、离言二重中谈的同异,古来有异说,或谓遍计所执性为依、圆二性上实法之执,于依、圆二性之假有萧然之义外,别无遍计之空,故三性对望中谈之义无别于一法中谈。或谓三性对望中谈遮遣遍计之有,一法中谈以依他之体为虚假非有而为空,故二者有差异。见《成唯识论》卷七。
【二根】唯识家所指的二根,为五根身的胜义根与扶尘根。胜义根为五根之本质,为四大种所造的净色法,非小东谈主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有发识取境的作用。扶尘根又称浮根尘,乃外形可见的眼等五根。此根唯为正根之依处,虚假不实,无发识取境之用。此外,又成心钝二根。利根又作上根,谓根性是非,速证妙果者。钝根又作下根,乃根性蠢笨难于开悟者。又男根与女根。即男女起色欲之处。
【二真如】即二种真如。此有不同解说,而唯识学上所称的二种真如,为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此又作二空真如,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而显之真理,称为法空真如。见《成唯识论》卷十。
【二执】一般指我执与法执,又作我法二执、生法二执。小乘说一切有部等主张法体实有,故仅揭出‘我执’之说;大乘则不雅诸法皆空,故对主张法为实有者,称为‘法执’,而说我、法二执。法执乃于如幻假有之法生起实有之妄执,其体较宽,为唯一而起;我执则迷于法之用,故其体较狭,而必与法执并起。成唯识论卷一曰:‘由执我法,二障俱生。’此二执皆以萨迦耶见为体,由于力用不同而有二障之别,即以执我称为烦嚣障,国法称为所知障。为断伏烦嚣、所知二障,而说二空、二空智;二障断尽,即证得大涅槃与大菩提。
【二教六理】唯识宗用为证明第七末那识的存在,举出二种教证与六项表面。二种教证者,一为引《入楞伽经》的偈子:‘藏识说名心,忖思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二为援用大小乘共许的《开脱经》的偈子:‘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开脱诸惑,非曾非当有。’加以证明。六理证者,一者不共无明证,《成唯识论》卷五云:‘谓契经说,不共无明,轻飘恒行,覆蔽真实,若无此识,彼应非有。’二者六二缘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广说乃忠实法为缘,生于毅力,若无此识,彼意非有。’三、意名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忖思名意,若无此识,彼应非有。’四、二定差别故,《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无想、灭定,染意若无,彼应无别。’五、无想有染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无想多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污。’六、多情我不成证,《成唯识论》卷五云:‘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不应有。’见《成唯识论》卷五。
【二假】二假,指无体随情假,与有体施设假。一、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我法,世间之东谈主于心外之境执为实我实法,此法体但是妄情,为遍计所执性摄,而无实体,众东谈主随此妄情而执虚假之我法,故称无体随情假。二、有体施设假,乃于依他起性上化名施设之我法,即内识所变的见、相二分为依他法,从实种子而生,有实的体用,就此体用假立我法之名,故称为有体施设假。此二者,为圣教所称的我法。见《成唯识论》卷一。
【二惑】即见惑与思惑。见惑的见,是推度的谈理,即以邪见推度而起之迷情,我见边见等是。思惑,新译为修惑,为小东谈主之思念,对于事物而起之惑,贪、嗔、痴等烦嚣是。此又称理惑与事惑。见惑是迷于理之惑,修惑是迷于事之惑。
【二无心定】指二十四种不相应行中的无想定、覆没定而言,此又称二定。一、无想定,指外谈欲得无想天之果,而修灭一切心想的禅定;属第四禅,为外谈所修出离想所作意。二、覆没定,谓不还果以上的圣者,前六识心、心所不起现行,第七识的染污心所亦不起现行的禅定。此亦称灭受想定,为释教圣者所修的禅定。
【二无我】即东谈主无我与法无我。百法明门论曰:‘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补特伽罗,意译为东谈主、众生、数取趣。补特伽罗无我即是东谈主无我。东谈主缘何无我,东谈主是四大和合而有,此中无真实之我。法无我者,即死板诸法为实有,这叫作念‘法我’。而诸法都是仗因托缘的有为法,并无其实体自性,此称‘法无我’。这是大乘菩萨的不雅谈,以断惑障。《楞伽经》卷一曰:‘大乘菩萨摩诃萨,善不雅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东谈主无我法无我。’
【二无记】指三性中,非善非不善的无记性。即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一、有覆无记,又作染无记。乃惑障之极微弱者,如第七识俱生起的我法二执,其体性消瘦,然为自性妄惑,能隐覆圣谈,故称有覆;以其非感苦果之恶性,故称无记。二、无覆无记,又作净无记。乃离惑障的无记法,如阿赖耶识的自体及之内五根、外之江山草木等。以其非自性妄惑,故称无覆。见《成唯识论》卷三。
【二业】指引业与满业。依《俱舍论》卷十七载,有两种二业,名引业与别业。六趣各有总、别二报,如东谈主趣中,扫数的东谈主皆同属东谈主趣之果报,此为总报;其中复有智愚、好意思丑等差异,称为别报。激勉总报的业因,称为引业;成满其别报的业因,则称为满业。此外,善业与恶业亦称二业。善业为五戒、十善等善谈之所作,能感善趣之乐果;恶业为五逆、十恶等错误之所作,能引恶趣之苦果。
【二种死活】死活一语,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东谈主、阿修罗、饿鬼、家畜、地狱等六谈迷界中死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成唯识论》卷八,举出二种死活:一、分段死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嚣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体魄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死活。二、变易死活,又称不思议变易死活。阿罗汉、辟支佛、淘气菩萨等虽不受分段死活之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差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三界除外受殊胜机要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体魄皆可开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死活。
【二种因果】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四圣谛法,有流转、还灭二门,说为二种因果,一者以苦谛为因,集谛为果,名世间因果;二者以谈谛为因,灭谛为果,为出世间因果。
【二种利行】指自私、利他二行。菩萨所修之行,依其别相,有自、他二利:一、修六度、菩提分法等,为自私之行。二、修四摄、四无量心等,为利他之行。见《成唯识论》卷九。
【二种见谈】二种见谈,是真见谈和再见谈。修唯识行,至见谈位,在此位证得根蒂、后得二智,悟入唯识性相。故在此位以根蒂智断惑,称真见谈;以后得智修习,称再见谈。
【二种真如】略称二真如。曰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如、二空真理。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而显之真理,称为法空真如。此二空真如,为唯识宗所立之真如。见《成唯识论》卷十。
此外,尚有其他四种真如,一、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行将真如妙理依据离言诠及依言诠而差别为二。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五。二、空真如与不空真如。前者能究竟而显实;后者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见《大乘起信论》。三、不变真如与随缘真如。前者乃随顺万象差别之诸法,而不失真如之自性;后者则不囿于自性,而随染、净之缘各生染、净之法。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五。四、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垢指烦嚣染法之意,以其有无而区别真如。见《大乘止不雅诀要》卷二。
【二种涅槃】即过剩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烦嚣永尽,已断死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称为过剩依涅槃;更灭依身无所余者,称为无余涅槃。此二种涅槃,同为一体,然无余依涅槃,在于有漏依身命终之时。
【二种无漏因果】即无漏因与无漏果。《大般涅槃经》卷十二载,指二乘之东谈主,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断三界死活苦果,则戒定慧三学为无漏之因;二乘之东谈主,既断三界死活逼迫之苦,证真空涅槃寂灭之乐,此涅槃即无漏之果。无漏因即四圣谛中的谈谛,无漏果即四圣谛中的灭谛。
【二种资粮】即福德、智德二种资粮。以此二德为资益己身之粮,得证佛果,故称资粮。一、福德资粮,谓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二、智德资粮者,谓修习正不雅而勤求妙智者,如第六度即是。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七。
【二种熏习】即相分熏与见分熏。唯识家谓七转识熏习第八识种子时,七转识的四分中,所缘的相分熏自分的种子及本质的种子,称为相分熏。熏习能缘的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内,称为见分熏。换句话说,见分熏偏重于主不雅方面,相分熏偏重于客不雅方面。
【二种转依】修唯识行的菩萨,要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种胜果,一者要历经十地的修行,这是所经的位次。二者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这是所修的因。三者断十重障,这是所对治的断法。四者证得十种真如,这是所不雅照之理。尔后始可证得二种转依。成唯识论卷十曰:‘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而得。’
【二障】又作二碍,即烦嚣障与所知障。这是唯识学上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结巴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类。烦嚣障、由我执而生,是俱生起的迷执;所知障、由法执而生,是差别起的迷执。
【二增菩萨】修唯识行的菩萨,非论顿机或渐机,又各有二类,一者智增菩萨,二者悲增菩萨。智增、是机灵增上,此类菩萨,断惑证理的自私自较多,而普化多情的利他行较少;悲增、是大悲增上,此类菩萨,以利化多情的悲愿较多,不欲速证菩提,而久住死活愁城,利益多情。
【二谛】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者真实不虚之理,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又作广泛谛、世谛,即世间的真理。《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谓,广泛之事乃覆蔽世间的真理,故俗谛又译作覆俗谛、覆谛。二谛的谈理于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不一,今仅举唯识宗的二谛如下:窥基于所著《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将《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所举的四种广泛谛,与《成唯识论》卷九所说的四种胜义谛,归纳成‘四真四俗’(四胜义四广泛)之四种二谛,此称之为‘四谛二重’。四谛二重的广泛谛,是世间广泛谛,道理广泛谛,证得广泛谛,胜义广泛谛。四谛二重的胜义谛,是世间胜义谛,道理胜义谛,证奏效义谛,胜义胜义谛。见‘四谛二重’条。
【二缚】唯识宗所称的二缚,指的是相缚与艰巨缚。一、相缚,所缘的相分拘碍能缘见分的心,使不得安稳,不了境相如幻。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列举有三种,或以一切相分皆相缚,或唯有漏之相分即相缚,或以行六度时执三轮之相为相缚。并解相缚之体,有所知障与烦嚣障。《百法问答钞》卷六分其体为正、助,若正相缚之体,唯有我执;若助相缚之体,并通法执。二、艰巨缚,其性无堪任,非调柔细轻,故称艰巨。即其性刚强缺乏,能缚多情身心于死活,或使之不了如幻者,皆称为艰巨缚。
【二转依果】修唯识行,于第十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此时即断尽烦嚣、所知二障种子,转得二种殊胜妙果。即转烦嚣障得大涅槃,转所知障得大菩提。此即二转依果,又称为二种胜果,略称二转依、二转。见《成唯识论》卷十。
【二类种子】唯识宗立论,第八阿赖耶识收藏万法种子,此种子依性质说,分为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二类。一者有漏种子,这是能产生世间阵势的种子,亦即三界六趣受死活的种子。此中又有名言种子、我执种子、 有支种子之分。二是无漏种子,这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亦即入见谈位乃至阿罗汉、佛果位的出世种子。无漏种子又分为生空无漏种子、法空无漏种子、二空无漏种子。《成唯识论》卷二曰:‘诸种子者,谓异谙习所持一切有漏法种,此识性摄,故是所缘。无漏种子虽然依附此识,而非此识性摄,故非所缘。’这是说,一切有漏种子为第八阿赖耶识之识体所摄持,且为第八识见分所缘,故称‘故是所缘’;而无漏种子虽然也依附于阿赖耶识,但并不是阿赖耶识的识性所摄,故不是此识所缘。无漏种子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此有三种,一者生空无漏种子,即我空无漏,此属见谈位无漏种子。二者法空无漏,此属修谈位无漏种子。三者二空(我空、法空)无漏种子,此为无学谈无漏种子。
无漏种子依于异谙习之自体分,而非异谙习性所摄持。以无漏种其性唯善,不是无记性,故不与异谙习之体性相顺,体性既不相顺,故此无漏种子与异谙习体性不可相即。无漏种子依于异谙习之自体分,以非异谙习所摄持,亦不为异谙习之见分所缘。有漏种子即生起诸种阵势,三界六趣受死活的种子。此有三种,一者名言种子,二者我执种子,三者有支种子。种子又名习气,即是现行熏习的气分。《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曰:‘云何略说安立种子?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
【二边】是指离中谈的南北极点,惟各书有解释不尽相易。《中论》卷四谓二边指有、无,或常、无常;《顺中论》卷下指为常、断;玄奘所译的《摄大乘论世亲释》卷一,指为增益、损减;《止不雅辅行》卷三则指为空、假二边。
【二变】即因缘变与差别变。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有漏之识变可分为二:一、随因、缘之势力而变,称为因缘变。二、随差别之势力而变,称为差别变。前者必灵验,后者仅为境。参阅‘因缘变’、‘差别变’条。
【七十七智】《瑜伽师地论》卷十载:何因缘故,依止缘由,建立七十七智耶?所谓七十七智,是在十二缘由的各支中,除无明外,于其余十一支,各就三世顺逆及法性常住不雅察之智。每支各具七智,合为七十七智;七智乃先不雅今之缘生而有老死,为知生缘老死智,次不雅非无缘生而有老死,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如是就以前、异日亦各作顺逆二不雅;又遍知生起法,而知有佛无佛,法性常住,是为法住智。如斯十一支中,以‘生’支为例,其七智为:知生缘老死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知以前生缘老死智、知彼(以前)非不生缘老死智、知异日生缘老死智、知彼(异日)非不生缘老死智、法住智。其余十支亦各具同样的七智,总为七十七智。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
【七十五法】此为小乘俱舍宗对一切法的分类。俱舍宗以为: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归之为五大类,即:第一类,色法十一种: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色境,七、声境、八、香境,九、味境,十、触境,十一、无表色。其中前五者能发识取境,故称五根;次五者为五根所缘之意境,故称五境;无表色系依身、口发动之善业与恶业,为生于身内的一种无形色法,乃感苦、乐果之业因,具防非止恶修防善止恶的功能。
第二类,心法一种:即依根而生,觉知外境的总作用,指六识心王。
第三类,心扫数法四十六种,又分随地面法、大善地法、大烦嚣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嚣地法、不定地法六位。此四十六法皆随附于心法而起,故舒坦扫数法。即:一、随地面法十种:、受,领纳苦、乐、舍三境的作用。想,想像事物的作用。思,造作诸业的作用。触,对境的作用。欲,希求的作用。慧,拣择善恶法的作用。念,回来不忘的作用。作意,令心、心所警醒对境的作用。胜解,明了事理的作用。三摩地,又作定,令心心所专注一境而不散的作用。此十法通于善、不善、无记一切心王而起,故称随地面法。二、大善地法十种:信,令心、心所成景的作用。不放逸,止恶行善的作用。轻安,使身心轻妙沉稳的作用。行舍,令身心舍离杂执著诸法之念,而住于对等的作用,为行蕴所摄之舍。惭,于所造罪,生起羞恶之心。愧,于所造罪,生起廉耻之心。无贪,不贪著顺境的作用。无嗔,于困境不起忿怒的作用。不害,不损恼他的作用。勤,精真金不怕火习习诸善法的作用。此十法与一切之善心相应而起,故称大善地法。三、大烦嚣地法六种:无明,以愚痴为性。放逸,于恶法放逸的作用。懈怠,于善法不勇悍的作用。不信,令心不成景的作用。惛沈,令心千里重的作用。掉举,令心泼辣的作用。此六法常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相应,故称大烦嚣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二种:无惭,不自羞恶的作用。无愧,不顾廉耻的作用。此二法与一切之不善心相应,故称大不善地法。五、小烦嚣地法十种:忿,令起怒相的作用。覆,避讳己过的作用。悭,于财施、法施等,不行惠施的作用。嫉,懊恼的作用。恼,坚执恶事而恼乱身心的作用。害,损恼他东谈主的作用。恨,于忿境构怨不舍的作用。谄,令心、心所邪曲不直之作用。诳,欺他不实的作用。憍,心贡高而傲他的作用。此十法唯为修谈所断,仅与毅力之无明相应,且其现行互异,而非十法俱起,故称为小烦嚣地法。六、不定地法八种:寻,寻求事理的粗胜作用。伺,伺察事理的细性作用。就寝,令心心所灰暗的作用。恶作,思念所作之事而令心追悔的作用。贪,贪爱顺境的作用。嗔,于困境嗔恚的作用。慢,使心高举而凌他的作用。疑,使于谛理意马心猿之作用。此八法不入前五位,广通善、恶、无记三性,故称不定地法。
第四类,心不相应行法十四种:一、得,令得诸法于身的实法。二、非得,令诸法离身的实法。三、众同分,各随其趣,而使得合并果报的实法。四、无想果,于无想天中令心、心所皆灭的实法。此为外谈所执著的涅槃。五、无想定,乃为得无想果所修得的无心定。六、覆没定,不还或阿罗汉之圣者,为止息暂时所入之无心定。七、命根,保管寿命的实法。八、生,令诸法生起的实法。九、住,令诸法不迁的实法。十、异,令诸法衰异的实法。十、灭,令诸法消尽的实法。十二、名身,色声等之名。十三,句身,诸法无常等之章句。十四、文身,名与句所依之翰墨;二个以上,故称为身。此十四法为非色非心之法,而不与心相应,故称为心不相应行法。
第五类,无为法三种:一、择灭无为,依正智简择力而得的寂灭法。二、非择灭无为,非依正智简择力,但依缺生缘而现的寂灭法。三、虚空无为,以无碍为性,容受万物而遍一切处。此三法无生、住、异、灭四相之行动,故称无为法。见《俱舍论》卷四。
【七差别】唯识家将心识的贯通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差别。《瑜伽师地论》卷一所载:有相差别,谓于以前所受之义,诸根老成而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差别。二、无相差别,谓随以前所引者,及婴儿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差别。三、任运差别,谓于现前之意境,随境之势力,任运而转者所起的差别。四、寻求差别,谓不雅察寻求诸法所起的差别。五、伺察差别,谓于已所寻求、已所不雅察者,复加以伺察安立所起的差别。六、染污差别,谓因顾恋以前,希乐异日,执著面前所起的差别。举例恚差别、害差别,或与烦嚣、随烦嚣中任何一法相应所起的差别,皆属染污差别。七、不染污差别,举例善、无记等法即属之。谓出离差别、无恚差别、无害差别,或与信等任何一善法相应所起的差别。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
【七因明】这是因明学用语,印度古因明论师弥勒所立,为筹商论议要件的七种划定。即论体性、论场所、论所依、论尊容、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等七种。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五。
【七地断障证真】十地中远行地的菩萨,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无相、无愿三昧,即断细相现行(于一切法执有缘生及执无相)障,证法无别真如(了各种教法,合并真如,而无别相)。参阅‘十地’条。
【七界】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意根收摄其他六识,成为意处一者。又于十八界中别说六识,意根仅存其名,于六识外并无别体,即摄于六识中。故知‘七界’一词,虽有七之名,实质仅为一或六。其是以于六识外别加意根,而立七界之说者,说一切有部主张,自性不知自性,为不许二心并起,故仅说六识心王,则自知之‘心’的自愿层面必覆盖,而欲说明此一自愿层面,故以时间前后采自性知他性之说,且于六识之外,另立一意根为六识于以前所落谢者。此说见《俱舍论》卷一。
【七真如】《解深密经》卷三、卷六载:七真如又作七种如如,即:流转真如,又作生真如、轮转如如,若随相而言,死活流转非以安稳等为因,即由差别、依他之因缘而起,此乃真实不虚。实相真如,又作相真如、空相真如,指于一切法上之东谈主法二无我所显的实相。三、唯识真如,又作了别真如、识真如,若随相而言,指无漏唯识的不雅智。四、安立真如,又作依止真如、安立真实,即苦圣谛,若随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执处,指器世间、众生世间。五、邪行真如,又作邪行如如、邪行真实,即集圣谛,若随相而言,为苦因之渴爱。六、清净真如,又作清净如如,清净真实,即灭圣谛,乃烦嚣、所知二障永灭的毕竟清净。七、正行真如,又作正行如如、正行真实,即谈圣谛,谓苦灭之谈,如八正谈等。见《解深密经》卷三。
【七种憍】《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七种憍为无病憍,少年憍,龟龄憍,族姓憍,色力憍,荣华憍,多闻憍。
【七慢】这是由根蒂烦嚣慢心所开展而来。七慢是:一、慢,对于不如我的,我贱视他,这叫‘于劣计己胜’;对于和我相配的,我贱视他,这叫作念‘于等计己等’。二、过慢,对方和我相配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作念‘于等计己胜’。三、过过慢:对方胜过我的,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作念‘于胜计己胜’。四、我慢:执著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贵振奋,叫作念我慢。五、增上慢: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叫作念增上慢。六、卑劣慢:自甘卑劣的东谈主,对于胜过他的东谈主,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东谈主学佛修谈,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七、邪慢: 于慢上起邪见,我方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斯’。以至于不信因果,标谤三宝,这叫邪慢。
【七随眠】《俱舍论》卷十九载:七随眠即贪、嗔、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将贪随眠分为欲贪、有贪二种,合之为七随眠。此又称为七使。随眠者,是根蒂烦嚣的异称,随逐多情而起,且其行相轻飘,故称随眠。欲贪者,于欲界贪著外皮五欲妙境;有贪者,为上二界之贪,即贪著上二界之定及依身,故称有贪。
【七转识】指前七识,此有二解,一者以第八识为本识,前七识为本生转生之识,名七转识;二者谓修行十地位中,此前七识,于入不雅时是无漏善性,而出不雅仍是有漏染性,因有转易之故,名七转识。第八识于金刚心后,由有漏转无漏,转识成智,唯此是一行永转,故不名转识。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唯识家显七转识(眼识乃至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互为因果。即七转识与第八识,于能生、所生及能熏、所熏中互为因果。能生、所生为种子生现行之关联时,第八识为能生之因,七转识为所生之果;又能熏、所熏为现行熏种子之关联时,七转识为能熏之因,第八识为所熏之果。此等因果为同期而非异时。见《成唯识论》卷二。
【七识十名】第七末那识,有十种不同的称呼,即:第七识、转识、妄
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丧胆识、现识、智障识等。
【八正谈】八种求趣涅槃的正谈。又作八圣谈、八支正谈、八圣谈分,为四圣谛的谈谛,三十七谈品中最能代表释教的实践诀要,即八种通向涅槃开脱之正确要领或路线。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二边,趋向中谈者,即指此八正谈。八者即: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谈是谈,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东谈主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愿自证成就。二、正思想,又作正志、正差别。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三、正语,又作正言。即离谎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正业,又作正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六、正精进,又作正浅显、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功令断,未生之恶功令不起,未生之善功令生,已生之善功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浅显精勤。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不雅身、受、心、法等四者。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八圣谈乃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此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与八正谈相背的,为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此八者灾为八邪行。见《四谛论》卷四。
【八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加修清净谈行,离心毅力,得无生法忍(谓一切诸法,性本不生,而于此法,忍可印证),一切烦嚣所不行动,即断无相中作加行(无相指第七地,谓于无相中加功用行)障,证不增减真如,此真如不随净染而有增减。参阅‘十地’条。
【八忍八智】此指于‘见谈’审不雅四谛,而生无漏之忍、智,各有八种。亦即见谈之十六心。此又作八忍八不雅。所谓八忍,就是前四者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谈法忍等四法忍;后四者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谈类忍等四类忍。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故为不时谈。见惑既断,不雅照分明,则为八智,即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谈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谈类智等,是为开脱谈。忍者为智之因,智者为忍之果。见《成唯识论》卷九。
【八苦】八苦,是把五苦中的柴米油盐苦一条,开为四条,合后四条称八苦。《涅槃经》亦举出八苦,即:‘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离别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参阅五苦条。
【八义】因明用语,是研究因明的八个神色,又称为八门。即:一、能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现量,六、比量,七、似现量,八、似比量。其中一、二、五、六四义为‘真’,又称四真;三、四、七、八四义为‘似’,又称四似。四真四似合之为八义。
【八义证有本识】本识指第八识,谓第八识为生起一切善恶诸法的根蒂。《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以八义证明有此第八阿赖耶识,此八义为:一、依止执受,指此识能为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执持不失。二、当先生起,指此识当先于母腹托胎之时,如磁石吸铁(磁石喻识,铁喻父精母血)。三、有明了性,指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差别,无有暗昧。四、有种子性,指此识能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令不褪色。五、业用差别,指此识随染缘而造恶业,随净缘而造善业,差别不同。六、身受差别,身以积贮为义。指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故称为身。由能采取第七末那识染净之缘所熏,而于善恶诸法不相混滥,故合身受差别。七、处无心定,指入无想定或覆没定,虽灭受想心,断出入息,而此识永恒。八、命终时识,指命将终时,冷触渐起,唯有此识,能执持身,此识若舍,则四大分散。
【八识】唯识宗所立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即八识心王,略称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其中眼等六识随所依根而扬名;末那识即为意,依其自性扬名;阿赖耶识依摄持诸法因果之义,亦即从自性扬名。或称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毅力为第六识,末那识为第七识,阿赖耶识为第八识。又眼识至末那识系由阿赖耶所生起,总称为转识或七转识;对此,阿赖耶为七转识之因,故称为根蒂识、种子识。在《唯识三十颂》中,分八识为三能变,阿赖耶识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若就其性而言,眼等前六识以了别为其性,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通善、恶、无记三性;末那识以恒审忖思为其性,乃有覆无记性,唯缘阿赖耶识之见分为自之内我;阿赖耶识为无覆无记性,以轻飘之行相缘自所变现的器界、种子、及有根身。见《百法问答钞》。
【八识二执】二执为我执与法执,此在八识中并不相易。前五识与第八识,一向无执;第六识与第七识,二执俱有,同期俱起。
【八识三性】在善、恶、无记三性中,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前六识通于三性。即前六识若与信等十一善心所相应,则属善性摄,与无惭、无愧及八大随烦嚣等十心所相应,属不善性摄,二者皆不相应,无记性摄。
第八识缘何是无覆无记?因为第八识是异熟性。异熟如果善或染污,流转还灭即不行成立。又此识如果是善,则不行为染法所依;此识如果是染,则不行为善法所依。再者此识是所熏性,如果此识为善为染,如极香或极臭,则不行受熏。第七识缘何是有覆无记,因为此识与四烦嚣心所相应,是染污法,结巴圣谈,避讳自心,故名有覆。或问:此四烦嚣缘何不名不善而称无记?答,此四烦嚣,行相微弱,任运而转,故无记摄,而非不善。再问:前六识缘何通于三性?若与信等十一善心所相应,是善性摄;与无惭等十法相应,是不善性摄;若两者俱不相应,天然是无记性摄。
【八识三量】在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识是根境相对笔直的感觉,是以唯是现量。第八识所缘的是自变的实境,是以亦然现量。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这是装假的知,是以黑白量。第六识的五俱毅力,与前五识俱起缘色境时,是现量;独头毅力计度差别,或寻伺推理,或为比量,或为非量,是以第六识通于三量。
【八识三境】八识缘境,对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中,前五识缘五尘境,第八识缘自变的实境,是以都是性境;第七末那识,缘第八识见分为自我,唯为带质境;第六识的五俱毅力,初缘五尘境亲证自体时,一瞬之间是性境,及至差别心起,推理计度,或独头毅力的幻想,便成为带质境或独影境了。再者,定中的独头毅力亦然性境。
【八识三能变】唯识宗立八识,谓八识皆能转念,而此转念有三类,即《唯识三十颂》的颂文曰‘由假说我法,有各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唯三、指的是八识唯有三类能变。此三能变是:一、初能变识,又称异熟能变识,指第八阿赖耶识的转念。二、第二能变识,又称忖思能变识,指第七末那识的转念。三、第三能变识:又称了别能变识,指前六识的转念。当识变时,并不是任何一识单独转念,而是三类识全体秩序转念。转念的原因,是阿赖耶识中收藏的种子,何类种子老成,则转念出何种意境。
【八识五重】参阅:五重唯识不雅。
【八识六义】慈恩行家窥基,在《百法明门论解》一书中,解释此含摄八识的心法,有曰:‘心法者,总有六义:’这六义的要点是:一、集起名心:谓此心网罗、收藏诸法种子,并于因缘具足时生起现行。换言之,集起之心,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而言。积集名心,指前七转识,它能熏习积集的诸法种子;又有一说,集起之心是前七转识现行,共集熏起种子;而积集之心是第八阿赖耶识,以其能积集诸法种子故。三、缘虑名心:缘虑之心指第六毅力,指此心有攀登、思虑一切外境的功能,这是第六识独头毅力的功能。四、或名为识:此心或名为识,识者了别义,了解差别其缘虑的外境,此约指前五识与五俱毅力的功能。五、或名为意,意者等不时故,指心识想相续,等无远离,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若通俗的说,八识皆可名心,亦可名意,或名为识;但若自八识的功能殊胜来说,则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此三者,全是心识功能的一部分。
【八识心王】唯识宗将心剖判为八,立下八识心王的称呼。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毅力、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佛法上谓之浅显。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释教建立六识,莫得第七、八识,但在翰墨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如《顺正表面》卷十一谓:‘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忖思故名意,了别故名识。’集起故名心者,即相当于第八识;忖思故名意者,即相当于第七识;而了别故名识者,即相当于前六识。唯识宗将一心析为八识者,无非是破遣我东谈主‘实我’的执著。蓝本我东谈主通常执著于实我实法,把天地万有视为实体,因此我东谈主说到‘心’时,把心视为举座的东西存在。唯识家为对治此等不雅念,乃以分析的要领,剖判此心为八,以此心不是一个举座的东西,来破遣‘实我’的执著。
【八识王所相应】八识心王,各有其相应的心所,因八识的作用各不相易,相应心所的多寡亦不相易,八识王、所相应的情形如下:一、前五识,各有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即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五,善心所十一,中随烦嚣心所二,大随烦嚣心所八,根蒂烦嚣中的贪、嗔、痴三烦嚣。二、第六识:第六识作用范围最广,五十一个心所均与之相应。三、第七识:有十八个心所与之相应,即遍行心所五,大随烦嚣心所八,别境中的慧心所,以及根蒂烦嚣中的贪、痴、慢、见、四心所。四、第八识:唯五遍行心所与之相应。
【八识所依】八识心王生起,各有所依,其所依如下:一、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依于五根。二、第六毅力,依于第七末那识。三、第七末那识,依于第八阿赖耶识。四、第八阿赖耶识,依于第七末那识,七、八二识是相互为依。
【八识界地】在三界九地中,鼻、舌二识,仅通于欲界五趣混居地。眼、耳、身三识,通于欲界五趣混居地,及色界离生喜乐地。六、七、八三识,通于三界九地。
【八识俱转】八识心王,俱不俱转,情况各不相因。七、八二识,长恒俱转;第六识除‘五位无心’外,亦恒时现起。前五识则随缘而转,如缘俱足,八识可同期而转。
【八识轨则颂】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三藏著。概述唯识学说,著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的心识问题。前三颂说前五识,四至六颂说第六识,七至九颂说第七识,末三颂说第八识。疑望本甚多,以明代普泰之《八识轨则补注》、明昱之《八识轨则补注正义》、智旭之《八识轨则直解》、广益之《八识轨则纂释》等较为知名。
【八识轨则补注】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文略义深,可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招揽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后学易入之谈。后经护法等十师广释,却演为繁琐难懂,故玄奘入竺归国后,糅百本之论为成唯识论十卷,至此始见唯识学之大成。师复撮择精粹,撰《八识轨则颂》一卷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以其文略义深,后世遂出现多种注解释文,然以此书较为简明直截。本注内容以心毅力之问题为主,一部十二偈颂,前三颂明前五识之心王、心所相应生起,次三颂明第六识之三性、三量及相应心所,次三颂明第七识,终末三颂明第八识。
【八识缘境】八识缘境,各不相易,其所缘之情形如下:一、眼、耳、鼻、舌、身五识,所缘的是色、声、香、味、触五境。二、第六识缘一切法境。三、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恒审忖思,执为自我。第八识缘根身、器界、种子。故第八识只缘色法,不缘心法。
【八识缘境广狭】唯识宗所立的八识,其缘境有广有狭。即: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目击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等实有之色,称为性境(现前扫数实见之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见现前之色而能权衡)。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差别,故所缘之境狭。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胜仗曲屈实有之声,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差别,故所缘之境狭。三、鼻识缘唯实唯量境,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差别,故所缘之境狭。四、舌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不同实有之味,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差别,故所缘之境狭。五、身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等实有之触,称为性境;此识所缘,称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差别,故所缘之境狭。六、毅力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二量,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差别长短方圆等相,称为假,是则此识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皆缘,三量(现量、比量、非量)皆具。以其遍能差别假实诸境,故所缘之境广。七、第七识见分唯假唯实,谓此识无别体相,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差别忖思,常执第八为我,能缘之心是假,所缘之境是实。以其唯起我执,生诸气习,不行遍缘诸境,故所缘之境最狭。八、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根身者,即眼等诸根;器界者,以世界如器。谓此根蒂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知趣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故所缘之境最广。
【九十六种外谈】佛陀住世前后,印度出现许多反婆罗门的和尚集团,其后释教称之为外谈,又称为九十六种异谈。九十六种之说,诸经论有不同异说,一般说法,以为六师外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合六师统共为九十六东谈主,故称为九十六种外谈。
【九上缘惑】九种缘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及见集所断的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九种。即十一遍行中,除身、边二见外之九种。此九种于缘上之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界,或合缘二界,故《品类足论》卷五谓:有诸随眠为欲界系缘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为色界系缘无色界系。《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谓,欲界烦嚣除无明、见、疑之外,不行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能缘上地,然彼不行亲缘上地如缘自地。小乘、杂集论等亦谓除此九之外,其余贪、嗔、慢等不行上缘,唯识则谓此等亦得缘上地,见《成唯识论》卷六。
【九心轮】心对某一双象之一作用有九种,联翩而至,轮回如轮,称为九心轮。此九种作用为:一、有分神,即未战斗对象以前,毫无知觉思想之心。二、能激勉心,即对对象能起激烈作用之心。三、见心,对对象起见、闻、嗅、味等六识之心作用。四、等寻求心,判断对象有无价值之心作用。五、等贯彻心,明察对象价值之心作用。六、安立心,知悉对象之价值后,而能以话语抒发之心作用。七、势全心,把柄前心之决定,进而对对象采取行动之心作用。八、返缘心,动作既兴,将欲休废时,遂返回缘前所工作之作用。九、有分神,此即复原至当先之有分神。以上虽分为九种,然除见心通六识外,余者无非是毅力之作用。见《成唯识论掌核心要》。
【九地】此指三界中的九地。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依禅定三昧的深浅,色界、无色界又各分为四禅天、四无色天,与欲界共立九种多情的住地,此称为九地或九囿——即九种生存的场所。
九地为:一、欲界的五趣混居地,为地狱、饿鬼、家畜、东谈主、天(六欲天)等混居之所。二、离生喜乐地,为色界的初禅天。三、定生喜乐地,为色界第二禅天。四、离喜妙乐地,为色界第三禅天。五。舍念清净地,为色界的第四禅天。六、空魁伟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一天。七、识魁伟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二天。八、无扫数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三天。九、非想非非想处地,为无色界第四天——即有顶天。
【九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智不雅察众商业境,皆确乎知,得无碍机灵,遍说诸法,普令获益,即断利他门中不欲行(谓第八地于无相中,舍离功用)障,证智安稳真如,得此真如,能于四无碍智得安稳。参阅‘十地’条。
【九品润生】指欲界断九品修惑有润七生的作用。润生,即烦嚣滋补业而生当来之果。《大乘义章》卷五分内别润生之不同,谓有总、别二种。所谓总,乃前之三品润四生,中三品共润二生,下三品共润一生;就别而言,上上品润二生,上中、荆棘各润一生,中上品润一生,中中、中下各润半生(共为一生),下上品润半生,下中、下下共润半生。是以九品共润七生。断上、中烦嚣可得一来果,黑下可得不还果。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
【九缘生识】缘为助成之义。谓明、空、根、境等九种缘,生眼、耳、鼻、舌、身等八种识。据《成唯识论》卷二至卷五载,九缘为:一、明缘,谓眼因明而见,无明则不行发于眼识,故明为眼识之缘。二、空缘,谓眼以空而能见,耳以空而能闻,无空则不行发眼、耳之识,故空为眼识与耳识之缘。三、根缘,根,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谓五识依五根而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若无五根,则五识无所依,故五根为五识之缘。四、境缘,境指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谓眼等五根虽具见、闻、嗅、尝、觉等五识,若无色等五种尘境为对象,则五识无由生起。五、作意缘,作意为心扫数法,有觉察之义。谓如眼初对色时,便能觉察,引颈趣境,使第六识即起差别善恶之念;耳、鼻、舌、身识亦然。六、根蒂依缘,即第八阿赖耶识,第八识为诸识之根蒂,眼等六识依第八知趣分而得生,第八知趣分托眼等六识而得起,故根蒂依为六识登科八识之缘。七、染净依缘,染净依即第七末那识,一切染净诸法皆依此识而转。指眼、耳等六识,于色、声等六尘境上,起诸烦嚣惑业,则转此烦嚣染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有漏,若六识修诸谈品纯洁之业,则转此谈品净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无漏,故称为染净依。但此第七识亦依第八识而能转,第八识依第七识而随缘,更互为依,递相倚托,故染净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八、差别依缘,差别即第六识,此识能差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第六识而始有差别。是知五根境之好恶,由差别而生;第七识之染净,由差别而知;第八识之相分,由差别而显,故差别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九、种子缘,种子,即眼等八种识之种子。谓眼识依眼根种子而能见色,耳识依耳根种子而能闻声,鼻识依鼻根种子而能闻香,舌识依舌根种子而能尝味,身识依身根种子而能觉触,毅力依意根种子而能差别,第七识依染净种子而能相续,第八识依含藏种子而能降生一切诸法,以诸识各依种子而生,故种子为眼根等诸识之缘。
粗拙的说,九缘是空缘、明缘、根缘、境缘、作意缘、差别依缘、染净依缘、根蒂依缘,种子依缘。眼识生起,要九缘俱足。耳识生起不需光明,只须八缘即可。鼻、舌、身三识生起,不要光明及空间(距离),只需要七缘。因为眼、耳二识是‘离中取’,而耳、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如《八识轨则颂》所称︰‘合三离二不雅尘凡’,即指此而言。
【九识义】唯识三系的地论宗、唯识宗各立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而真谛一系的摄论宗,则于八识之外复立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九识即:一、眼识,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六、毅力,意与法为缘而生毅力,能差别前五根所缘的五尘意境,加以差别。七、末那识,又称差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八、阿赖耶识,意译作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九、阿摩罗识,意译作清净识、纯洁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万物清净本源心肠,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死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这是如来藏一系的表面,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一所载。
【十大论师】疑望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位论师,全称唯识十大论师。《唯识三十颂》一书,是世亲晚年之作。蓝本印度古东谈主造论,是先作本颂,总括全书要义,然后依颂作释,名曰长行,长行是论著的正文。而世亲于三十颂颂文完成后,长行未作辛劳示寂。此际瑜伽行派系的表面已成为大乘释教的主流,研究者极多,世亲寂后的百年之间,许多学者竞为三十多作释论,其中最知名者有十位,后世称为十大论师。十大论师的名字是: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东谈主。参阅别释条。
【十支论】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的十部书,称为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世亲造。二、《大乘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世亲造。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论,无著造。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论,无著造;有世亲、无性之释论。五、《阿毗达磨集论杂集论》,集论为无著造,师子觉为之作释,杂集论为安慧糅合集论与师子觉之释而成。六、《辨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系由弥勒菩萨所造,世亲造释论。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世亲造,并亲作释论。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世亲造本颂,护法等十师造释论,仅存本颂行世。九、《大乘尊容论》,又作尊容体义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差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不雅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以上十论之中,《差别瑜伽论》一书中土未译。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
【十因】唯识宗所立之十因:一、随说因,话语(能说)乃标明事物(所说)之因,故话语即为随说因。二、不雅待因,不雅待,意指相对性、条目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目,此条目即为不雅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不雅待因,手为执物之不雅待因,足为来去之不雅待因。三、牵引因,种子为能于辽远之异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牵引因。四、摄受因,即种子除外的一切缘,能相互摄受而起果,故称为摄受因。五、生缘由,种子为于不久之异日,引生自果之因,故称生缘由。六、激勉因,种子起现行时,简略引生同类之胜果,故称激勉因。七、定别因,一切有为法,简略引生自果,而互不交加,称为定别因。八、共事因,因果和合为一者,称为共事因。九、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产生结巴者,称为相违因。十、不相违因,即于法生成时,不产生结巴者,称为不相违因。
【十行】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一、怡悦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万物。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善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穷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万物,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狼籍,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养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不雅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机灵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各种化他之善法,以看管处死,令佛种陆续。十、真践诺,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分释条。
【十地】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称呼诸说不一,此场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怡悦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干预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地面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一、怡悦地:始入见谈,证二空理,生大怡悦,曰怡悦地。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魁伟妙慧佛光,曰发光地。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蒂智与后得智由相互违逆,终至相互融摄,曰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不雅诸法缘由,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七、远行地:由深不雅法相,一切境相不行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八、不动地:无差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意境所动,曰不动地。九、善慧地:谓成就机要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
【十地经论】印度瑜伽行派系的垂危典籍,世亲论师著,凡十二卷,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合译。《十地经论》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论典。此论内容是解释菩萨修行的阶位,论中谓十地融摄一切善法,初三地说世间之善法,次四地说三乘修行的情形,末三地则说一乘教法。此论典是南北朝时地论师所依的垂危典籍。
【十地经论义记】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凡十四卷。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明《十地经论》所言的心毅力,并以未见经文的阿梨耶识一语说明之。且谓阿梨耶识与心毅力不同,阿梨耶识为真,心毅力为妄,然若不以阿梨耶为第八识,则不得以赖耶缘由之八识论笔直比较真如缘。至于慧远作本书,以心毅力(妄识)配前七识,而总第八真识、前七妄识为真如缘由论之大成。
【十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机灵,不雅察觉了,三昧现前,得大法故,以法身为云,普周一切万物,具足安稳,即断诸法中不得安稳障,证业安稳真如(一切业惑悉得开脱,而与真如之理相应)。
【十住】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一至第十位。此快慰全于般若空理,曰住。这十住是:一、发心住:此位菩萨,发菩提心,修十信行。二、治心住:此位菩萨,修身口意三业,大悲一切多情。三、修行住:此位菩萨,修胜理不雅,起六度妙行。四、生贵生:此位菩萨,依圣法教养众生,有如自圣贤处死中生,种性昂贵。五、浅显住:此位菩萨,所修善根,利生浅显具足。六、正心住:此位菩萨,于一切毁誉,心定不动。七、不退住:此位菩萨,于所闻法,心不退转。八、童真住:此位菩萨,三业清净,离世间法之染著。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萨,邃晓二谛之理,了悟法王之法,有如将袭王位之王子。十、灌叮咛:此位菩萨,修行渐胜,堪受法王之位。
【十使】十使又名十惑,亦名十根蒂烦嚣。此又分为二种,贪嗔痴慢疑五者称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只、戒禁取见五者称五利使。
【十波罗蜜】又作十胜行,或译为十度。修唯识行的菩萨,如何能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种胜果呢?这要在十地中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得十种真如,尔后始可证得转依,故十波罗蜜是证得二转依之因:十波罗蜜是:一、布施波罗蜜:施有三种,曰财施、法施、丧胆施。二、戒波罗蜜: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戒,饶益多情戒。三、忍波罗蜜: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罪忍,谛察法忍。四、精进波罗蜜: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五、静虑波罗蜜: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激勉静虑,处事静虑。六、般若波罗蜜:般若翻译为慧,亦有三种,谓生空无差别慧,法空无差别慧,二空无差别慧。七、浅显善巧波罗蜜:浅显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浅显善巧,拔济浅显善巧。八、愿波罗蜜: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九、力波罗密: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十、智波罗蜜: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老成多情智。
【十信】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当先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经、法、僧、戒、施及天。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不时善业。四、省心,于事于义系快慰住,远离一切装假、轻躁、忆想差别。五、慧心,闻菩萨藏,忖思不雅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东谈主,自性萧然。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肯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务实践,不知名相。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嚣,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九、舍心,不吝身财,所得能舍。十、愿心,随时修习各种净愿。在唯识宗,唐窥基行家把菩萨修行的十信位,摄入十住的初发心住,把等觉菩萨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中,这么五十二阶就成为四十一阶了。
【十重唯识】又作十门唯识,乃是唯识的十种条理。华严宗对一切诸法以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心。其义有十种不同,即:一、再见俱存唯识:虽有主不雅(见分)与客不雅(相分)之别,但二者皆由心识变现,故主不雅与客不雅俱存乎一心。二、摄相归见唯识:客不雅乃是随主不雅的作用所泄露,故归属于主不雅之心、心所(精神作用)中。三、摄数归王唯识,心、心所之中,心所系依心王而起,无孤苦之自体,故由心王所变,谓一切摄归于心王。四、以末归本唯识,心王之中,七转识离本识(第八识)之外无有别体,故归纳于本识。五、摄相归性唯识,以上四种唯识之说,系就识之相而言。惟此识之相乃真如随缘所现,故自其人性而言,不过是本觉之如来藏。六、转真成事唯识,前惟以真如为其人性而言,今则以真如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泄露各种有为法。七、理事俱融唯识,本质真如之理与阵势诸法之事,相互交融。八、融事相入唯识,即阵势(事)相互交融无碍。九、全事相即唯识,前乃就事之作用论其相入,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一即一切。十、帝网无碍唯识,如因陀陷坑之相互相映而无穷,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复有一切,故重重无穷。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
【十重障】指十地菩萨所断的十种重障,略称十障。这十重障是:一、异素性障:依烦嚣、所知二障差别起之种子而立异素性,障无漏之圣性,入初地见谈断之。二、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的一部分、偏执所起而误犯之三恶行,乃障极净之尸罗,入第二地断之。三、闇钝障:所知障中俱生起的一部分,令忘失闻思修之法,能障胜定,入第三地断之。四、轻飘烦嚣现行障:执著诸法实有,无始以来随身现行,能障四地之菩提分法,入第四地断之。五、下乘般涅槃障:厌弃死活,乐趣涅槃,障无差别之谈,入第五地断之。六、粗相现行障:执有苦集之染及灭谈之净等粗相现行,能障无染净谈,入第六地断之。七、细相现行障,执有生灭之细相而现行之障,乃障妙空无相之谈,入第七地断之。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令无相不雅不任运而起,尚有加行之故,障无加行谈,入第八地断之。九、利他中不欲行障:乐修自私行,不欲勤修利乐多情行,障四无碍解,入第九地断之。十、于诸法不得安稳障:于诸法中不得安稳,能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并所升引之奇迹,入第十地断之。见《成唯识论》卷九。参阅互异分释。
【十回向】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起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一切多情。三、等诸佛回向:此位菩萨,学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悲智,而回向之。四、至一切处回向:此位菩萨,以所修善根,抚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利益一切万物,而回向之。五、无穷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萨,修大俨酆恒悔,离诸业障,随喜一切如来与多情善根,由此随喜功德,迥向尊容佛土。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萨,以身命张含韵表里财施与众生,代替众生受无量苦,以此回向一切万物。七、等心随顺一切万物回向:此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安住忍力,离诸倒置,回向所修善根,令诸众生脱离死活,亦得一切善根。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萨,成就正念正智,随顺一切对等处死,尊容佛土,成就众生,而回向之。九、无著无系开脱心回向: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开脱心回向,饶益一切多情。十、法界无量回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以此善根回向,等同法界。
【十真如】修唯识行的菩萨,在十地中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尔后证得十种真如。十真如是:一、遍行真如:此真如为我法二空所显,万法中无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胜真如:此真如具足魁伟功德,于一切法中最胜,故名最胜。三、胜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极为殊胜,故古迹流。四、无摄受真如:此真如无所捆绑,非我执等之所依取,故名无摄受。五、无类别真如:此真如无类别,非如眼等之有异类,故名无类别。六、无染净真如:此真如人性无染,故名无染净。七、法无差别真如:此真如多数法各种安立无别异,故名法无差别。八、不增减真如:此真如离增减之执,非随染净而有增减,故名不增减。九、智安稳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无碍解得安稳,故名智安稳所依。十、业安稳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一切神通之功课陀罗尼定门,皆得安稳,故名业安稳所依。见《成唯识论》卷九。
【十善十恶】十善即十善业,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动,又作十善业谈、十白业谈。反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动,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谈、十恶业谈、十黑业谈。十恶业谈即:一、杀生。一、 偷盗。三、邪淫。四、妄言。五、两舌,即说控制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嗔恚。十、邪见,即愚痴。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依此礼貌,属身业者三,属口业者四,寄望业者三。
【十善业】指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动。称为十善,又作十善业谈。此十善业谈有身、语、意三方面,身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善业即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善业即不贪、不嗔、不痴。
【十恶业】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动,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谈。此十不善业谈有身、语、意三方面,身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语恶业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即贪欲、嗔恚、愚痴。
【十随眠】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蒂烦嚣中,恶见开为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统共有十种。其中推求理而性猛利的五种烦嚣称为五利使(有身、边执、邪、见取、戒禁取),其性蠢笨之五种烦嚣称为五钝使(贪、嗔、痴、慢、疑),合称十随眠。
【十一善】唯识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十一善心所:一、信,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有信实有(于诸法实事之理中,甚敬佩忍)、信有德(于三宝真净之德中,甚敬佩乐)、信有能(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甚敬佩力)三种。二、惭,惭者羞恶之心,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往昔所作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三、愧,愧者廉耻之心,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往昔所作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四、无贪,谓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厌离而无所染著。五、无嗔,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心常忍辱,不起忿怒。六、无痴,谓于一切理事等法,明责罚了,无所迷惑。七、勤,谓于一切善法,精真金不怕火习习,不生懈怠,圆满善业。八、安,安即轻安。谓远离艰巨恼乱,及除障定之法,调畅身心,而转放心。九、不放逸,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于所断之惑及所修之善,加功神勇,速令成满世间出世间之一切善法,而无放逸。十、行舍,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令心对等,沉寂而住,舍离一切掉举、昏千里等障。十、不害,谓于一切多情众生,无所损恼,不加嗔恚,常运悯恤之心,拔其危苦,与其安乐。见《成唯识论》卷六。
【十一胜】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的无明,有十一种殊胜事,即为: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谓无明能隐真显妄。三、因缘胜者,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四、等起胜者,谓无明等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识等五支)、能生(爱等三支)、所生(生等二支)之缘由法。五、转异胜者,谓无明能于随眠、缠缚、相应、不共等四转起之相用而异。六、邪行胜者,由迷于无明谛理,而起增益(有执常见)、损减(空执断见)之行相。七、相状胜者,无明轻飘之自相,遍转爱与非爱诸法之共相。八、功课胜者,无明能为死活所依之奇迹,亦能为结巴涅槃之奇迹。九、结巴胜者,无明能结巴胜法(无漏有为)、广法(无漏无为)。十、随转胜者,无明能随转三途至有顶。十一、对治胜者,无明非有漏智所对治,而乃见、修二谈之无漏智所对治。见《成唯识敷陈记》卷八。
【十一识】这是摄论宗所立,由阿赖耶识的变异而生起十一种识的差别。即:一、身识,指眼等五根。二、身者识,即染污识。三、受者识,又作能受识,指意根,即第八、七、六后三识。四、应受识,又作彼所受识或尘识,指色等六尘。五、正受识,又作彼能受识或用识,即眼识等能缘之六识界。六、世识,死活相续陆续交之识。七、数识,一乃至无数估量权衡之识。八、处识,又作器识,即四大五尘等之器世间。九、言说识,即依于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十、自他差别识,又作自他异识,即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而有地狱、东谈主、天等六趣之差别。十一、善恶两谈死活识,即一切死活不离善恶两谈。此十一识,见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四。
【十二有支】此又称为十二因缘有支,十二缘生,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亦是原始释教的基本表面,以此来解释东谈主生磨折烦嚣的发源,及生命流转的因果。阿含经中所称的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据《长阿含·大缘浅显经》所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聚。’在此十二支中,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后者缘(缘者凭借意)前者而生起。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以此说明其相依相待的关联。
【十二有支流转门】十二有支流转门,是顺不雅十二因缘,即多情趣命流转的因果,如《缘由经》曰:‘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纯大苦蕴集。’此流转门,相当于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
【十二有支还灭门】十二有支还灭门,是逆不雅十二因缘,多情死活还灭的因果、即开脱的因果。如《以前面前因果经》谓:‘若灭无明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此还灭门,相当于四圣谛中的灭谈二谛。
【十二处】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内六根加外六境,此又作十二入。处是‘托以生识’的谈理,指六识是依托六根六尘而生的,亦即六根六尘是六识所生之处。十二处又称十二入者,入是‘涉入’的谈理,谓根能涉尘,尘能入根,根尘相互涉入而生识,并为识之所入,故称十二入。此十二处,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合为十二处。见《百法明门论》。
【十二类生】指众生依受生的差异,而有各式分类。举例九类生,即指胎、卵、湿、化等四生,再加上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五类;而于此九类中,除掉非有想非无想,再加上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等四类,则称为十二类生。
【十八不共佛法】此为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的十八种功德法。此十八不共佛法,为:一、诸佛身无失,二、诸佛口无失,三、诸佛念无失,四、诸佛无异想,五、诸佛无不省心,六。诸佛无不心腹舍心,七、诸佛欲无减,八、诸佛精进无减,九、诸佛念无减,十、诸佛慧无减,十一、诸佛开脱无减,十二、诸佛开脱知见无减,十三、一躬行业或然灵行。十四、一切口业或然灵行。十五、诸佛一切意业或然灵行,十六、诸佛机灵知见以前世无阂无障。十七、诸佛机灵知见未下世无阂无障。十八。机灵知见面前世无阂无障。
【十八界】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在我东谈主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
之根与所缘之境等的十八种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互异不同,故称十八界。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相识的功能),偏执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相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虑对境(六尘)所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界是界限的谈理,即根、尘、识三者,各有其界限,不相稠浊。不但根、尘、识三者之间各有其界限,根与根之间、尘与尘之间、识与识之间亦各有其界限,如眼根有眼根之界,耳根有耳根之界,乃至眼识有眼识之界,耳识有耳识之界。如眼根以色尘为界,耳根以声尘为界……。眼仅能缘色,不行越色而有见;耳仅能缘声,不行越声而有嗅……。色尘以眼根为界,声尘以耳根为界……。眼识必由眼根而发,余根不行;而眼打消发眼识外,亦不行发耳、鼻、舌、身等识,其他根、识亦然,各有其界,故名十八界。
【了】《成唯识论》卷二曰:‘了谓了别,即是行相。’何谓行相?以能缘之心,行履于所缘之境的作用,称为行相。此行相就是指心识四分中‘见分’的作用。
【了别境能变】三能变识之一,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境能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此六识具有显明了别粗显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之作用,故称了别境能变。《唯识三十颂》曰:‘秩序三能变,差别有六种。’差别有六种者,谓了别境识是前六识的总名,若差别来说,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
【了义】乃笔直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笔直、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如诸大乘经说死活、涅槃无异者。宣说此道理的经典,称为了义经,为佛所说。而若恰当众生劝诱之进程,不笔直显了义法,而渐次以浅显教相指挥,则称不了义教,如诸经宣说厌背死活、欣乐涅槃者。而说此不了义教之经典即称不了义经,乃菩萨因东谈主之所说。了义是真实的异名,不了义是浅显的异名。
【东谈主法二空】又称我法二空、生法二空。无东谈主我的执著,以身为五蕴和合,实无常一主管的我体,称为东谈主空;无我法之执,以色等诸法亦归于空而无实性,称为法空。一般而言,小乘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故仅立我空,不说法空。
【东谈主法二执】东谈主我执与法我执。即计著东谈主之实有为东谈主我执,计著法之实有为法我执,此与我法二执合并谈理,全称东谈主我国法我执,或生我国法我执。东谈主我为法我之果,二乘东谈主仅断果之东谈主我,菩萨更断因之法我。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一所载。
【入地三心】修唯识行,于修谈位的十地位,十地各有入、住、出三心。入地未久,称为入心;久住时刻,称为住心;久住之后渐近后位,称为出心。事实上,每一心都要经过多少大劫。
【力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谈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九即是力波罗蜜多,此有二种:一、思择力,就是菩萨以思想抉择之力,知所当行与不妥行。二、修习力,就是以修习力,修习所思择确当行之法。参阅‘十波罗蜜多’条。
三划
【三十唯识论】参阅:《唯识三十颂》。
【三差别】这是心识思考差别的三种方式。一者自性差别,以寻或伺心所为体,笔直相识对境之直观作用。二者计度差别,与毅力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者随念差别,与毅力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以前经验之事的追念回来作用。在六识之中,前五识仅有自性差别,而第六识则具足三种差别。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
【三不退屈】菩萨修唯识行,有三退屈,成唯识论卷九,有三不退屈说,谈理是修胜行时,有三退屈,如果以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神勇不退。一者闻无上正等菩提远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东谈主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神勇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反省我方意乐能修布施等,练磨自心,神勇不退。三者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东谈主粗善尚得妙果,况己妙因?练磨其心,神勇不退。由以上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见《成唯识论》卷九。
【三不善根】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的三种不善。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为‘三善根’的对称。贪者,染著顺境;嗔者,忿怒困境;痴者,无明、不辨事理。此三烦嚣乃生起诸恶的根蒂,故称不善根。此外,三不善根均与六知趣应。见《成唯识论》卷六。
【三支】因明学用语,为三支作法的略称。此为陈那偏执弟子商羯罗主等新因明论师所立,依宗(命题)、因(道理)、喻(譬喻)而成立的因明论式。
【三世因果】三世,指以前世、面前世、未下世。世间扫数的一切事物或阵势,在以前、面前、异日时间的迁流中,为一因果的连锁。以前者为因,面前者为果;面前者为因,异日者为果,此称为三世因果。释教表面,多情的生命流转,以以前的业力为因,招感面前之果,复以面前的业力为因,招感异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死活无穷,这就是迷界多情死活流转的因果。
【三世两重因果】小乘说一切有部,在十二有支流转中,以五取蕴为体,建立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行两支,是以前世的惑业,为招感现世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的因,识等五支是面前世的果,这是一重因果。爱、取、有三支,是面前世的因,爱、取是烦嚣,有是业,面前世的惑业,为招感未下世苦果的因,未下世的老、死二支,是面前世惑业之因所招感的果。这称为三世两重因果。
【三广泛】指三俗谛。唯识宗依遍、依、圆三性所立。三种广泛为:一假广泛,为遍计所执性。即以广泛为名,无体性而唯有名者。于四俗中相当于第一生间广泛。二、行广泛,为依他起性。行,即迁流之义。有为之行,其体为广泛。于四俗中相当于第二道理广泛、第三证得广泛。三、显了广泛,为圆成实性。即指断除染污之依他起性及遍计所执性,依此二佛门所泄露之真如。于四俗中相当于第四胜义广泛。见《成唯识论》卷八。
【三世间】又称三种世间。乃世间的之三种类别,经论中诸说不一,《大智度论》卷七十载,世间有五鬼域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等三种。一、五鬼域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此世间之众生能成之法,其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各各差别。二、众生世间,又作化名世间。指五蕴所成之化名之众生各各差别。三、国土世间,又作住处世间。此世间之众生所依之住处国土各各差别。
【三有为】指三种有为法。又作三有为相、三相。即:一、色法,乃质碍之法,小乘俱舍宗指为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大乘法相宗指为五根、五境、刑场所摄色之十一法。二、心法,乃虑知之法,小乘俱舍宗指为一心王及四十六心所;大乘唯识宗指八心王及五十一心所。三、非色非心法,异于色、心二法,小乘俱舍宗指为十四不相应法;大乘唯识宗指为二十四不相应法。此三者皆由因缘之造作,故称有为法。一切法中除无为法,余悉有为法。见《大乘义章》卷二。
【三地断障证真】十地中发光地的菩萨,加功用行,发起深广之心,如法修行,机灵光发,即断闇钝障(谓忘失闻、思、修三慧,照法不行泄露),证胜流真如,此真如流出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参阅‘十地’条。
【三身】又作三佛身,身者汇注之义,汇注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汇注称为法身,智法之汇注称为报身,功德法之汇注称为应身。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解深密经》卷五所说三身,为法身、开脱身、化身。其中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开脱身指五分法身;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妙果。盖五分法身,声闻独觉亦可得之,故单就此身而言,二乘与如来无异。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载:‘二乘谈究竟果,名开脱知见。二乘开脱知见中无三身,菩萨开脱知见中有三身差别。缘何故?二乘不行灭智障,无一切智故,不得圆满清净法身,无大悯恤,不行利益他事故,无应化两身。’故知二乘之开脱身,无法身及应、化等身。
【三身三德】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德即法身德、般若德、开脱德。二者配列,则法身为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开脱之德。参阅‘三身’条。
【三性】亦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三自性,为唯识宗一切法义的根蒂。义净三藏撰《南海寄归内法传》,有云:‘相宗以三性为宗’。法相宗以唯识为中谈“自拍偷拍”,即是正显非空非有,简遮偏空偏有的谈理。行者审不雅一切法,无一法偏于有,亦无一法偏于空,无不具备中谈妙理。此若约横向而不雅之,即是三自。《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谓:谓诸法相略有三种,多么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此中的相字,在此亦作性字解释。在三自性中,以依他起性为中心。诸法皆仗因托缘而起,多情于此因缘和合的假法上,若执著计较,以为是实我、实法,就是遍计所执性;多情在依他起的假法上,了知诸法缘由,皆无本质自性,这就是圆成实性。若换一个方式抒发,遍计所执性,是多情在依他起法上假扬名相而起的。这本是情识上的妄有,而多情于此假立的名相上执著计较,这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诸法是稠密因缘和合而生起,如以水、土和泥而成瓶钵,这是因缘和合的假有,自身莫得体性,是以是依他(因缘)起性。圆成实性,是依他起诸法的体性,具有圆满、成就、实性三义,也就是真确乎性。《成唯识论》卷八曰:‘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
【三性中谈】唯识宗以三性为中谈,即是把中谈和三自性三无性结合起来,称三性中谈。《成唯识论》卷七曰:‘远离增减边,唯识义成,契会中谈,无偏执故。’本宗以‘万法唯识所变’,客不雅的事物本不存在,偏执之东谈主以为是实有,这就是增;本宗以世间万法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偏执的东谈主以为是空,这就是减。远离增减非空非有,才是中谈。《成唯识论》卷七又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谈。’
【三性各具中谈】唯识中谈,是建立在三自性与三无性的基础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义。即遍计所执性,情有故非空,理有故非无;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如斯、则逐个法上,各具三性非空非有中谈。此名三性各具中谈,亦名一性中谈。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七。
【三性业】指善、不善、无记等三性的业。即:一、善业,又作沉稳业。能得可儿异熟(东谈主天之善果)及涅槃之业。二、不善业,又作不沉稳业。能招非爱异熟(三途之后果)之业。三、无记业,非善、非恶之业,称为无记,即不招扫尾之业。见《俱舍论》卷十五。
【三性对望中谈】三性对望中谈,亦是建立在遍、依、圆三性上。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性,是我东谈主的虚妄差别,泄露于妄情上情有理无的妄法。依他起性,是仗因托缘生起,虽无体性,却有相用,这是假有实无的假法。圆成实性,是诸法的体性,这是实有相无的实法。是以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是空,依他圆成是有,空有对望,则非空非有。而真空妙有之中谈亦由此而建立。此名三性对望中谈,亦称一法中谈。三性为唯识宗立论的根蒂,唯识宗以一切不离心为义,《成唯识论》卷八曰:‘三种自性,皆不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七。
【三性种子】依善等三性说,有漏种子中包括有善种子、不善种子、无记种子;无漏种子惟是纯善种子。
【三所依】指因缘依、增上缘依、等不时缘依。这是唯识宗所立的教义。此指心、心所生起作用时,所依靠的三种缘,即是‘四缘’中除所缘缘除外的三缘。一、因缘依,又称种子依、根蒂依。是指产生心、心所笔直因缘的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因缘依广指通于一切有为法,而种子依则仅限于种子。二、增上缘依,又作俱有依。是指与心、心所同期存在,而为其所依,赐与力量起作用之缘。如眼等五根即是。此可分为四依,即一者同境依,前五识以五根为同境依。二者差别依,指第六识,因毅力有差别,故称差别依。三者染净依,指第七末那识。诸识之染污、清净,均依末那识。四者根蒂依,指第八阿赖耶识。此识为起诸识之根蒂。其中,前五识具此四依,第六识具染净、根蒂依,第七识仅具根蒂依,第八识以染净依为俱有依。三、等不时缘依,又作征战依。指隐匿现行位,指挥后念心、心所,使其礼貌生起之前灭意根。为八识在前念消灭时之自类心与心所。四缘中之等不时缘广通于心所,但征战依则仅限于心王。见《成唯识论》卷四。
【三受】三受之受,即五蕴中色、受、想、行、识的受蕴,亦然心扫数法五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受者领纳之义,也就是现代东谈主所说的感受。《成唯识论》曰:‘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这在《大乘广五蕴论》说的更显明少许:‘云何受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二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受亦然‘十二缘生’中第七支‘触缘受、受缘爱’的受,是以《缘由经》中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以领纳为性,领纳、就是感受外境。受所领纳的外境,有顺益境,有违损境,有顺违俱非境。缘顺益境,就是乐受;缘违损境,就是苦受;缘顺违俱非境,就是中容受、此亦称舍受。对于乐受有‘和合欲’,舍不得离开,对于苦受有‘乖离欲’,避之唯恐不足。对于非苦非乐的中容受,既无和合欲,亦无乖离欲。受是主不雅的感觉,苦乐是比较而来,莫得一定程序,不行以客不雅程序来计算。
【三明】又作三达、三证法。指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邃晓无碍的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又作宿住智证明、宿命明。即显明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的机灵。二、死活智证明,又作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身恶趣之中;或由处死因缘成就善行,命终身善趣中等等死活相状的机灵。三、漏尽智证明,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确乎证得四谛之理,开脱漏心,灭除一切烦嚣等之机灵。参阅‘六神通’。
【三法忍】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者体悟、相识事理而快慰之意。三忍是: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快慰。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妩媚忍,又作思想妩媚忍、妩媚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妩媚忍。三、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法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三科】一切诸法分为三类,即蕴、处、界,此称为三科。蕴、处、界作阴、界、入,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五蕴,又作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二、十二处,又作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三、十八界,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毅力六识。三科开合之道理,《俱舍论》卷一载,依智愚的差别,对愚于心所者细别心所而说五蕴,对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处,对愚于色、心二法者细别色、心二法而说十八界;依根之利钝,对利根者说五蕴,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依乐欲之不同,为欲略者说五蕴,为欲中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者说十八界。即由三科不雅察东谈主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轸恤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理。见《大乘广五蕴论》。
【三界九地】三界,指众生赖以生存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多情在死活流转中依其意境所分的三阶层;系迷于死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的分类,故称作三有死活,或单称三有。此三界或三有,为:一、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多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安稳天,中包括东谈主界之四大洲,下至不时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二、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多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三、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资之多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资之物,亦无身段、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魁伟处天、识魁伟处天、无扫数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九地为,即多情九种生存的场所。九地为:一、五趣混居地,为欲界的地狱、饿鬼、家畜、东谈主、天(六欲天)等多情混居之所。二、离生喜乐地,为色界的初禅天。三、定生喜乐地,为色界第二禅天。四、离喜妙乐地,为色界第三禅天。五。舍念清净地,为色界的第四禅天。六、空魁伟处地,为无色界第一天。七、识魁伟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二天。八、无扫数处地,为无色界的第三天。九、非想非非想处地,为无色界第四天——即有顶天。
【三苦】依苦之性质来分,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一、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二、坏苦,诸可意的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三、行苦,除可意非可意除外所余的舍受法,为众缘所造,不免生灭迁流,故圣者不雅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另有解释,苦苦,指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此相当于生理上的、体魄上的苦。这也包括著因病痛、鞭挞棒击刀割等所生的苦,此即三受中的苦受。坏苦:乐境变坏所生的苦,此相当于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苦。如财帛耗费,名誉受损,亲东谈主死一火等,精神上感到的磨折。三、行苦:此指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行苦的行,即是诸行无常的行。万法因缘和合,迁流变异,全属无常,无常即苦。但这是一种行相轻飘,一般东谈主不易察觉到的苦。
【三思】心识缘境,与毅力相应的思心所,对境的三种审虑作用。即:一、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思虑,称为审虑思。二、审虑后,决定其意,称为决定思。三、决定之后,方才发开赴、语二业,称为动发胜思。又以其势力强胜,故谓之胜。其中,前二思为意业。动发胜思又可分为开赴思与发语思,开赴思为身业,发语思为语业。
【三乘】乘是交通器用的谈理,三乘即三种交通器用,譬如输送众生渡越死活之流,到涅槃此岸的三种诀要。就众生根机之不同,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谈,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谈,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不雅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不雅无明乃至老死,次不雅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万物,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前二乘唯自私,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私利他具足,故为大乘。
【三时教】又作三时教判,指佛陀教法的三个时期。唯识宗的三时教判,是唐代窥基,把柄《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三时说而立的。《成唯识敷陈记》卷一称:一、第一时教,释尊于初时为发趋声闻乘者宣说四谛之理,称为第一时有教。指《阿含经》等所说‘我空法有’之旨,谓一切存在均由因缘所生灭,故无实体,然实有组成存在之要素,故称有教,指小乘。二、第二时教,释尊为发趋大乘者讲说‘诸法皆空’之理,如《般若经》等之说,谓一切万法本来即为空,此系含糊之教法,称为空教,指大乘空宗。三、第三时教,释尊普为发趋一切乘者讲说中谈之义,如《华严经》、《解深密经》等,以三性三无性之说,谈空之真意,肯定非有非无之中谈,故称中玄教,指唯识宗。
【三时业】三时业是顺现受业、顺次受业、顺后受业。一、顺现受业:以猛利业力,面前感受异熟果之善不善业,今世受报。二、顺次受业:又名顺次生受业,即今生所作感异熟果的善不善业,次生受报。三、顺后受业:即今生所作感异熟果的善不善业,至第三生以后受报。见《俱舍论》所载。
【三时学会】民国初年,在北平成立的唯识学研究团体。三时学会的前身是‘法相研究会’,为韩清净、朱芾煌等于民国十年创立的。民国十六年,‘法相研究会’改选为‘三时学会’,参加的成员有叶恭绰、梅光羲、徐鸿宝、林宰平、朱芾煌、周叔迦、韩哲武、饶风璜、徐森玉等,由韩清净任会长。该会以讲习、研究、译述及刻印释教经藏为责任重点,此外并举办救济、施医等社会慈好奇迹。该会所刻佛书,以版块详细称著。民国十九年,范成法师在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款代雕塑的藏经,三时学会命会员徐森玉赴山西,选出宋代以后失传的法相唯识方面孤本典籍四十六种,借出制版影印,定名曰《宋藏遗珍》,线装本一百二十册,为学术界所青睐。此会迄今仍然存在。前北京广济寺方丈正果法师(一九一三——一九八七),六Ο年代曾担任三时学会研究室主任。
【三能变】唯识宗主张,‘识’能转念生起一切万法,或变现为心内主不雅(见分)与客不雅(相分)相识作用之主体,故称为能变。依其作用之脾气,能变有异熟、忖思、了境等三种。一、异熟能变,又称第一能变、初能变,即第八阿赖耶识。第八识系六谈众生所各有的果报,其报由引业牵引,而为恒常相续之总报体,故称为异熟,或称异熟能变、异谙习、真异熟。而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与贫荣华贱等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而来之别报体;然以其报体有隔绝,故不称异熟,而称异熟生。若自赖耶三位而言,异谙习之名即相当于善恶业果位。二、忖思能变,又称第二能变,即指第七末那识。以第七识为恒审忖思之识,故称忖思能变。在诸识中,虽然第六、第七识均能忖思,然以第六识有远离,故不称忖思能变。三、了境能变,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境能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此六识具有显明了别显耀之对象(如色、声等)之作用,故称了别境能变。见《唯识三十颂》。
【三善根】指对治三不善根的三种心所。即:一、 无贪善根,又作不贪善根。于五欲之境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蒂,故称无贪善根。二、无嗔善根,又作不恚善根。于一切万物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嗔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蒂故称无嗔善根。三、无痴善根,又作不痴善根。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邃晓,能了知善法、不善法、有罪法、无罪法、应修法、不应修法。此无痴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蒂,故称无痴善根。三善根于一心中具足可得,通六识及有漏、无漏,遍与一切善心相应俱起,而为诸善之根蒂。《大毗婆沙论》卷逐个二,更以能生善、养善、增善、长善、益善、持善、广布善法等解为善根之义。
【三无生忍】‘忍’是体悟、相识事理而快慰的谈理。三无生忍,是唯识宗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自性所立。无生忍为无生法忍的略称。远离生灭的真确乎相理体,称为无生法;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称为无生法忍。因菩萨不雅诸法性空,入于见谈初地,而了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是为无生法忍。《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依、圆等三性,可得如下三种之无生忍:一、人性无生忍,谓菩萨不雅遍计所执之体性都无。二、天然无生忍,谓菩萨不雅依他起诸法皆为因缘所生。三、惑苦无生忍,又作烦嚣苦垢无生忍。菩萨证知诸法之实性为真如法性,安住于无为,不与一切杂染相应,而本自沉寂。《成唯识敷陈记》卷九载:‘显扬云,此三忍在不退地,即初地已去、证三性时,得此三也。’
【三无性】这是系针对遍计所执等三自性而说的,此又称为三无自性性、三种无性。即就遍、依、圆三性,而论各无自性之义。一、相无性,又称相无自性性,是针对遍计所执性而立。因为遍计所执性为‘情有理无’之法,迷情之上虽是有,唯不过是当情所现的假相,譬如空华,于理而言,体、相俱无,故称相无性。二、生无性,又称生无自性性,是针对依他起性而立。因为依他诸法乃托众缘而生,无定实之性,譬如幻事,故称生无性。三、胜义无性,又称胜义无自性性、无真性、第一义谛无自体相。乃针对圆成实性而立。以上见《解深密经》卷二所载。此外,《唯识三十颂》有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参阅‘三自性’条。
【三无漏根】指三种不受染污、不起烦嚣的无漏根,属二十二根的后三根。此三无漏根,是以意、乐、喜、舍、信、勤、念、定、慧等九根为体而立,以其有增上之力用,能产生无漏清净之圣法,故称为根。此三无漏根为:一、未知当知根,属见谈位,此位之东谈主无始以来未始闻四谛真理,欲知彼真如谛理,遂修习地前线便解行,故称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又作欲知未知根。属修谈位,即已知四谛真理,并已断除迷理之惑,但为断除迷事之惑,进而不雅四谛之理,澄澈了知四谛之境,故称已知根。三、具知根,乃具有洞知四谛理的无学位,以其已断诸烦嚣,一切所作具办,故其九根称为具知根。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
【三无漏学】指戒、定、慧三学。在小东谈主之身为有漏(有烦嚣、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嚣、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
【三量】三量,是现量、比量、非量。量是相识、常识,亦然测量的准绳。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于以秤量物。唯识学立有三量,是明心识所具的权衡。在我东谈主的心识行动中,能相识的作用是识,所相识的对象是境,在此能相识与所相识之间,心识是能量,所相识之境是所量,此能量与所量之间,有识量的生起。如贩布者不消尺量,则不知布的长度,吾东谈主心知趣识外境,如果莫得心识的计虑权衡,则不知此境是黑是白,是圆是方,可观点量在相识作用上的垂危性。以能量量所量,所得之果曰量果。识之权衡有三种,随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别。此三量为:一、现量:现量是能缘之心,量所缘之境时,不起差别计度所获之量果。但现量之境,要具备三个条目,即一者是面前,以简别于以前或异日。二者心知趣识的对象必须要泄流露来,亦即必须是现行位之法,在种子位不行成为现量。三者现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识与所量之境,都是显明现前,和合俱有。二、比量:心识所权衡的对象,莫得呈面前前,但可藉著常识训诫,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如见山下有烟,推知该处有火;见墙外有双角,推知墙外有牛。三、非量:此是一种装假的贯通,即是于所缘之境,以错觉之心错为差别所获致之量果,如见绳以为是蛇,见骡误以为马,都属于非量。
八识缘境,前五识权衡之境,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笔直感觉,此时无差别心,不杂名言,是以是现量。举例眼识缘色,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不缘长短方圆之假色、及遴选伸屈之形色。但当五俱毅力生起,有了差别,就陷入比量或非量了。第六识通于三量,在五俱毅力初起一瞬,亦然现量,第二念就有了差别,即是比量或非量。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自我,唯黑白量。第八识缘根身、器界、种子,唯是现量。
【三开脱门】指得开脱到涅槃的三种诀要。略称三开脱、三脱门,即空、无相、无愿三门。一、空开脱门:不雅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斯邃晓,则于诸法而得安稳。二、无相门:又称无想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不雅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斯邃晓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安稳。三、无愿门: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死活之业;若无死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安稳。三开脱门乃依无漏之空、无相、无愿等三昧而入,此三昧犹如门户之能入开脱,故称三开脱门。见《俱舍论卷》二十八。
【三业】业为造作、行动,行动有身、语、意三行,此三种行动对异日的影响,就称为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偷盗、邪淫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 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言、两舌、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言、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见《大毗婆沙论》卷逐个三。
【三业假实】身、语、意三业,在唯识学上有假、实之分。身、语二业有假实二种,意业唯为实之一种。即:身业之假法:为遴选伸屈等体态之表色,此摄于十二处的色处中。语业之假法:为音声之屈曲,此摄于十二处的声处中。意业唯实无假。
【三摩地】梵语 samadhi,为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千里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的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地面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见《成唯识论》卷五。
【三摩泗多】梵语 samahita,意译等引、胜定,指由定力所引生的身快慰和对等。《成唯识敷陈记》卷六载,三摩呬多唯限于定而欠亨于散;然广通有心、无心,而以有漏、无漏的五蕴功德为其体性。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静虑、八开脱、三等持、五现见三摩地等四种。故知等引(三摩呬多)之范围实较等至(三摩地)一词为广。
【三种成就】指唯识宗所说的种子、安稳、现行三法。成就为‘得’之异名。多情之身中为色、心诸法所属,他身及非情等为己受用之物者,皆由自识所变,故称为得。唯识家就多情可成之诸法假立三种成就,即:一、种子成就,指一切见修所断的烦嚣、任运而起的诸无记法,及生得善等扫数种子的未受毁伤而存在者,此又分二种,即一者体成就,真体永不毁伤;二者功能成就,其功能作用不须对治。二、安稳成就,指须藉由加行所生之善法,及工巧处、变化心、威仪等三无记之一分加行力所成者。此种子可任运安稳,故称安稳成就。三、现行成就,指一切法之现行。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法之通于有漏、无漏、善、不善、无记等。见《成唯识论》卷一。
【三种退屈】菩萨修唯识行,在资粮位所生起的三种退屈激情,是:一、菩提远大退屈,修唯识行者,闻得无上菩提,远大深远,而生退屈之心。二、万行难修退屈,修行者以六度万行,修之甚难,而生退屈之心。三、转依难证退屈,修行者以二转依妙果甚难证得,而生退屈之心。参阅‘三不退屈’条。
【三种假】《成唯识论》卷八载︰假有三种,曰汇注假、相续假、分位假。一、汇注假,如瓶、钵、多情等,是由多种因素汇注而成,故但所成是假。二、相续假,如以前、面前、异日三世,唯独因果,是相续性,依多法多时而立一假法。三、分位假,如不相应行是分位性,是以是假。
【三种习气】指名言、我执、有支三种习气。由现行气分熏习所成者,称为习气。即:一、名言习气,乃依名言熏习所成有为法的互异亲因缘种子。此复有二:一者表义名言,能讲明义理的音声差别。二者显境名言,能了别意境之心、心所法。二、我执习气,由我执熏习而成,令多情等起自他差别的种子。此复有二:一者俱生我执,通于六、七二识,除二乘无学、八地以上之菩萨、如来除外,余皆有此熏习。二者差别我执,唯限于第六识,系于异生之资粮位所生起者。三、有支习气,乃依有支熏习所成,异熟果成为善恶差别的业种。此复有二:一者有漏善,能招可儿果报之业者。二者诸不善,能招非爱果报之业者。有支习气,即以与第六识之思心所相应的善恶为增上缘,而生长异熟无记之名言种子,令生当来之果。名言种子为第六识的思种子,有诠显自义、了别意境之功能;依之,熏习自身五蕴之种子,而为自他差别之道理,生成我执习气,互为轮回,以成有漏、有为、自他、善恶等诸法。见《成唯识论》卷八。
【三慧】指闻思修三慧,为简择事理的三种精神作用。修唯识行,在修三学、六度之前,要先由三慧酬报。此三慧为:一、闻所成慧:自善师友或善常识处、闻经典的教法,所得的知见和机灵。二、思所成慧:以闻知的教法,如理思维而得的知见和机灵。三、修所成慧:修习禅定而生的机灵。
【三学】这是修行者所必须修习的三种修为,即一者戒学,二者定学,三者慧学。全称为戒定慧三学。一、增上戒学,又作戒学。戒可修善,并驻扎身、口、意所作之恶业。二、增上定学,又作定学,定可摄散澄神、抹杀杂念,见性悟谈。三、增上慧学,又作慧学。慧能显发人性,断除烦嚣,见诸佛实相。此三者为释教实践提要,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菩萨地持经》卷十,以六度配三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波罗蜜为戒学,禅波罗蜜为定学,般若波罗蜜为慧学。以三学实为佛谈之至要,一切诀要尽摄于此,故当精勤修学。见《大乘义章》卷十。
【三类境】这是唯识宗的教义,行将吾东谈主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境的境,一般说来,是感官与心识所相识的对象,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缘虑了别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境又称六尘,这即是我东谈主所相识的客不雅世界。但在唯识学上,不以此客不雅世界是识外实有之境,而是八识变现的相分。唯识家以八识变现尘境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三类境。蓝本一切多情,各有八识,而一切识,皆为能变。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类,一是因缘变,一是差别变。所谓因缘变,是能缘的心,任运而起(任由因缘,非由作意筹度,称因缘变),其所变现的相分,是实种所生(不与见分同种生起)。分则变者,是随著心识差别势力而变现(其变现的相分,不是实种所生,是随著见分种子生起)。其所变之境,也就是八识的相分。前五识、第八识的相分,都是因缘变;第六识的独散毅力(不包括五俱毅力)的相分,和第七识的相分,都是差别变。因缘变所变的相分,是性境;差别变所变的相分,是带质境或独影境。三境是:一、性境,指真实之境。此境自守其性,并不随性。即指具有真实体性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包括第八识的相分(种子、五根、器世间)、前五识及五俱毅力之相分等。二、独影境,独是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谓依能缘之心的虚妄差别而变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如第六毅力之妄差别变出之龟毛、兔角等,全属幻影。三、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之相分,登科六识追念以前之形像者。
【三杂染】染污真性,称为杂染,是一切有漏法的总名。杂染有三种,即:一、烦嚣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贪、嗔、痴等一切烦嚣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二、 业杂染,指由烦嚣所生,或以烦嚣为助缘所生的一躬行语意三业,各种造作,染污真性。三、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嚣及业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爱离别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粗拙的说:一切有漏法,皆名杂染。杂染分为三类,即烦嚣杂染:又称惑杂染,即一切根蒂烦嚣及随烦嚣的异名。业杂染:指自根蒂烦嚣及随烦嚣生起造作的身语意三业。生杂染:又称苦杂染,依惑及业而受生于三界之苦。以上惑、业、苦三杂染,是多情死活相续的根蒂。《成唯识论》曰:‘死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嚣,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见《显扬圣教论》卷一。
【三藏伽陀】玄奘行家为了说明三类境的假实,留住了一首偈子,收在《法苑义林二执章》,及《成唯识论枢要》中。偈子是:‘性境不随性,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偈子的谈理是,性境者,即是实境,指五根、五尘实种子所生的相分境。‘不随性’者,以此根尘相分是实种所生,不行随见分种生。‘独影唯随见’者,指独影境(第六识差别心幻想出的无体相分)是奴隶见分种生起的,其自身并无别种。‘带质通情本’句,质是本质,有实本质、而又无境之自相,称带质境,这是介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的一种境。‘通情本’者,情是能缘之心,本是所缘之境。也就是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时,此相分之境性质不定,或隶属于能缘之心,或隶属于所缘之境︰而此相分的种子也不定,或与其本质同种而生,或与见分种同种而生。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第六识差别心缘草绳以为是蛇,都是带质境。‘性种等随应’,是生起根、尘性境的种子,随需要而生起也。
【大千】三千大千世界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
【大千世界】是释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神色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耸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就是虚空。须弥山荆棘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作念四宇宙,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家族。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是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中土有三种译本。一为东晋佛陀跋陀罗六十卷华严;二为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华严;三为唐般若译四十卷华严。其中般若所译者,仅为该经的《入法界品》。
【地面法】又称随地面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扫数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想像之义;对境而取差别之相。三、思,造作之义;令心有所造作。四、触,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能有触对。五、欲,缘外境而有所希求。六、慧,对法能有所差别、简择。七、念,对所缘之事铭记不忘。八、作意,警醒之义;能令心警醒。九、胜解,即殊胜之解;对境而产生印可闭塞之作用。十、三摩地,又作等持、正定,即使心专注一境。此十法遍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之心品而与之相应,故称大法;此大法之依地为心王扫数,故称地面法。唯识宗将以上十法分红五遍行、五别境两种,一、五遍行即:作意、触、受、想、思等五法,遍与一切之心、心所相应,故称遍行。二、五别境即欲、胜解、慧、念、三摩地等五法缘互异之境而生,故称别境。见《俱舍论》卷四、《百法明门论》等。
【大乘二种性】修大乘菩萨行,必具足无漏菩提种子,此种子有二种,一为人性住种,一为习所成种。人性住种,是无始以来,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中法尔本具的无漏种子,以善根未熟,因缘未具,未能听闻处死,未发起菩提心,熏习种子使之增长,故未能成佛。习所成种,是具有人性住种的多情,已经发心修行,以熏习之力,促使无漏种子增长。《成唯识论》卷十曰:‘何谓大乘二各种性,一者人性住种,谓无始以来,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者习所成种,谓闻法界等流惹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
【大乘五蕴论】印度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全一卷。本书著重于阐扬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为唯识宗瑜伽十支论中的粗释体义支。小乘萨婆多部将诸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蕴总摄其中七十二有为法。对此,大乘则分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为法总摄于五蕴,即:色蕴有五根、五境、无表色;受蕴有受心所;想蕴有想心所;行蕴为五十一心扫数法中除受、想心所的四十九心法,及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等六十七法;识蕴摄阿赖耶等八识。大乘经典中,以本论对五蕴法之说明最为简要。
【大乘广五蕴论】在大正藏中,《大乘五蕴论》有两种,一种是世亲论师造的《大乘五蕴论》,另一种是安慧菩萨造的《大乘广五蕴论》。广五蕴论是世亲大乘五蕴论的疑望本,大唐中天竺和尚地婆诃罗译。《大乘五蕴论》在大正藏中占两页的位置,全文三千余字。而广五蕴论全文七千字。广论和五蕴论两者内容大同小异,而广论较五蕴论堤防的多。
【大乘百法明门论】全一卷,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唯识宗‘一册十支’的一种,又作略陈名数支,以一切法无我为宗。本论系摘自《瑜伽师地论·土产货分》中的百法名数,为唯识宗所依据垂危论书之一. 全书系就诸法而略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王法,有眼识等八种。二、心扫数法,立遍行等六种分位,五十一种心所。三、色法,有眼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行法,有得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有虚空无为等六种。
【大乘法苑义林章】略称法苑义林章,唐代窥基著,凡七卷,二十九章。书中对于唯识教义的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表面、果位等,均有堤防的阐释,系古来研究唯识的垂危典籍。相传另有八卷三十三章的异本,在原有二十九章外,另加得非得、诸空、十二不雅、三根等四章。
【大乘起信论】全一卷。又称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所译。本书阐扬如来藏缘由之旨,及菩萨、小东谈主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表面、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释教的中心思想,为释教思想的垂危初学书。全书分五篇,第一因因缘,举出八分以叙述造立本论的因缘,是为‘序分’;第二立义分、第三解释分、第四修行信心分,此三分为本论的‘正统分’。立义与解释二分阐扬‘一心’、‘二门’、‘三大’的表面,修行信心分则说明‘四信’、‘五行’的实践诀要。所谓‘一心’,即指全都的一心,此一心即为众生心,亦为如来藏(真如)心;盖世界万有皆为真如之泄露,一切万物本来亦常住于涅槃之中。所谓‘二门’,即指‘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真如门即为全都的真如,即阐说众生心肠的‘本质’不生永恒,远离言说之相,毕竟对等而常恒不变。又包含‘依言’、‘离言’二种。于生灭门中则揭示众生心肠之‘阵势’即为真如缘由。生灭门又分流转门、还灭门二种,流转门中揭出‘阿赖耶识’一词,说明此识乃‘生灭’与‘不生永恒’所和合的非一非异之识,并由此所谓真妄和合之阿赖耶识生起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意境相)、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五意(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六染(根蒂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现色不相应染、差别智相应染、不息相应染、执相应染)而流转于迷界;还灭门则系自迷界之中,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阶次之修行,而还至涅槃真如界。所谓‘三大’,即指体、相、用三者。所谓‘四信’,指虔信真如与佛、法、僧三宝。所谓‘五行’,指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不雅。第五劝修利益分,举示受持本论者可得远大利益,是为本论之‘领略分’。
【大乘起信论真伪之争】大乘起信论,历来为性宗所依的垂危经论之一,大乘释教的主要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净土等皆深受其影响。但这亦然历来争议性颇大的一册书,隋代法经撰《众经目次》,卷五称︰‘(大乘起信论)一卷,东谈主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这是最早对本论提倡的疑问。唐均正著《四论玄义》,卷十称:‘起信论一卷,东谈主云马鸣造。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行之,故寻翻经目次中无有也,未知定是否。’ 这是唐代对本论提倡的质疑。
清季末年,由于杨仁山的提倡,数十年间,此书风行宇宙。民国初年,梁启超以日本东谈主研究的扫尾,译撰为《大乘起信论考据》一书,论断以为此书是我国先民所作,誉之为了得的思想论著,引为我民族文化之光荣。欧阳竟无、吕秋逸、王恩洋等亦认本论为伪书,欧阳竟无在《杨仁山居士传》中谓:‘起信论出,独帜法坛,支离婉曲之害千过剩年,至今不休。’王恩洋在《大乘起信论料简》一文中更谓:‘夫斯论之作,固出于梁陈赤子,无知遍计,亦何深罪!特当有唐之世,大法盛行,唯识法相因明之理,遍及精严,甚深抉择,而此论乃无东谈主料简,灵泰、智周之徒,虽略责问而不探讨,贻诸后世风气风行。遂致浅薄模棱,剡尽慧命,似教既兴,处死以坠,而法相唯识千余年来遂鲜东谈主谈及矣 !’
而太虚行家是释教首长,八宗并弘,为吝啬《起信论》在释教中的地位,乃指挥武昌梵学院同仁,各撰文指摘对方,这就激勉了一场‘大乘起信论论争’。‘内院’、‘武院’同东谈主,都参加了这场笔战。《起信论》的问题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呢?起信论之失,在于:‘真如缘由万法,且为受熏体’这一部分。按、真如为超言绝虑,不生永恒之理体,而《起信论》谓:‘所谓不生永恒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又谓:‘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如果说真如可与生灭和合,不错受熏,则陷真如于生灭无常之过,那就不成为真如了。欧阳竟无于《唯识抉择谈》一文中谓:‘起信论不立染净种子,而言熏习升引,其熏习义亦不成。……其不赠送智无漏种子也,则于理失用义,于教失违楞伽……起信无漏种,真如自能离染成净,乃合正智与真如为一,失体亦复失用也。……’
事实上,《起信论》确是一部伪书,是北地论师,于地论宗兴起之后,依据菩提留支所译的十卷本《入楞伽经》所造的。在《入楞伽经》中,一方面把如来藏视为同体,一方面又视为异体。在卷七《佛性品》中,一方面直称阿赖耶识为‘如来藏阿赖耶识’一方面又谓:‘如来藏不在阿赖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不生永恒。’以上这两种敷陈,《大乘起信论》袭取了其‘同体论’,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为一体,包括染净两种因素,故曰:‘依如来藏故有死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尔其后的摄论师受‘异体论’的影响,建立九识——于阿赖耶识之外另立清净的庵摩罗识。地论宗兴起,分为相州南谈派与相州北谈派,这两派在表面上并不一致。有谓,《起信论》之着述,商量在调节两派表面上的差异。是否如斯,尚有待于大众的考据。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凡七卷。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内容分为武艺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论议等四品。武艺与决择二分,系取自《瑜伽师地论》中的土产货分及摄决择分。三法品的‘广差别’门中的有色无色,乃至有上无上等义门,与摄品的十一种差别、成就品的三种成就说,皆恰当于《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五十二及《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所说。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凡十六卷。又称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疑望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是无著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为唯识宗所依的垂危论典之一,为瑜伽十支论之一。称为广陈体义集。
【大乘尊容经论】无著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凡十三卷。内容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式诀要。又称大乘尊容论,全书共分二十四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成唯识敷陈记》卷四,则皆称本颂为慈氏弥勒菩萨造,释论则为天亲菩萨所造。
【大菩提】菩提意译为觉、智、知、谈。广义而言,乃隔绝世间烦嚣而成就涅槃的机灵。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即大菩提。指佛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的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云:‘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大圆镜智】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第十法云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即证得佛果时,此时第八识永断世间二障随眠,断念异谙习,证得大圆镜智。大圆镜是譬喻,谓此智离诸杂染,自性清净,泄露万德万之意境,如大圆镜。《心肠不雅经》卷二曰︰‘转其异熟得此机灵,如大圆镜,现诸色相,如是如来镜智之功,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名大圆镜智。’《成唯识论》卷十曰︰‘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差别,所缘行相,轻飘难知,不妄不愚,一切行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不时无断,穷异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象。’
【大种】指组成色法的地、水、火、风四大约素。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故称能造之大种、能造四大。差别可称地大种乃至风大种。《俱舍论》卷一载,地大为坚性,水大为湿性,火大为暖性,风大为动性。又就四大的作用而言,地大有保持不使陨落的作用,水大有摄集不使散溢的作用,火大有使物老成而免于坏烂的作用,风大有增盛流引、荆棘纵横生长的作用。见《俱舍论》卷四。
【大随烦嚣】随著根蒂烦嚣生起的烦嚣,曰随烦嚣心所,分大随、中随、小随三类。大随烦嚣有八种,曰掉举、昏千里、不信、懈怠、放逸、失念、狼籍、不正知,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广,遍行于一切染心,故曰大随烦嚣。
【士用果】又作士夫果、功用果。是等流、异熟、离系、士用、增上五果之一。谓由士夫之作用所得之果。‘士’谓‘士夫’,指东谈主,‘用’谓‘作用’,指造作,此谓东谈主使用器用所造作的万般事情,如农夫之于耕获,工匠之于器物。这是俱有因、同类因所引起之果,因其力甚强,故称为士用果。《成唯识论》卷八称:‘谓诸作家假诸作具所处事业。’《成唯识敷陈记》卷八,依此而谓其义有二,即:一、就东谈主而言,此力用乃依多情而生;如农夫之于米麦,商贾之于深远,皆依彼士夫之力而成诸奇迹。二、就法而言,诸法之生乃因诸作具而有;如农夫因稼而老成,商贾因货而赢利,作家假诸作具而成就之奇迹,其果广通一切有为法。
【口业】身、口、意三业之一,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业有善有恶,若妄言、控制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言、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见三业条。
【上根】指上等根器,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之上利者,或修行佛谈之才气特优者。又指‘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是非之修谈者。
【下地】此有三种解释:一、三界分九地,意境优者为上地,劣者为下地。二、菩萨十地之位,因其高下而称上地、下地。三、与上天相对之地,亦称下地。
【下乘般涅槃障】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五种。这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能使东谈主厌离死活,乐趣涅槃,就像小乘声闻、缘觉二乘一样,厌苦欣灭。下乘般涅槃障四地犹有,能障五地无差别谈,干预五地时缘真实如理,死活涅槃都无差别,便能永断这下般涅槃障。是以说第五地断二种愚偏执艰巨。二种愚为:一、纯作意背死活愚,就是这里所说的厌恶死活。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就是这里所说的对涅槃感到欣乐。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小随烦嚣心所】随著根蒂烦嚣生起的烦嚣,曰随烦嚣心所,分大随、中随、小随三类。小随烦嚣心扫数十种,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其发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互异生起。见《百法明门论》。
四划
【五八识】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与第八识皆属现量,无我法二执,于证达佛果时,眼等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为利益一切小东谈主二乘类成各种变化事之智;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又称一切种智,为如来万德之总本。见《成唯识论》卷十。
【五十二位】此乃明菩萨修行的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自古广为大乘诸家所遴荐的,其名数为:一、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省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二、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浅显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由衷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三、十行心,即怡悦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谓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点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四、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万物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穷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对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不雅一切万物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开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五、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捷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第四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第四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觉。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递次配习种性、性种性、谈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五。
【五上分结】指顺益上分界的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结为捆绑、烦嚣之义。于三界中之荆棘二界各有五种结。五上分结即上分界之色界与无色界的五种结惑,捆绑众生,令其不得超离其界。五上分结即:一、色贪,贪著色界五妙欲的烦嚣。二、无色贪,贪著无色界禅定意境的烦嚣。三、掉举,上二界众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禅定的烦嚣。四、慢,上二界众生恃自凌他憍慢的烦嚣。五、无明,上二界众生耽著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的烦嚣。见《俱舍论》卷二十一。
【五下分结】指顺益下分界的五种结惑。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全称五顺下分结。即三界中的下分界(欲界)之五种结惑,捆绑众生,令其不得洒脱其界。五下分结即:一、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著之心而无有厌足。二、嗔恚,于违情境上生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三、有身见,于名(心)、色(色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计为身,执著我见。四、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谈之邪戒。五、疑,迷心乖理,狐疑未定,由此疑忌而迷真逐妄,背觉合尘。
欲界众生由于上述之欲贪与嗔恚二结,遂不得超离欲界,若有能超离者,由有身见等后三结,终亦还下于欲界,故偏立此五种,称为顺下分结。见《俱舍论》卷二十一。
【五心】毅力与前五识任何一识俱起,同缘外境,发生了别作用时,顺次生起的五种心念,曰五心。即:一、率尔心,谓眼识初对外境时,于逐个瞬所起之心;此心卒然任运而起,故尚未有善恶之差别。二、寻求心,谓欲审知明了外境,即推求求觅而生起差别见解之心。三、决省心,谓既已差别所缘之境法,则能审知决定善恶。四、染净心,谓于外境生起好恶等情愫之心。五、等流心,果似于因曰等流,谓于善恶之法既已差别染净,则各随其类而相续不已;于善法例持续净想,于恶法例持续染想,想相续,前后无异。五心之中,率尔心多为一念,其余四心则通常多念相续。见《瑜伽师地论》卷一。
【五因】以地、水、火、风等四大种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为所造之果,其因与果之间具有五种关联,为:一、生因:由四大种能生起诸色法,譬如母之生子。二、依因:所造之色法既生,则随逐于大种之后,譬如弟子之依于师。三、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地面之任持万物。四、持因: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接踵陆续交,譬如食品之持续身命。五、养因:增长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雨露之长养草木。此五因于六因之中,为有劲之能作因所摄,而不摄于其他同类因等五因;于四缘之中,则为因缘所摄。见《瑜伽师地论》卷三。
【五同缘与不同缘毅力】第六毅力分为明了毅力与独头毅力两类。明了毅力又称五俱毅力,此五俱毅力又分为五同缘毅力与不同缘毅力两类,即:一、五同缘毅力,此指与前五识俱起,且与之攀登合并双境的毅力,举例眼识见青色时,毅力亦同缘青色,故知五同缘毅力的作用与前五识皆同属‘现量缘’。二、不同缘毅力,谓虽与前五识俱起,且为五识所依,然以具有安稳攀登之作用,故可广缘十八界诸法。举例眼识见烟时,毅力于同期即缘及火,其作用属于‘比量缘’;又如眼识见绳时,毅力于同期即缘及蛇,其作用属于‘非量缘’。
以上所说,系大乘唯识家所持的论点;而小乘俱舍宗等则持不同不雅点,因俱舍宗不招供‘二心并起’的情状,即五识不与第六识俱起,故以为于前五识生起之次逐个瞬,第六识方能产生疏别前境的作用,是知俱舍宗仅招供‘独头’,而无‘五俱’之说。
【五地断障证真】十地中难胜地的菩萨,修习对等加行,悟真俗二谛无差别智,无有能胜,即断下乘(声闻乘、缘觉乘)涅槃障,证类无差别真如(死活涅槃,其类对等,无有差别)。参阅‘十地’条。
【五功课根】五种造功课之根。又称五作根、五业根,指数论派系二十五谛中第十四至十八等五谛。即:一、舌根,又作语具、口声,有言语作用。二、手根,有执持作用。三、足根,又作脚根,有行步作用。四女根,又作主谈主根、小便处,有戏乐与生子之作用。五、大遗根,又作大便处,有除弃粪秽之作用。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一。
【五位百法】这是诸法的分类之一。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而唯识宗则将一切法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王法:又称八识心王。八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毅力等六识,加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共计八种。二、心扫数法:有五十一种心所,分为遍行、别境、善、烦嚣、随烦嚣、不定六位。三、色法,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与色、声、香、味、触等五境,及毅力所对的刑场所摄色,共十一种。四、心不相应法,有得、命根、众同分、异素性、无想定、覆没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秩序、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灭、想受灭、真如等六种。以上五类百法中除无为法外,其余四类属有为法。见《百法明门论》。
【五位无心】无差别识之生起,称为无心位。此指毅力暂时远离,不起现行。《唯识三十颂》颂文曰:‘毅力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就寝与闷绝。’此名五位无心,即:一、生于无想天:外谈修无想定,得无想天果,寿命五百大劫,在此期间毅力不起。二、入无想定:外谈修行,入无想定,前六识不起现行。三、覆没定:修此定者,前六识不起现行,第七识染心所亦不起现行。四、就寝;深度甜睡而无梦者,毅力不起现行。五、闷绝:俗称昏厥,医学上谓‘无毅力情状’,这是由于大惊布、大刺激,或剧痛昏晕的情况下,前六识不起现行。但第七、八识仍恒时相续,故闷绝并非死一火。
【五见】又作五染污见、五利使。指在六种根蒂烦嚣中的恶见心所,开为五种。此五种为:一、萨迦耶见:译曰身见,这是一种外谈的见解,以为五蕴实有,执此为我,而生各种缺陷的见解。《成唯识论》曰:‘萨伽耶见,谓于五耶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二、边见:有了我见,即计度我为身后常住永恒者,或计度我为死断灭者,此即释教所反对的常见或断见。三、邪见:以为世间无水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乃见之最邪者,故名邪见。四、见取见:于前种见上随执一端,以为最胜,即死板其所见,一切斗争依之而起,故以一切斗争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见:印度古代苦行外谈,以为受持牛、狗、鸡等戒,不错得涅槃之果。这种非因计因,非谈计谈之见,是为戒禁取见。
【五利使】即是五染污见。利使,是迷于‘理’之惑。利,指其性体猛利;使,有驱役之义,为诸惑的总称。五利使,乃指五种迷于‘理’而起之惑。即:一、有身见,不知吾身乃五蕴之假和合,而执著实有我身。二、边执见,执著我于身后隔绝,或身后常住永恒等二种边见。三、邪见,谓实无四谛因果之理,抱持此一见解,则恶不足惧,善不足法,乃邪见中之最邪者。四、见取见,以低劣的知见,而思劣事为优厚。五、戒禁取见,以各式非谈、不如法的戒禁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谈,举例持牛戒、鸡戒、狗戒等。使,为烦嚣的异名;上述五项惑见,皆起于对‘理’之推求,其性极猛利,故总称五利使。见《成唯识论》卷六。
【五戒】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 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言(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五戒之中,前四戒属性戒,于多情之境发得;后一戒属遮戒,于非情之境发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见《俱舍论》卷十四。
【五法】又称五事。《入楞伽经》卷七所载,相、名、差别、正智、如如称为五法。在唯识学上,‘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都是最垂危的名词。此五者的谈理是:一、相:相者事物的相状,森罗万有的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法,此法于生起存在期间,各有其相。如东谈主有东谈主之相,畜有畜之相,以至于瓶、钵、象、马,亦各有其瓶、钵、象、马之相。有相即有名,相是安立称呼言说的对象。《三无性论卷上称:‘相者,谓诸法品类为名句味所依止。’亦即依据事物的相状,而安立各式不同的称呼。二、名:名即事物的称呼,是‘谓即于相有所增语’,增语就是于相上安立称呼,用来讲明其相。于此,名是能诠,相是所诠。即名是依事物的相状,安立江山房舍,象马牛羊的称呼。《三无性论》卷上曰:‘名者,即是诸法品类中名句味也。’三、差别:差别旧译曰休想,即‘三界行中扫数心、心所’,也就是主不雅的心识作用,包括八识心王及五十一个相应心所在内。此主不雅的心识,对于事事物物,或差别其相,或差别其名,或分又名与相的关联,因名为差别。四、正智:正智亦然一种能缘的相识作用,其所不同于差别者,差别是有漏的,有杂染的能缘作用;正智是无漏的,无差别的正知,它所缘的对象是如如。《三无性论》卷上曰:‘由此智故,一切圣东谈主能邃晓如如。’五、如如:如如即是正智证得的真如。真如是不行用话语翰墨抒发的绝待真理,唯是修证所得。《瑜伽师地论》卷七二曰:‘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辞吐安足处事。’
【五法三性相摄】五法,指相、名、差别、正智、如如;三自性,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二者之间的关联,经典中所说不一。《瑜伽师地论》七十四曰:‘依他起摄相、名、差别、正智,圆成实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辨中边论》二曰:‘依他起摄相、差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楞伽经·五法品》曰:‘依他起性唯摄差别,遍计所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
【五法事理唯识】五法指心王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皆为唯识。这是大乘唯识家的说法。其中,心法为识的自相,心所法为与八识心王相应而起者,色法为心法与心所法所变现者,不相应法为心王法、心所法、色法等之分位而假立者,无为法例为识之实性。
【五知根】谓五种能知之根。为数论二十五谛中之一科。又作五根。即能取声、触、色、味、香之五种根。指耳根、皮根、眼根、舌根、鼻根。依《金七十论》卷中载,耳根从声唯生,与空大同类,故唯取声;皮根从触唯生,与风大同类,故唯取触;眼根从色唯生,与火大同类,故唯取色;舌根从味唯生,与水大同类,故唯取味;鼻根从香唯生,与地大同类,故唯取香。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一。
【五取蕴】取者烦嚣之意,即由取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五蕴。指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又就取蕴的形式而论,《俱舍论》卷一称,一切烦嚣总称为取,蕴从取生,或蕴属取,或蕴生取,故称取蕴。然《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特以诸蕴中扫数之欲贪称为取,以取合故,称为取蕴。
【五受】五受即五种觉受,随触的领纳分为五种。即:一、苦受、谓与前五知趣应的不满之受。二、乐受:谓与前五知趣应的身悦之受。三、忧受:谓与毅力相应的不满之受。四、喜受:谓与毅力相应的心悦之受。五、舍受:谓于身心非悦非不满之受。换一抒发方式,在苦受、乐受、舍受的三受之外,再加上忧受、喜受,合称五受。唯识学上谓:苦乐二受唯与前五知趣应,是生理上的受,忧、喜二受与第六知趣应,是心理上的受。唯此为与第六知趣应的受心所之感受,第六识与受心所各有自体,不是一法。
【五苦】五苦指五种苦恼,而经论所载诸多异说,如《五苦章句经》所举的五趣之苦,为:诸天苦,一切天东谈主皆受柴米油盐之苦,并依先世之业而定寿命长短。二、东谈主谈苦,由奴婢下使至君主转轮圣王,皆受柴米油盐、饥渴寒热等无量百千种之苦。三、家畜苦,畜牲虫鱼等类皆受饥渴寒热、供东谈主取食、相互啖食等万般之苦。四、饿鬼苦,饿鬼身长一由旬,而咽细如针孔,其喉中喷火,不得饮食。五、地狱苦,地狱有铁城镬汤、剑树刀山等八寒八热之苦。《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载,就苦的自体列举五种,即逼迫苦、众具匮乏苦、界不对等苦、所爱变坏苦、三界烦嚣品艰巨苦等五苦。《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所举的五苦,为:一、柴米油盐苦,二、爱离别苦,三、怨憎会苦,四、求不得苦,四、五阴盛苦。
【五相】此有二种解释,一者天东谈主的五种衰相。六趣中之天东谈主于临终时,泄露一稔垢腻、头上花萎、身段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等五种衰相。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二者迷悟的之五种法相。又作五事,即所诠相、能诠相、相属相、执著相、不执著相。所诠相为法,能诠相为名,二者皆通于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相属相为执著法与名相属著之相,是遍计所执性。执著相以所执为自性,是依他起性。不执著相则为离执著之相,是圆成实性。见《成唯识论》卷八。
【五重唯识不雅】此为依三性不雅的不雅行诀要,由粗至细,总有五重。《成唯识论》曰:‘遍计所执性,唯虚妄识;依他起性,唯广泛识;圆成实性,唯胜义识,是故诸法皆不离心。’不雅此唯识三性的道理,自粗至细,五重不雅法,曰五重唯识不雅,即:一、遣虚存实识,以心之境,是遍计所执的虚妄法,体用非有,故而遮遣;内心诸法,为依他圆成,体用非无,故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的不雅法。二、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各各有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此四分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识。而相分之境为虚妄,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为心情相对的不雅法。三、摄末归本识:相分是识所取之境,见分是了别境的作用,此二者均从识体生起,故识体为本,相、见二分为末,是以离开识之自体分,就莫得相、见二分的存在。故摄末归本,这是体用相对的不雅法。四、隐劣显胜识:八识心王,各有其相应的心所,心王是主要作用、是胜,心所是相应作用,是劣。故隐去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这是王所相对的不雅法。五、遣相证性识:八识心王之自体分,是依他(因缘)起之事相,八识心王之实性,是二空所显之真如——圆成实性。故舍遣依他起之事相,证得圆成实之感性,这是事理相对的不雅法。复次,以上五重,乃在说明悟入三性的条理,故离三性不雅则不存在。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所载。
【五根】五根的根,是能生之义,也有增上之义,如草木之根,能生干枝花果。五根的根,又有净色根与浮尘根的差别。浮尘根又名外根,是四大粗色所造,就是我东谈主相互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段五种感觉器官。但这是外皮的根,莫得生识的功能,其作用在于扶持内根,故又名扶根尘(扶持内根的尘法)。净色根又名内根,也称胜义根,是一种透明的、清净的物资,是净色四大所造。净色根为生识之处,以现代的科学智识来看,此即为神经纤维及神经细胞。佛书中有刻画外根的偈子,曰:‘眼如葡萄朵,耳如卷菜叶,鼻如双垂瓜,舌如新偃月,身如腰饱读颡。’《俱舍论》载:‘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见分释条。
【五俱毅力】唯识宗将第六毅力的功用分为两类,一者五俱毅力,二者不俱毅力。五俱毅力与前五识同期并生,明了所缘之境,故又称明了毅力。复可分为:一、五同缘毅力,系与前五识同期俱起,且缘合并双境的毅力。二、不同缘毅力,虽与前五识俱起,然缘其他之异境。二者不俱毅力,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的毅力,亦称为独头毅力。参阅独头毅力条。
【五欲】五欲有二说,一者指染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谓男女的面孔肃肃,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的妙色,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二、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传颂之声,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三、香欲,谓男女身段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著无厌。四、味欲,谓各式饮食菜肴等厚味,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五、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嫩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寝具等各种好触,能使众生乐著无厌。见《大智度论》卷十七所载。再者,又指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就寝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玉帛。谓东谈主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求恋著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之色。谓东谈主以色悦情振奋,故贪求恋著,不行出离三界。三、名欲,名即世间之申明。谓东谈主由申明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著而不知止息。四、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饮食众味。谓东谈主必藉饮食以资身生计,故贪求恋著而无厌。五、就寝欲,谓东谈主不知时节,怠惰甩掉,乐著就寝而无厌。见《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所载。
【五眼】指五种见地。即:一、肉眼,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为色界天东谈主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遐迩前后,表里日夜荆棘皆悉能见。三、慧眼,为二乘东谈主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搪塞明察一切阵势皆为空相、定相。四、高眼,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万物,能照见一切诀要之眼。五、佛眼,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奉告,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想,一切皆见。
【五教十理】唯识宗为证明第八阿赖耶识的存在,举出五种教证及十种理证。大乘释教主张有第八阿赖耶识,而一切小乘经论则唯说六识,不说八识,故大乘举出五教十理以证明其存在。五教者,谓于经中有五处说登科八阿赖耶识,即《大乘阿毗达磨经》二处说阿赖耶识,《解深密经》、《入楞伽经》各一处说阿赖耶识,及大众部阿笈摩。十理者,即:一、契经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若无此识,彼持种心不应有。二、契经说有异熟心,善恶业感,若无此识,彼异熟心不应有。三、契经说多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四、契经说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识,彼能执受不应有。五、契经说寿、暖、识三者更互依持,得相续住,若无此识,能持寿暖令久住识不应有。六、契经说诸多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死活时心不应有。七、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若无此识,彼识自体不应有。八、契经说一切多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九、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永恒,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若无此识,住灭定者不离身识不应有。十、契经说心杂染故多情杂染,心清净故多情清净,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见《成唯识论》卷三、卷四。
【五部大论】传奇在兜率玉阙的弥勒菩萨,于中印度阿瑜陀国阿瑜遮那讲堂,为无著论师说五部大论,此五部大部论即:一、《瑜伽师地论》:凡百卷,唐代玄奘译。二、《差别瑜伽论》:中土未译。三、《大乘尊容经论》︰十三卷,唐代波罗颇密多罗译。四、《辨中边论》:一卷,唐代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五阴】即五蕴之旧译,参阅‘五蕴’条。
【五阴炽盛苦】为八苦之一,指东谈主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举例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离别、所欲不得等均属之。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所载。参阅‘八苦’条。
【五钝使】五利使的对称,两者合称十使。即根蒂烦嚣中的贪、嗔、痴、慢、疑五种烦嚣。贪、嗔、痴、慢四种,是迷执于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其性分蠢笨,故谓之钝使。疑是对四谛真理所起之惑,以意马心猿为自性,合称五钝使。见《成唯识论》卷六。
【五遍行心所】唯识宗所立五位百法的六位心所之一,指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此五心所具四种一切:一、一切性,遍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之心而起,故谓一切性。二、一切地,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等三地而起,故谓一切地。三、一切时。四、一切俱,此五遍行相互俱生,故谓一切俱。此五心所之外,其他心所无一具有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称为遍行。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五义对等】心王与心所相互对应作用——即王所相应,共有五种谈理,即:一、所依对等:如心王依眼根,心所亦依眼根,此乃两者依于相配的事物。二、所缘对等:指心王与心所所取的对象对等。三、行相对等:指心王、心所中泄露之对象的形态对等。四、时对等:心王与心所同期作用,故称时对等。五、事对等:心王与心所作用时,乃一个心王与合并种类之心所起作用,并非同期有两个以上的心王或心所。亦有主张除掉行相对等,而说四义对等者。见《俱舍论》卷四。
【五种因力】地、水、火、风四大种为能造四大,有五种因力,依此五种因力能造作各种色法,故称为能造四大。此五种因力是:生因,生因又名缘由,谓四大种,能带诸色同期生起,若离大种,色不得起。二、依因:依因又称转因,《瑜伽师地论》载:‘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谓若舍开大种,诸所造色,无有转于别处的功能。三、立因:此又称随转因,大种若有变异,造色亦随之变异。《唯识了义灯》曰:‘安立因者,谓此造色与大种同劝慰,大转坏时,造色亦坏。’四、持因:持因又称住因,谓由诸大种所造色,相似相续而生,是由大种持令陆续故。五、养因:养因亦称长因,谓由大种养其所造之色,令之增长。以上五因,四大种(能造四大)全皆具有,所造四大则无。
【五种性】又作五种性、五各种性。唯识宗立论,谓一切万物之机类,有先天具足五种不同的性质与素性,此系由阿赖耶识中本有的种子所决定,而无法篡改者,故立五性互异之说。此五性即:一、声闻乘种性:乃具有可证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二、独觉乘种性:乃具有可证辟支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声闻、独觉二种性,法尔唯有生空无漏之种子,故深厌死活,专修自私乐寂之法,唯断烦嚣障,证生空之理,入无余依涅槃。以其不具成佛种子,决定不行成佛。三、菩萨乘种性:乃具有可证佛果的无漏种子者。以法尔具有生、法二空之无漏种子,故修自私利他之行,断烦嚣、所知二障,证二空真如,得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入无住处涅槃,而证大觉极果。四、不定种性:为具有二种或三种无漏种子者。由无漏种子之差别,而于前三乘之种性尚未决定其性的机类,以其修为历程而决定其所证的果位——阿罗汉、辟支佛、以至于大觉佛果。五、无种性:这类多情,法尔不具无漏种子,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不行开脱死活。然其虽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但具有可成东谈主天果的有漏种子,可得东谈主天之善果。此又称无性阐提。
【五种唯识】唐代慈恩寺窥基行家,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以五种六门赅摄一切经论中的唯识,此五种唯识是:一、境唯识:这是就经义中,以境来明唯识之义者。如《阿毗达磨经》谓:东谈主、天、鬼、家畜四类多情,同见一河水,东谈主之所见为河水,天之所见为尊容宝地,鱼之所见为其宅窟,而鬼之所见则是脓河烈火。各随其感,而所见不同,是故境非真实,唯识所现。二、教唯识:此指经论中所说的唯识教义,如《华严经》说:‘三界唯心’。《解深密经》谓:‘识所缘,唯识所现。’以及《楞严经》云:‘诸法皆不离心’。《维摩诘经》云:‘多情随性垢净’等,皆是教唯识。三、理唯识:此指经论中所成立的唯识之理,如《唯识三十颂》所称:‘是诸识转念,差别所差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以成立唯识之理;及‘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忖思,及了别境识。’以此成立识变之理,此称为理唯识。四、行唯识:此指经论中所阐扬唯识之行者。行即修行,以修行对治有漏习气,伏断惑障,转染成净,成大觉果。修行之谈,在于三慧、三学、四寻思不雅、四确乎智,以及六度万行,皆行所摄,此为行唯识。五、果唯识:此指经论中阐述佛果之妙胜意境者。此果有通有别,通则诠三乘圣果,别则显佛不共功德。经论中所说的转识成智,证得菩提与涅槃,即是行唯识修得的圣果。以上五种唯识,以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余四种唯识则为所诠的别义。
【五境】又名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五法,指为五根所取的五种客不雅对境,亦为五识所缘的五种意境。即: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等五境。若加上意根对象的法境,则为六境。五境使东谈主起烦嚣,混浊心肠如同尘埃,故又称五尘。
【五蕴】是世间五类阵势的总称。佛陀以为天地间一切事物和阵势,都不是孤苦孤身一人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条目聚会而成的。而五蕴,即是组成咱们的存在以及咱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五项因素。这五类因素则为色、受、想、行、识,总称为五蕴。五蕴即:一、色蕴,泛指天地间一切物资阵势,亦包括我东谈主的身段。二、受蕴:我东谈主的感受作用,感觉或单纯的厚谊。三、想蕴:我东谈主的思想、观念,或心中浮现的形象,或表象作用。四、行蕴:行是造作,也包括我东谈主的意志、意念及行动。亦指受、想除外,心识的一般作用。五、识蕴:识是相识作用,此在唯识学上称为了别作用。
【五识】即五种心识。唯识宗立八心王,前五识为眼、耳、鼻、舌、身,这是多情的五种感觉器官,是依于眼等五根,而生出的五种相识作用。这五识是:一、眼识:依于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相识作用。二、 耳识:依于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相识作用。三、鼻识:依于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相识作用。四、舌识:依于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了别相识作用。五、身识:依于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相识作用。
【五识王所相应】前五识是心王,心王生起,必有心所相应。与前五知趣应的心所,各各有三十四个,即《八识轨则颂》中所称:‘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也就是与前五知趣应的心所,各各有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嚣心所二个,大随烦嚣心所八个,及根蒂烦嚣中的贪、嗔、痴三心所,共为三十四个。
【五识所依】识之生起,必有所依,前五识之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五识则不生起,此四种依为:一、同境依:谓依于眼、耳、鼻、舌、身、五色根,此五根与五识共取现境,曰同境依。二、差别依:谓依于第六识,前五识任何一识生起,毅力与之同期生起,与前五识同缘色、声等境,而生起了解差别作用,曰差别依。三、染净依:谓依于第七识,第七识与‘四烦嚣常俱’,是染污识,前五识亦由此识染污而成有漏。前五识本来无染,但以无始以来受第七识影响,亦成有漏,故此第七识是染净依。四、根蒂依:谓依于第八识,第八识是根蒂识,前五识依第八识而得生起,故以第八识为根蒂依。
【五识料简】行动眼、耳、鼻、舌、身的前五识,是五种感觉器官,它依于色根,缘于色境,分析其脾气如下:一、前五识所依之根,有浮尘根与净色根之别。浮尘根(又名扶尘根,亦名扶根尘)是外根,为我东谈主观点可见的眼睛、耳朵、鼻舌头、身段。这是四大合成的物资,其作用是扶植内根,为内根依托处。净色根又古迹义根,此为发识取境处。二、前五识缘境,唯缘性境,不缘假法。三、前五识缘境,俱是现量,不起计度差别。四、前五识俱有远离,视缘具缘不具而定。五、前五识俱通三性,三性者,指善、不善、无记而言。
【五识得名】前五识的称呼,有随根扬名和随境扬名两种谈理:一、随根扬名,随所依眼、耳、鼻、舌、身五根,而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之名。二、随境扬名:是随其所缘之境,而立能缘的识名。前五识所缘之境,是色、声、香、味、触、五境,以其了别的尘境,而立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识之名。
【五识缘境】五识缘境,各不相易,眼识所缘者为色境,耳识所缘者为声境,鼻识所缘者为香境,舌识所缘者为味境,身识所缘者为触境。见‘五境’条。
【不生】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永恒,不生永恒名大涅槃。’
【不生永恒】此是‘生灭’的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刻画涅槃时,亦每以‘不生永恒’以示意之。如《般若心经》刻画法性,谓:‘是诸法空相,不生永恒,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世间一切存在,其‘无实体’的脾气(法性),即不生永恒。
【不生断】三断之一。烦嚣尽时,三途恶谈之苦果永不生,不生即断灭也。此谓之不生断。
【不可思议】又作不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意境。主要系用以刻画诸佛菩萨醒觉之境地,与机灵、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参谋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刻画之,盖系征引自释教经典。
【不可儿】《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云:‘不可儿者:于诸意境、不可乐故。’
【不正至交所】唯识宗所立五十一位心所之一,指诬蔑所不雅之境的精神作用,为八大随惑之一。不正知能樊篱正知,以毁犯为业,故有粗疏戒律的作用。《成唯识论》曰:‘云何不正知,于所不雅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见《成唯识论》卷六。
【不同缘毅力】不同缘毅力,指毅力虽与前五识俱起,且为五识所依,关联词以其具有安稳攀登的作用,故可广缘十八界诸法,举例眼识见烟时,毅力于同期即缘及火,其作用属于‘比量缘’;又如眼识见绳时,毅力于同期即缘及蛇,其作用属于‘非量缘’。
【不共中不共业】四变句之一。如个东谈主身段的内根(胜义根),只供我方所用,他东谈主不共用,曰不共中不共业。参阅‘四变句’条。
【不共中共业】四变句之一。不共中共业者,个东谈主身段的外根(浮尘根),虽是个东谈主所特有,但他东谈主(如夫妇)亦可共同享用,曰不共中共业。参阅‘四变句’条。
【不共相】又作自相,为‘共相’的对称。指一东谈主所感,一东谈主受用之相,如色法中五根等正报。正报的亲因缘种子称为不共相种子,受不共业种子的资助而起现行,即不共之正报。此又分为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二种。如五根中的胜义根,独为自识所依用,不与他东谈主共同受用,故称为不共中不共;五根之扶尘根,虽亦各东谈主有其特殊相异的五根,然与他东谈主共通而受用,故称为不共中共。见《成唯识论》卷二所载。
【不共无明】‘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本惑不相应而起的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的无明,称为不共无明。唯识宗更分不共无明为二:一、恒行不共无明,指与第七末那知趣应之无明。此无明乃一切小东谈主无始以来相续不息者,与我见、我爱、我慢三大惑相应,能结巴真谛智。二、独行不共无明,指与第六毅力相应,然与贪等本惑不相应而独行的无明。独行不共无明复依与忿、恨等随烦嚣,而有俱起、不俱起之别,其与随烦嚣不俱起者,称为主独行不共无明;反之,与随烦嚣俱起者,称为非主独行不共无明。《成唯识论》卷五。
【不共业】为‘共业’的对称。指多情各自依自身所感的善恶业。反之,众生共通的业因称为共业,能感自他共同受用的非多情数之法。其中,对于业之相续,唯识宗立有业种子,就中以不共业所熏之业种子称为不共种子,此种子于阿赖耶识中老成,由其力变现多情之色根等。见《成唯识论》卷二。
【不共种子】为‘共种子’之对称,又作不共相种子。指能变生一东谈主受用之法的种子。即五根种子。五根的胜义根欠亨于他东谈主,故为不共中不共;扶尘根则他东谈主亦得受用,为不共中共。其种子亦随之而异。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三。
【不妄言】妄言为十恶业之一,又作故妄言、虚妄言、虚诳语、妄舌、装假等,指以欺东谈主为商量而作的虚妄言。不妄言与妄言相背,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同缘毅力】为同缘毅力的对称。毅力虽与前五识俱起,不与前五识同缘一境,而缘其他异境,称不同缘毅力。参阅‘二种毅力’条。
【不住大涅槃】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泄露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死活、涅槃无差别的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死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异日际,利乐多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
【不邪淫】邪淫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业之一,即在家者不可为的恶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与妻子除外的女性行淫,又虽与妻子,但行于不恰当之时间、步地、要领等,亦为邪淫。而不邪淫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省心所】不省心所,是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此有四种,曰悔、眠、寻、伺。《成唯识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随地故,立不定名。’称不定者,指其于识——八识心王,性——善、恶、无记三性,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都不细目,无法记别,故曰不定。
【不定种性】为唯识宗所立众生五各种性之一。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为具有二种或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指由本有无漏种子的差别,而于前三乘的种性尚未决定其性之机类。分为四种:一、菩萨声闻二性不定(具有佛果、罗汉果等二种子者),二、菩萨独觉二性不定(具有佛果、辟支佛等二种子者),三、声闻独觉二性不定(具有罗汉果、辟支佛等二种子者),四、声闻独觉菩萨三性不定(具有罗汉果、辟支佛及佛果等三种子者)。
【不和合性】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诸法因缘乖离,不相和合。如冰炭不可同炉,熏莸不可同器。百法直解曰:‘不和合者,依于诸法相互乖违假立。’在百法纂释中则谓:‘不和合者,谓于诸法相乖反故。如眼与耳了不相触。’此指事物阵势,莫得处于具体的因果关联中,相互之间没筹商联。
【不两舌】为两舌之相背,十善业之一。谓不说能引起争斗黑白等控制之语。参阅‘十善业’条。
【不放逸心所】唯识宗五十一心扫数法之一,为放逸的相背,即甩掉逸想而不精勤修习善法者。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嚣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见《成唯识论》卷六。
【不相违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诸法中,能某一法之生、住、成、得等情状不起结巴作用者,均为该法之不相违因。参阅‘十因’条。
【不相应行料简】不相应行动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法,在唐代普光的《百法明门论疏》中,于讲明不相应行法之后,有云:‘上来第四,解心不相应行讫。今略作三门,料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第一,……’普光说的是那三门呢?第一,说明各式论典的不同。第二,解释妨难。第三,辨认假相。一、明诸论不同:在《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及本论中,都说有二十四不相应行;而在《对法论》一书中,仅有二十三法,莫得不和合一法。《大乘五蕴论》中,仅列十四,莫得流转以下十法。这是明诸论法数不同。二、释妨难:或问曰:何故瑜伽、显扬、及本论都说有二十四法,而《对法论》唯独二十三法,莫得不和合,是何缘故呢?解答曰:《对法论》中的翰墨,是‘和合等’,既然说和合等,当知包括不和合在内。又问:缘何《五蕴论》论唯有十四,而无流转以下十法?答曰:《五蕴论》中的论文曰:云何心不相应行?……如是等类,已说行蕴。文中既然说‘如是等类’,当知等类二字,已包括流转等十法在内,不再列名了。三、辨认假相: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仅仅心法、心扫数法、色法三者分位假立之法。或问曰:既是分位假立之法,未知几个是心法上假法?几个是心所上假法?几个是色上假法?几个是通于色、心、心所上假法?解答曰:若依《对法论》所载,总摄为八位,即是依八种位所建立。论曰:‘如是等心不相应行法,唯依分位差别而建立故,当知皆是假法。’虽然如斯,但也有八种差别,如下所述:一、在善、不善等,增减分位,建立一种,此则是得。此得通于三性色、心、心扫数法上假立。二、于心、心所法上分位差别,建立者三种,是无想定、覆没定、无想天三种。三、于性分位差别上建立一种,即命根。四、于相似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为众同分。众同分通于色、心、心扫数法上假立。五、于相分位差别建立四种,为生、老、住、无常。此四重复于色、心、心扫数法上假立。六、于言说分位差别,建立三种,为名身、句身、文身,此三者通色、心、心扫数法上假立。七、于不得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为异素性。八、于因果分位差别建立者十种,即流转、定异、相应、势速、秩序、方、时、数、和合、不和合。
【不信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扫数法中的大随烦嚣心所之一。不信者谓无诚信,既无真实之信,则于一切实事实理不行招供。《成唯识论》曰:‘云何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堕依为业,谓不信者多懈怠故。’
【不害心所】不害,指不杀、伤一切生物。乃印度宗教、伦理谈德的基本思想。在唯识宗中,为心扫数法的十一善心所之一,不害以无嗔为性,于诸多情,不为恼损。《成唯识论》曰:‘云何不害,于诸多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不害是损恼多情之害的反面,无嗔是慈,予众生以乐;不害是悲,拔众生以苦。不害是于无嗔的作用上所假立者,不立别体。见《成唯识论》卷六。
【不俱毅力】唯识宗将毅力分为五俱毅力与不俱毅力两种。五俱毅力,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不俱毅力,是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毅力。亦分二种:一、五后毅力,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二、独头毅力,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参阅分释条。
【不退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七位,又作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参阅‘十住’条。
【不杀生】杀生即杀害东谈主畜等一切多情的生命。乃十恶业之一,亦为五戒之一,八戒之一, 十戒之一。依《大智度论》卷十三之说,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惜命亦为第一。断东谈主畜之生命,无论亲自下手杀,或教东谈主杀,皆属同罪。比丘杀东谈主,犯四波罗夷,自裁则结偷兰遮罪;自伤形骸,结突吉罗罪;杀害家畜,得波逸提(忏悔罪)。凡犯杀戒者,身后将堕地狱、饿鬼、家畜等三恶谈,即使生于东谈主间,亦不免多病早夭。大乘释教为幸免杀生,而遮盖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不杀生与杀生翻,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偷盗】不与而取,称为偷盗。为十恶业之一, 亦为根蒂五戒之一。不偷盗为偷盗之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动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八位。此位菩萨,无漏无差别智,任运相续,一切有相功用及诸烦嚣,不行动之。如《解深密经》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嚣所动,是故第八名不动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真智得无功用所动,俗智虽有功用而不为现行烦嚣所动,名为不动。’
【不动灭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这是色界四禅的禅定。行者修为禅定,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永离三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括三禅。出离八难——忧、苦、喜、乐、寻、伺、出、入等全息,不为一切苦乐动摇身心,以此所显真理,故云不动无为。
【不恶口】恶口为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东谈主。不恶口为恶口相背,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善】违理而毁伤现世袭未下世者,名为不善。即五逆十恶是也。是在面前毁伤自他,在异日感苦果而毁伤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面前毁伤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下世之毁伤者,故非不善。《成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
【不绮语】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的言词,为十恶业之一。而不绮语为绮语之相背,为十善业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一名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忖思语、交加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参阅‘十善业’条。
【不增不减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八地断作加行障所证,此真如断染不减,得净不增,故名不增减。若证得此真如,相土皆随所欲,安稳面前故亦名相土安稳所依真如。
【不坏回向】修唯识行,四十一阶的十回向位的第二位。此位菩萨,于三宝所,得坚固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众生,令获善利。参阅‘十回向’条。
【不变易性】指不变之性质。又为真如之异称。参阅‘真如’条。
【六七能遍计】这是十大论师护法的表面,谓第七末那识缘第八识的见分而起我执,第六毅力则对一切法境,于我、法起执。即此二识普遍计度诸法而执实有,有能遍计之义,这是前五识登科八识所莫得的。
【六十二见】此为古代印度外谈所执的六十二种装假见解。但经中稀有种异说,如《长阿含经·梵动经》,载有十类六十二见之说,而对外谈所执的诸论,大别为本劫本见、末劫末见二种。本劫本见即依以前前际而起差别见,凡有五类十八见,包括常论四种、亦常亦无常论四种、边魁伟论四种、各种论四种、无因而有论二种;末劫末见即依异日后际而起差别见,凡有五类四十四见,包括有想论十六种、无想论八种、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断灭论七种、面前泥洹论五种,统共十类六十二见。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亦举出六十二见,然称呼略异,文繁不录。
【六入支】十二因缘的第五支。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五七(五个七日,即三十五日)日内,称为‘名色’,到七七日,名‘具根位’,就是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备。《涅槃经》曰:‘入胎五七,四根未具,是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所谓四根,指纳识成胎后即称名色,名色即身、意二根,尚欠眼、耳、鼻、舌四根,自具根位到降生前,是六入支。若以现代不雅念讲明六入,六入即是内六处。东谈主之贯通与判断,有赖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以完成。是以名色与六根,必须同期和合始能完成其责任,是以六入藉名色为缘。
【六凡四圣】此即十法界。十法界分为小东谈主与圣者二类,小东谈主界指地狱、饿鬼、家畜、阿修罗、东谈主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是属于有为的果报;圣者指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称为四圣,是属无为的果报。
【六六法】即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
【六外处】处为生长之义;可长养心、心所。为心、心所之所缘虑者有六,即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称为六外处。亦称为六境。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所载。
【六句义】这是古代印度胜论派系的形而上学。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相传系古代印度胜论派系之祖优楼佉所立,到后代慧月论师,依据六句义而广开为十句义。六句义即:一、实句义,即主谛,又作所依谛。乃指诸法之实体,有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九种。二、德句义,即依谛,指实句义之属性功能。《胜论经》举出色、香、味、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嗔、勤勇等十七德;十句义论愈加剧体、液体、润、行、法、造孽、声等七种,共列举二十四德。三、业句义,即作(用)谛,指实体之领略,有取、舍、屈、伸、行等五种。四、同句义,即总相谛,又作总谛。指有性乃诸法所共有。五、异句义,即别相谛,又作别谛。指诸法有差别之性质。或称同异句义。六、和合句义,又作无结巴谛。乃谓实、德、业、同、异等五句相互摄属而不相离。这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
【六因】因是指能引生扫尾的原因。小乘释教说一切有部,以为因有六种:一、能作因,即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诸法,能成为自体的生因者,皆称为能作因。可分为有劲能作因、无力能作因二种。二、 俱有因,即同期存在的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又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合并果俱有因二种。三、同类因,同类之法一语气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四、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联者,即为相应因。五、遍行因,于同类因中作使劲遒劲的烦嚣(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故称为遍行因。六、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称为异熟因。见《俱舍论》卷六所载。
【六地断障证真】十地中现前地的菩萨,加修对等利生之行,机灵现前,即断粗相(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谈灭为净)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此真如人性无染,亦不可言后方净。参阅‘十地’条。
【六位心所】心所乃隶属于心王、与心王相应的作用。为五位百法中的心扫数法,简舒坦所。心扫数五十一种,分为遍行、别境、善、烦嚣、随烦嚣、不定等六类。一、遍行心所:指于一切心、一切性、一切时、一切地、一切知趣应俱生起之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二、别境心所,指于一切性、一切地得起,于境有起有不起之心所,即欲、胜解、念、定、慧等五种心所。三、善心所,指其性善,唯起于善心品之心所,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心所。四、烦嚣心所,指根蒂烦嚣,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心所。五、随烦嚣心所,指奴隶根蒂烦嚣而起之心所,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狼籍等二十种心所。六、不省心所,指不入于前五位之心所,即悔、眠、寻、伺等四种心所。
【六门唯识】唐代慈恩寺窥基行家,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举出六门以统摄唯识,即为:一、依所执辨唯识:如楞伽经说:由于自心执著,心似外境泄露,以彼外境非有,是故说唯心。二、依有漏明唯识:如华严经说,三界唯心,以此彰明唯识。三、依所执及随有为辨唯识:如唯识三十颂说:‘由假说我法,有各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以此彰明唯识。四、依多情辨唯识:我东谈主第八识中,摄持诸法种子,唯皆是杂染的有漏种。修唯识行,入见谈位,有漏种子以熏习力转染成净,至第八不动地,舍去藏识之名,称无垢识。故至交清净则多情清净,心杂染则多情杂染,以此辨明唯识。五、依一切法辨唯识:如解深密经说:‘识所缘、唯识所现。’诸识所缘之境,仍是第八识中种子变现,以此辨明唯识。
【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此岸之意。即为实现联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释教中菩萨欲成佛谈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丧胆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抹杀穷苦。二、持戒波罗蜜,执守戒律,并常内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寒冷。三、忍辱波罗蜜,哑忍残害,能对治嗔恚,使快慰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快慰定。六、机灵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邋遢。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机灵,即可把捏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机灵,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六界】亦称六大,为万有生成的基本元素,即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此六大各有分皆,故称为界。
【六神通】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东谈主间而开脱无碍的才气。即:一、神足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即开脱无碍,开合闲静现身的才气。二、天眼通,能见六谈众生死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各种形色,无有结巴。三、天耳通,能闻六谈众生苦乐忧喜之话语,及世间各种的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谈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谈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死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见《长阿含卷九增照旧》。
【六派形而上学】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系中,先后出现的六种形而上学派系。即:一、弥曼差派系:即对吠陀圣典中所划定的祭祀仪礼之践诺及谈理,以形而上学态度加以研究之派系。其鼻祖为耆米尼,根蒂经典则为弥曼沙经。二、吠檀多派系:于吠陀圣典中,荒谬是以奥义书为把柄,而主张‘梵我一元论’的派系。此派鼻祖为巴达罗耶那,其根蒂圣典为吠檀多经(一称梵书)。三、僧佉耶派系:又作数论派系、删阇夜派系。从纯正精神与根蒂原质二道理的关联,来说明现实世界。其鼻祖为迦毗罗,根蒂经典为《僧佉耶经》。四、瑜伽派系︰即依瑜伽修行而得到开脱的派系。鼻祖为巴丹阇梨,根蒂圣典则是《瑜伽经》。五、卫世师派系:又作胜论派系。以实体、性质、领略、普遍、特殊、内属等六项道理,来阐扬一切阵势。鼻祖为羯那陀,根蒂圣典为《胜论经》。六、尼柔派系︰又作尼夜耶派系、正理派系。其玄学之说法,与胜论派系大致相易,但荒谬青睐论理学方面的研究。其鼻祖为乔达摩,根蒂圣典则是《尼夜耶经》。
【六师外谈】为古印度佛陀住世时期,中印度一带势力较大的六种外谈。外谈亦作外教、外学,指释教除外的一切宗教,是释教称其他教派的名词。最早,这一称呼并不含有谴责的谈理。它的应承是说:‘圣洁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谈理是苦行者、正说者。释教自称内谈,经典称为内典,释教除外的经典称外典。到了后世,在这个名词上附加上了异见、邪说等谈理,就成为一个含有侮蔑谈理的贬称了。不过,这些外谈的学说,确是充满了邪说谬见。且看六师外谈的表面:一、富兰那迦叶:他是一位无谈德论者,他含糊善恶和业报,他说:‘斫伐残害,煮炙割切,恼乱众生,愁忧哽咽,杀生偷盗,淫佚妄言,踰墙劫贼,纵火废弃,非为恶也;若以利剑脔割一切万物,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为恶,亦无罪报。于恒水南岸脔割一切万物亦无有恶报,于恒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众,利东谈主等利,亦无福报。二、阿夷多翅舍钦婆罗:他是一位绝对的唯物论者,亦然含糊因果、业报轮迥论者,他不承认物资外有精神的存在。他说:受四大,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悉皆粗疏,诸根归空。东谈主若死时,床舁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为断灭法。三、婆浮陀伽旃延:他亦然唯物论者、无因论者,含糊善恶业报者。他说:一切万物,身有七分,多么为七?地、水、火、风、苦、乐、寿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毁害,如伊师迦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不舍不作,犹如乳酪。各不诤讼,若苦若乐,若善不善,投之利刀,无所伤害。缘何故?七分空中无妨碍。命亦无害,缘何故?无无益者及死者故。无作无受,无说无德,无有念者,及以教者。四、末伽梨拘舍梨:他是一位宿命论者,他以为东谈主生苦乐不由因缘,唯为天然所产生。他说:东谈主之善恶净秽,悉由命定,非由死力于懈怠而得故。世间无因果业报,非自体,非教作,非精进所致,非开脱意志,一切悉由命定。吾东谈主之行运、环境、天性可别为黑、青、红、黄、白、纯白等六,由此而受罪乐。贤愚不肖等、于历八百四十劫尽有漏业,以业尽故,众苦得尽自得开脱。这种谬论,佛陀月旦它是用东谈主发织成的衣服,夏不吸汗,冬不御寒,毫无谓处,却给社会带来迷惑与不安。这一片在其时又被称为邪命派。
以上四种外谈,全是含糊因果,含糊业报轮回者。尤其是富兰那迦叶,他不仅含糊业报因果,何况含糊善恶,破裂社会谈德顺序。奇怪的是,这种无理之见,在其时竟成为一种形而上学表面,受到许多东谈主的拥护。也许这是对其时社会阶层轨制不服,婆罗门假冒为善的一种抗议吧!在迷失、杂沓的时期,这种破裂谈德顺序的言论反易于为东谈主给与。另外两种外谈是:五、散阇耶毗罗胝子:这是一位怀疑论者,不承认贯通有普遍的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他以为:善行恶行的果报,可说是有,可说是无,又不错说是有是无,也不错说非有非无。可说是既不肯定也不含糊的诡办论者。六、尼乾陀若提子:他是耆那教的教主,他的思想与释教很接近,主张有因果业报,以修苦行动开脱要领。信徒须守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无扫数(财物)。耆那教的戒律严谨,信徒有强固的向心力,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外,与释教并存的两巨额教。迄今印度尚有百数十万耆那教信徒。
【六根】根为生长之意,如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且可繁衍枝干、花叶果实等。释教用语中的根,含有器官才气的谈理。如东谈主类之眼、耳、鼻、舌、身等。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为十二处的内六处。即眼根,为视觉器官与视觉才气。耳根,为听觉器官与视觉才气。鼻根,为感觉器官偏执才气,舌根,为味觉器官偏执才气。、身根,为触觉器官偏执才气。意根,为思想器官偏执才气。在六根若除掉意根,前五种则称五根。五根是物资性的色法,即色根。毅力则依于意根,是心法。见《俱舍论》、《成唯识论》等所载。
【六欲天】指欲界的六天。即:一、四天王天,有持国、增长、广目、多闻等四大天王偏执所部之天众。身量为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东谈主间五十岁为一日夜,寿命五百岁。二、 三十三天,又作忉利天。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身量为半俱卢舍,以东谈主间百岁为一日夜,寿命一千岁。三、夜摩天,身量为四分之三俱卢舍,以东谈主间二百岁为一日夜,寿命二千岁。四、兜率天,身量为一俱卢舍,以东谈主间四百岁为一日夜,寿命四千岁。五、化乐天,身量为朋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东谈主间八百岁为一日夜,寿命八千岁。六、他化安稳天,身量为一俱卢舍半,以东谈主间一千六百岁为一日夜,定寿一万六千岁。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称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诸天,住于三十三天上方空间,故称为空居天。见《俱舍论》卷八。
【六欲四禅】六欲,指欲界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安稳天等六天,四禅,指色界的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等四天等,合称六欲四禅。见《俱舍论》卷八。
【六无为】这是唯识宗对无为法的分类。无为法,指非无因缘造作之法,无生、住、异、灭之四相;即真理的异名。唯识宗以无为法为无体,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无为。其法性(依空无我所显真如)之六无为者,即:虚空无为,谓离烦嚣、所知诸障所泄露之真如,其无结巴恰如虚空,故称虚空无为。一、择灭无为,此系就正断障扬名。择灭,即离系之意。离一切有漏之捆绑而显真理,故称择灭无为。二、非择灭无为,真如之自性本来清净,离诸杂染,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故称非择灭无为,此乃大乘之解释。又有为法之缘缺故不生,此不生若灭,即显真理,故称非择灭无为,此亦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为大小乘共通之解释。三、不动无为,指泄露于第四静虑之无为。第四禅唯有舍受,而离苦乐二受,故称不动。于灭苦乐受处泄露沉寂之真理,故称不动无为。四、想受灭无为,乃泄露于覆没定之无为。于覆没定中,覆没六识心想及苦乐二受,故称想受灭无为。五、真如无为,无为乃真实如常而不虚妄变异者,故称真如无为。六无为中,前五者为诠法性之相的化名,后一者为诠法性之体的化名。见《成唯识论》卷二所载。
【六经十一论】唯识宗所依的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在六经中,以《解深密经》为本经;在十一论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六经是:一、《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种译本。一者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华严;二者唐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华严;三者唐般若所译的四十卷华严。其中般若所译者,仅为该经的入法界品。二、解深密经:有四种译本。一者宋求那跋陀罗译,名《相续开脱经》;二者北魏菩提流支译,名《深密开脱经》;三者陈真谛译,名《佛说解节经》;四者唐玄奘译,名《解深密经》五卷。三、《如来出现功德尊容经》:中土未译。四、《阿毗达磨经》,中土未译。五、《楞伽经》,有三种译本。一者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一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二者魏菩提流支译,十卷,名《入楞伽经》;三者唐实叉难陀译,七卷,名《大乘入楞伽经》。六、《厚严经》:中土未译。十一论是:一、《瑜伽师地论》:弥勒说,唐玄奘译,一百卷,二、《显扬圣教论》:无著造,唐玄奘译,二十卷。三、《大乘尊容经论》:弥勒说本颂,世亲造释论,唐波罗颇密多译,十三卷。四、集量论:陈那造,陈真谛译,四卷。另有唐义净译本。五、摄大乘论:无著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卷,另有无性所造之释论十卷,以上均为唐玄奘译。另有两种异译本,一为真谛所译之本论及世亲释论;一为佛陀扇多所译无著本论及世亲释论。六、《十地经论》:世亲造,北魏菩提流支译。七、《差别瑜伽论》:弥勒说,中土未译。八、《辨中边论》:弥勒说本颂,世亲造释论,唐玄奘译,三卷。另有陈真谛异译真名《中边差别论》,二卷。九、《二十唯识论》:世亲造,唐玄奘译,一卷。另有两种异译本,一为北魏菩提流支译,名《大乘楞伽唯识论》,一卷;一为陈真谛译,名《大乘唯识论》,一卷。十、《不雅所缘缘论》:陈那造,唐玄奘译,一卷。另有陈真谛异译本,名《无相思尘论》,一卷。十一、《阿毗达磨杂集论》:无著造本颂,师子觉造释论,安慧造杂论,唐玄奘译。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一所载。
【六谈四生】六谈,指地狱、饿鬼、家畜、阿修罗、东谈主、天等六种众生。又依六谈众生降生的形态,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谈四生。其中,东谈主趣与家畜趣各具胎、卵、湿、化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见《俱舍论》卷八。
【六境】指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相识的六种意境。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混浊东谈主之情识,故称六尘。此六境即:一、色境: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有显色、形色、表色三种色。二、声境:是耳根所对之境,为耳识所缘的对象。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三、香境:是鼻根所对之境,为鼻识所缘的对象。有好香、恶香、对等香。四、味境:是舌根所对之境,为舌识所缘的对象。有苦、酸、辛、甘、碱、淡六种。五、触境:触境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软、滑、涩、冷、渴、饱、饥等多种。六、法境:五根五境之外,还有‘无表色’,此又名法尘,这不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五识所取的意境,而是意根所对,为毅力所缘的对象,及自识所变,有可缘义之色。此又名刑场所摄色,此是假境,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如显色等;二者不可见有对,如眼根等,三者不可见无对,约指意业而言。见《俱舍论》卷二所载。
【六尘】是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事实上即是六境。参阅六境条。
【六转依】转依,即转舍间劣之所依,而证奏效净之所依。唯识宗依所得位之别,将转依分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即资粮、加行二位的转依。此二位修习胜解而有愧疚心,故减损本识中染种子之力而增益净种子之势力,虽未断灭烦嚣障与所知障的种子,未证转依,然以渐伏现行,故亦称为转。二、邃晓转,即邃晓位的转依。以见谈无差别智断差别起二障之艰巨,证得一分真实之转依。三、修习转,即修谈位的转依。由数度修习十地之无差别智,渐断俱生起二障艰巨,秩序证得真实之转依。四、果圆满转,略称圆满转,乃究竟位的转依。成就三大阿僧祇劫之难行,金刚喻定现前时,于不时谈断一切艰巨,永除惑障,于开脱谈证得菩提、涅槃,为成就佛果圆满之转依。五、下劣转,即二乘位的转依。二乘以自私之念厌苦欣寂,唯能邃晓生空真如,已断烦嚣障之种子而未断所知障种子,仅得生空之缄默。六、远大转,乃大乘位之转依。为利他之故,趣大菩提,不厌欣死活涅槃,邃晓二空真如之理,断除一切二障之种子,顿证大菩提、大涅槃。见《成唯识论》卷十。
【六识】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相识了别的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为所缘,而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毅力。见《成唯识论》卷五所载。
【六识十名】第六毅力,有十种称呼。即:第六识、毅力、攀登识、巡旧识、波浪识、差别事识、东谈主我识、四住识、烦嚣障识、分段死活识。见《宗镜录》卷五十。
【六识扬名】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相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所缘,生起见、闻、觉、知等了别作用。这六识得名的由来,有随根得名和随境得名两种。一、随根扬名:随所依之根,而立六识之命。即依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立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名。二、随境扬名:即是随其所缘之境,而立六识之名。前六识所缘之境,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以其了别的尘境,而立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之名。唯随根扬名通于安稳位,(八地以上菩萨,不错五根互用),随境扬名欠亨于安稳位,故论典中多从随根扬名。
【六识行相】行相,指心、及心所所具有的相识作用,心、心是以各自身性能,游履于境相之上,以游履于所对境之相状,故称为行相。《唯识三十颂》称前六识为‘了境为性相’。颂文中‘了境为’三字应重读,即了境为性,了境为相。性者体性,指识体的自体分;相者行相,即是见分的作用。本来了别外境仅仅前六识的行相,但以其体性轻飘难知,故以用显体,双云了境为相,了境为性。
【六识取境四因】前六识又称了别境识,前六识取境,受四种力量的驱使,即欲力、念力、意境力、数习力。《瑜伽师地论》曰:‘六识取境,由四因故,能令作意,警醒趣境。’此四因即:一、欲力:欲是但愿,如果心于彼境,生起爱著,则于彼处生起作意力。二、念力:念是回来,如果心于彼境,生起回来,则于彼处生起作意力。三、意境力:谓识所缘意境,或极可意,或极特殊,则心于彼境,生起作意力。四、数习力:数习力就是民俗力,如果识于某种意境,已极谙悉,则于彼处生起作意力。如穿越马路,听到汽车声,天然升迁警醒。
【六知趣应心所】第六识是我东谈主的心理综合中心,它所缘的是法境,通于以前、异日、面前,也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及现量、比量、非量三量;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由于它的作用荒谬强,是以六位五十一个心所,全部与之相应,如《八识轨则颂》所称:‘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的精神作用;即为根、境、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心所。故六触即为由六根、六境、六识和合产生;于小东谈主位,则生爱染,称为‘六触生爱’。六触即:一、眼触生爱,谓眼能触对一切世间扫数青黄赤白、方圆长短等各种颜料、形相而贪爱不舍。二、耳触生爱,谓耳能触对一切世间扫数丝竹传颂等各种之声,而贪爱不舍。三、鼻触生爱,谓鼻能触对一切世间扫数栴檀千里木等各种之香,而贪爱不舍。四、舌触生爱,谓舌能触对一切世间扫数珍馐好意思馔等各种之味,而贪爱不舍。五、身触生爱,谓身能触对男女身分柔嫩细滑及世间扫数各种上妙衣服等,而贪爱不舍。六、意触生爱,谓意能触对一切世间扫数色声香味触等各种之法,而贪爱不舍。见《俱舍论》卷十。
【心】此指执取具有忖思(缘虑)作用之法,此有不同的界说。一、为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法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四蕴。二、指心王,属五位之一,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指统一心之主体八识而言。三、对于心、意、识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张,三者同体而异名。但在大乘唯识宗,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的根蒂体,故亦称为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
【心心数】此为心王心所的合称,心数即是心所的旧译。《维摩诘经》五曰:‘遍知众生心、心数法’。
【心不相应行法】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又作心、色不相应行。指不属于色、心二法,与心不相应的有为法的汇注,计有二十四种,为得、命根、众同分、异素性、无想定、覆没定、无想天、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秩序、时、方、数、和合、不和合等。此二十四法,缘何名不相应行?蓝本‘相应’者,契合之义,如函盖之投合;亦有谐和折服,相互呼应而不相违之义。此二十四法,以下述三义,标明其不相应:一者,此二十四法,无缘虑作用,故不与心、心所相应。二者,此二十四法,无质碍作用,故不与色法相应。三者,此二十四法,是生灭变异之法,也不与无为法相应。再者,此二十四法,不似色、心、心所实有体相——种子所生的实法,而是依心王、心所、色法三法分位假立之法。《成唯识论》曰:‘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其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
【心王】唯识宗所立五位法中的第一位法,又舒坦王法,相对于心扫数法而言。此为心的主要作用,是精神作用的主体。心王总了别所对之境,而心所则对之生起贪、嗔、痴、慢之情。小乘说一切有部,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识体为一,故列心王为一;唯识宗于六识外立末那、阿赖耶识,共为八识,且各有识体,故列心王为八。
【心扫数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法,又作心数。它与心王相应俱起,故又名心相应行。它隶属于心王,依心王而起,其与心王间的关联,具以下三义:一、恒依心起:心王生起时,心所同期俱起,心王若无时,心所亦不生,它是依于心王势力方得生起。二、与心相应:心所依心王生起,复与心王协合如一,名为相应。相应复有五义,(参阅五义对等)条。三、系属于心:以心王为主,心所系属之,心王有安稳力,为心所之所依。成唯识论曰:‘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心法】天地间一切法,基本上可分为色法、心法二大类。有缘虑作用者为心法,无缘虑作用而有质碍作用者为色法。此场所称的心法,是五位百法中第一位法的‘心法’,心法有八,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故又名‘心王法’,或‘八识心王’。
【心法六义】唐代慈恩寺窥基行家,在《百法明门论解》中,解释此含摄八识的心法曰:‘心法者,总有六义。’六义为:一、集起名心:谓此心网罗、收藏诸法种子,并于因缘具足时生起现行。集起之心,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而言。二、积集名心:积集之心,指前七识,它能熏习积集的诸法种子;又有一说,集起之心是前七转识现行,共集熏起种子;而积集之心是第八阿赖耶识,以其能积集诸法种子故。三、缘虑名心:缘虑之心指第六毅力,指此心有攀登、思虑一切外境的功能,这是第六识独头毅力的功能。四、或名为识:此心或名为识,识者了别义,了解差别其缘虑的外境,此约指前五识与五俱毅力的功能。五、或名为意,意者等不时故,指心识想相续,等无远离,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若通俗的说,八识皆可名心,亦可名意,或名为识;但若自八识的功能殊胜来说,则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此三者,全是心识功能的一部分。
【心相应行】心扫数法的异名,心扫数法五十一种,分为六位,它与心王相应俱起,隶属于心,故曰心相应行。称为行者,以其是有为法,变动不居,故曰行。
【心毅力】指心、意、识三种称呼。小乘俱舍宗,以心、意、识三者为六识的异名,其体实为合并。即心(心王)能集起各式精神作用,故称为心;心能思想权衡,故称为意;心能了常识别,故称为识。大乘则以心、意、识三者互异。唯识宗主张,以第八阿赖耶识能积集诸法种子,故称为心;第七末那识能恒审忖思生起我执,故称为意;前六识能了别外境,故称为识。见《解深密经》卷二、《俱舍论》卷四。
【心数】即心所异名,为心所的旧译。以此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
【差别】推量思想之意,又译作思想、计度。即是心及心所对境生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想权衡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差别:一、自性差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笔直相识对境之直观作用。二、计度差别,与毅力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差别,与毅力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以前事之追念、回来作用。六识之中,毅力具足上述之三差别,前五识仅有自性差别,而无其他二差别。《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以为三差别乃是毅力的作用,故谓自性差别属于面前,随念差别属于以前,计度差别则共通于以前与异日者。
【分又名数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阿毗达磨杂集论》,这是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诀要,集《阿毗达磨经》扫数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差别我执】我执又作主谈主执、生执,即执著实我之意,是俱生我执的对称。即后天所起的我执,乃由面前外缘之力,非与身俱,须待邪教及邪差别然后方起,故谓差别我执。差别起的我执,能生‘发业’之用;俱生起之我执,能起‘润生’之用,皆能扰恼众生之身心,而令其轮复活死。
【差别依缘】生识九缘之一。差别即第六识,此识能差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第六识而始有差别。是知五根境之好恶,由差别而生;第七识之染净,由差别而知;第八识之相分,由差别而显,故差别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
【差别起】即一切烦嚣中,由邪教、邪师、邪思想等所引起的,称差别起。是为俱生起的对称。在十根蒂烦嚣中,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四者均属之。差别起易断,故于见谈中,证得生、法二空之真如时,得顿断之。见《成唯识论》卷一。
【差别智】即差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小东谈主为虚妄的计度差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
【差别瑜伽论】为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 弥勒菩萨说,中十未译。参阅‘六经十一论’ 条。
【差别变】谓由心、心所的作意差别力所产生之对境。这是‘因缘变’的对称。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毅力等所缘之境,都是由因缘任运而生,皆有实用,故称因缘变。相对于此,第七识登科六独头毅力所缘之境,由差别作意力而生,非由实种子所生,如镜中之火,无有实用,仅为影像辛劳,故称差别变。又与第八知趣应的触等心所之境,虽任运而起,但系假种所生,无有胜力,故亦摄于差别变。《成唯识论掌核心要》卷上载,三类境中,独影境与带质境的一分,为差别变;性境由因缘而生,具有实用,故为因缘变。见《成唯识论》卷二,参阅‘因缘变’条。
【分位假立】分指时刻;位指标的。谓于事物或生变化的时刻与标的。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饱读励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中的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称为分位假立之法。故假立之法为无别体性之法。
【分段死活】二种死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死活。为‘变易死活’的对称。依唯识家说,分段死活是以有漏善恶业为亲因,以烦嚣障为助缘所感三界的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皆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死活。见《成唯识论》卷八。
【内因外缘】凡能笔直产生扫尾的内在原因,称为内因;能迤逦生长扫尾形成的外皮原因,称为外缘。故内因外缘又称作亲因疏缘。如欲受身时,以我方的业识为内因,而以父母之精血为外缘。又于净土门,相对以佛之本愿为外缘,而以定散之行或真实之信为往生之内因。参阅‘因缘’条。
【内种】为‘外种’的对称。唯识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有漏无漏一切种子为内种。此种子能生现行,即色心万象本源的真种子。参阅‘外种’条。
【内尘】指毅力所缘的法尘,为‘外尘’的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毅力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
【内缘】此与‘外缘’相对称。毅力于心内差别诸法事象,称为内缘;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相识事象,称为外缘。
【内缘由】参阅‘内缘由与外缘由’条。
【内缘由与外缘由】缘由,是佛陀以多情死活流转的立步地证悟的真理,《杂阿含二九八经》称:‘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由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缘由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为缘无名行,乃至纯大苦聚。……’这种多情死活流转的缘由,具足的说,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其后,由多情死活流转的缘由,扩及于万法生灭变异的缘由,而把前者称‘内缘由’;后者称为‘外缘由’。如其后的大乘经典《入楞伽经》称︰‘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缘生有二种,谓内及外。外者谓以泥团、水、杖、轮、绳、东谈主工等缘合成瓶,如泥钵,缕垒、草席、种芽、酪苏、悉亦如是,各外缘前后转生;内者谓无明、爱、业等生蕴、界、处法,是谓内缘由,此但愚夫之所差别。’经文中的内缘由,是指生命流转的缘由;外缘由,是指物资变化的缘由。
【内证】又作自内证。即我方内心所体悟证得的真理。据《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以内证为基础而线路于外的行动,称为外用。内证系我方所独自证得者,故又称己证。由此独自证得之见解所开示之法,即称为己证诀要。见《俱舍论》卷六。
【引因】引因是‘生因’的对称。生因为近果与正果之因;引远果与残果之因的,称为引因。就内种而言,以面前种子生面前之身,称为生因;引其他枯丧骸骨等,称为引因。就外种而言,生芽、茎等为生因,引枯死之草木等为引因。此骸骨及枯草等之位皆无表里之种,或生于他界,或种既久而灭。然由生因之作使劲故,犹能引彼,即依其义,说彼生因之种,称为引因,二因并无别体。又,十二有支中,能生支称为生因,能引支及所引支皆为引因。即爱、取、有三支距生、老死之果近,能生近果,故称生因;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七支离生、老死之果犹远,引远果,故称引因。见《成唯识论》卷二。
【引自果】种子六义的第一义。种子不是一因生众果,而是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种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种子仍生心法之果,此一法例不行杂沓。这是简别于外谈的一因可生众果,及小乘有部主张色心互为因果。
【引果】是‘满果’的对称。众生的果报有总报别报之分,果报之主要部分称为引果;果报的局部部分称为满果。举例第八识为引果,五根、五境的好丑好意思恶为满果。第八识为总报之果体,于现于东谈主界五根、五境等之总体上,更就其总体而成好意思恶、荆棘、贫富等各种差别,乃是第八识中具有满业种子之故。由此可知合并东谈主间,果报之是以有荆棘各种差别者,乃为满果所致。见《成唯识论》卷二。
【激勉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善、染、无记种子激勉同类现行,现行激勉种子,种子激勉种子,乃至于激勉无漏,都属于激勉因。参阅‘十因’条。
【引业】牵引五趣四生等果之业。又称牵引业、总报业。为‘满业’的对称。《成唯识敷陈记》卷二中,总报业感总报之果,同期扶其余劣弱之业,使其亦能感别报,称为引业;第六识的别报业圆满尊容第八总报之果体,称为满业。此即业业相对。又总报之果起时,其果能为增上缘,引生其余别报之果,称为引业;此别报之果能使总报之果圆满,则称满业。此即果果相对。此外,引业唯限于一业或通于多业,引一生或通于多生,大小乘之说亦有不同。小乘主张引业唯限于一业,唯引一生,大乘则主张一多互为不定。见《成唯识论》卷二。
【引满二业】引生差别果报的业有二种,称为引业满业。引业又称总报业,满业又称别报业。多情的身、语、意三业,能迷惑满二种业果,牵引八识受死活轮回之苦。引业、可说是肇端的业,就是指挥牵引。与第六知趣应的思心所、造作的强有劲的善恶业,熏习所成的业种子,含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到了业力老成时,能牵引第八识在五趣(或六谈)中,感受一期相续不息苦乐总报体——即是在某一谈中的一期生命体。满业、可说是业的究竟,这是枯竭推理作用、又不行发润的前五知趣应的思心所所造的善恶业,此业亦是由第六识所引起,但不如引业之思强而有劲,故其形成的业力非常薄弱,此种薄弱业力熏成的业种子,含藏在阿赖耶识中,到了业力老成时,能招感五趣总报的别报。
总报,是众生生命体之报,如生于东谈主趣,则相互之东谈主类,受合并东谈主界之果报,名为总报;如同为东谈主趣,六根有好丑,寿命有长短,各种差别,名为别报。
【方】为五位百法中的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方是空间分位,如东南西北,前后傍边等。《百法直解》曰:‘方者,依于形质前后傍边假立,故有东西南朔四维荆棘差别。’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方者,谓色之分皆,在东方则曰东方之色等,故曰色之分皆。如四方宇宙,十方荆棘之类。’粗拙的说,方就是物资存在的空间及标的。
【方所】标的与场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步地。《俱舍论》卷八载:‘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以前、异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断然故。’
【浅显具足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五位,又作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私利他,浅显具足,姿色完好。参阅‘十住’条。
【浅显善巧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谈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七即是浅显善巧波罗蜜多。此有二种:一、回向浅显善巧,就是菩萨行六度时,将所集的善根功德,回向于一切多情,共求无上正等菩提,是为大智。二、拔济浅显善巧,就是菩萨于死活海中拔济多情,使之出离。是为大悲。参阅‘十波罗蜜多’条。
【浅显智】又云权智,对实智之称,达于浅显法之智也。又行浅显之智也。《大乘义章》卷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浅显智。’
【方伦】现代释教居士,《唯识三颂讲话》等书的作家。方伦字心五,福建省林森县东谈主,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生。民国元年入福州舟师学校,毕业后在战舰上服务,巡弋长江,如是十余年,升至少校。二十六年抗战初始,曾转战长江下流,后调舟师部任中校科长。三十八年随军来台湾,侨寓左营,不多届龄退休。心五于舟师服务时,以读谛闲《圆觉经课本》而起信,此后在舰上读了巨额佛经。三十八年来台湾后,与蔡念生等为菩提树月刊的基本作家。四十七年树刊开办梵学函授部,聘心五任教务主任,心五为编写初、中、高等梵学教本三册,在其时颇为风行。五十四年星云法师创办寿山梵学院,聘心五到院任教。七十七年(一九八八)病逝。留传著述有《唯识三颂讲话》、《大乘起信论讲记》、《初、中、高等佛
学教本》、《今愿窒文存》等多种。
【中有】为多情转生四有之一,指死有与生有中间所受之身。此又作中阴身,据《俱舍论》卷九载,其体由极轻飘的物资组成,体态与其所趣本有之体式相似,欲界中有的形量,如五、六岁赤子,然诸根明利;色界中有的形量,则圆满如本有。且欲界中有以香为食,故又称乾闼婆(香阴)。参阅‘四有’条。
【中劫】为古印度计时的单元。谓东谈主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合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参阅‘大劫’条。
【中谈】即离开二边的极点、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谈,或不雅点、要领。释迦牟尼世尊住世时期,当先说的中谈,指的是远离苦行与欲乐两种极点的修行的要领。《以前面前因果经》谓:‘尔时世尊,语憍陈如言,……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者乐者,情则乐著,是以苦乐,两非谈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钻机灵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行灭于死活黑障。今者若能断念苦乐,行于中谈,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谈,离于柴米油盐之患。……’以上是当先中谈的含义。其后的大乘释教,各宗派莫不青睐中谈,如空宗以八不为中谈,有宗以唯识为中谈。在中国,天台宗以佛性为中谈,华严宗以法界为中谈。但各宗派的中谈,其谈理并不相易。唯识宗的中谈,立有、空、中等三时教之教判,如《解深密经》等所说,远离有、空二边,而完全彰显非有非空的中谈真理之教,称为中谈了义教;偏于有、空之教,称为不了义教。其所谓中谈即唯识中谈,即:一、小东谈主是以视多情实体生命之我与组成万有要素之法为实在,皆因迷情之妄执所致,故是‘情有理无’,为‘非有’。二、万有为因缘之假和合,系由阿赖耶识所变现,即识是‘理多情无’,为‘非无。三、万有无固定之自性,是为空,故能安稳变现,即空是‘真空妙有’,为‘非无’。依此,天地的真相即以‘非有非无’(非有非空)的中谈把捏之,作此主张者称为中谈了义教。据三性之说,此所谓之我与法即为遍计所执性,识为依他起性,空为圆成实性之义。
【中随烦嚣】又称中随惑。指无惭、无愧二种随烦嚣心所。唯识家所立二十种随烦嚣中,无惭、无愧二者,乃遍一切不善心而俱起,其行相之宽狭在大随与小随之间,故称为中随烦嚣。此二者,惭是无耻辱之心,‘轻拒贤善’;愧是无廉耻之心,‘崇重暴恶’。见《成唯识论》卷六。
【水大】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以流湿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水界?谓流湿性。’水大是基本的能造色之一。
【水月】水中之月,以譬诸法之无实体。为大乘十喻之一。《大智度论》卷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中像,如化。’
【水波】波之湿性,谓之水。水之波动谓之波。此二者,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以譬物之不一相似。
【水界】四大中水大的又名。水大以湿润为性,通一切物资湿润部分,故称水界。具能摄引物资之用。
【火大】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一,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元素之一,以温燥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火界?谓温燥性。’火大为基本的能造色之一。
【火界】四大中火大的又名,火大以温燥为性,通一切物温燥部分,故称火界。火持其自性,其性为暖,能老成物。
【火辨】梵名 Citrabhana。 音译作质呾罗婆拏。印度东谈主。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成唯识敷陈记》卷一称他;‘亦世亲同期也,尤善文辞,深闲注述,形虽隐俗而谈高真侣。’又称他︰‘凡百年中天亲生也,同期唯有亲胜、火辨二大论师造此颂释,千一百年后,余八论师方造斯释。’他是一位‘心削发而身未削发’的在家居士,继亲胜之后为三十颂作疑望的东谈主,尔后始过剩八论师造释论。参阅‘十大论师’条。
【比量】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的三量之一.比量是由推理、延长而获知的常识。如看到辽远有烟,则知其下必有火;墙外有角,则知有牛走过。雨后春笋,见生则知有死,见成则知有坏,这是深一层的推理作用。比量又分为自比量与他以量,自比量,是论者为自已得回正确的相识、用不雅念而推理,此推理作用示意于心中;他比量是使他东谈主得回正确的相识而推理,示意于话语。
【比量相违】以不正确的不雅念,延长出矛盾的扫尾。如说东谈主是长生不死,物是常住不坏等,称为比量相违。
【王肯堂】明代金坛(江苏丹阳)东谈主。字宇泰。官至福建参政。好念书,精于医谈,为时东谈主所钦崇。并博通教乘,尤善唯识。初参高原昱公,昱公为之讲说唯识论,肯堂笔受,成《唯识俗诠》一书。又著《唯识证义》十卷、《因明入正表面集解》一卷等。
【王恩洋】欧阳竟无行家的入室弟子,近代知名唯识学家。恩洋字化中,四川省南充县东谈主,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生。南充中学毕业,民国八年到北京,在北大形而上学系旁听,得梁漱溟鉴赏,先容入形而上学系料理印度形而上学典籍室,在梁的指导下,巨额阅读了法相唯识的典籍。
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在南京成立支那内学院,恩洋以黄树因的先容,南下依竟无研究梵学,深入经藏,尤于唯识学辛苦特勤。其时内学院与武昌梵学院有所谓‘唯识论争’,恩洋是笔战中主将之一。十四年内学院成立法相大学特科,恩洋任主任兼教授。十六年内学院以战事停课,恩洋返四川,于南充设龟山书斋,授徒自给,并反覆圈读《瑜伽师地论》。十九年后,应请在成都梵学社讲唯识。此后讲学与著述并重,十余年间,写出了巨额的梵学著述。一九四九年后,他被聘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及文史馆员。五七年受聘为北京中国梵学院教授,一九六四年病逝,享年六十八岁。留传著述数十种,主要者为《摄大乘论疏》、《唯识论疏》、《阿毗达磨杂集论疏》、《唯识通论》、《八识轨则颂释》、及《梵学通论》等。
【文身】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文者翰墨,身是聚义,一字为文,二字为文身,三字以上为多文身。《百法直解》曰:‘文身者,文即是字,为名句之所依,此三皆依色、声、法尘分位假立,若话语中扫数名句及字,即依声立,若书籍中扫数名句及字,即依色立,若心想中扫数名句翰墨,即照章立。此方眼、耳、意三种根识独利。’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文身者,文即是字,能为名句二所依故。若不带诠只名字,如字母及等韵之类,但只训字,不行诠理。若带前名文,如经籍字,能诠之文带所诠之义理故。’其实这就是组成名身、句身等的话语翰墨。
【太虚】近代释教首长,释教思想家。俗家姓吕,名淦森,浙江崇德东谈主,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生,十六岁于苏州小九华寺削发,同庚于宁波天童寺依寄禅和尚受具戒。二十一岁曾就读于杨仁山创办的祇洹精舍。宣统三年,任广州白云山双溪寺方丈,因与更动党东谈主走动遮盖于清廷,离粤返沪。民国初年在普陀山闭关三年。民国七年与章太炎、陈元白在上海组织觉社,出书‘觉社丛刊’(后更名波涛音,刊行迄今。)十一年在武昌创办‘武昌梵学院’,与欧阳竟无在南京创办的‘支那内学院’,为其时的两大梵学中心,以后数年间,两学院间以对唯识学所见不同,屡有法义之诤。如两院间对于《因明作法》之诤,《起信论》真伪之诤,《唯识抉择谈》与《佛法总抉择谈》之诤等,太虚行家与欧阳竟无都是笔战中的主角,法海波涛,至为壮阔。
太虚行家于唯识学有深入的研究,他在武昌梵学院、闽南梵学院、及多处演讲场合,都讲过唯识,民二十一年,行家著《法相唯识学概论》,王恩洋、唐大圆、张化声、梅光羲、黄忏华等多东谈主为之序,可见行家对此书的青睐。行家尝判大乘释教为三宗,他于《论大乘三宗》一文中称;‘往者尝据大乘空与非空不空,合说大乘为一切法空宗,唯识圆觉宗之二宗。然以唯识与圆觉犹可分也。究竟显了,乃分为三宗;一、法性空慧宗,……以无漏般若主。法相唯识宗,……以有为唯识主。法界圆觉宗:无为真如主。’行家于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在上海死亡,享年五十九岁。遗著辑为《太虚行家全集》,全文七百万言。
【支那内学院】我国近代研究唯识学的知名学府,为宜黄行家欧阳渐所创立。欧阳行家于民国七岁首始筹备,古代印度称中国为支那,释教自称为内学,故有此名。到民国十年,得社会闻东谈主熊希龄、蔡元培、梁启超、叶恭绰,以及唐继尧、蒯若木等之资助,学院乃于十一年景立。学院由竟无自任院长,下设学务、事务、编校领略三处。首届学生十余东谈主,其中有韩孟钓、刘定权、谢质城、蒙达尔、曹天任、黄金文、刘仲远、邱仲、李艺、黄通、陈经,及削发缁众释存厚、释蕙庭、释碧纯等。教授除竟无本东谈主外,有吕秋逸(澄)、邱晞明、聂绢耕、王恩洋等。时汤用渱彤在东南大学任教,也到内学院讲课。民国十四年又增设法相大学特科,由王恩洋担任主任兼教授。民国十六年广州国民更动军北伐,北洋军守南京,内学院为北洋军占用,一度被动停课。二十六年中日干戈爆发,南京失陷,内院迁至四川江津,成立蜀院。三十二年欧阳竟无病逝,校董会方案由吕澄接任院长,一九五一年校董会方案自行停办。
【化生】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关联词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东谈主是也。《俱舍论》卷八曰:‘多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完好,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卷八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五划
【四十一位】大乘菩萨修行,一般遴荐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大智度论》把十信摄入十住位的初发心住,成为四十二位,慈恩窥基行家、把等觉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这么就成为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菩萨。
【四大】即地、水、火、风,这可称之为四种元素——即组成一切物资的元素。此又名四大种,见四大种条。
【四大种】指组成色法(物资)的四种要素,即地大种、水大种、火大种、风大种。古代印度的形而上学家,以为这是组成一切物资的原素,故称为种。其实、这是依据日常实践训诫而得的。亦有如中国古东谈主,将物资阵势归纳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性之中。《大乘五蕴论》曰:‘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强劲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动性。’以上四者,地大之性坚实,水大之性流湿,火大之性炎暑,风大之性轻动。故四大所指的并非地、水、火、风四种什物,而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称其为‘大’者,有下列四义:一、为所依故:四大种为一切所造色之所依处,故称为大。二、体宽广故:四大种遍及一切所造色,其体宽广,故称为大。三、形相大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者,其相远大,故称为大。四、 起大用故:四大种对世界成、住、坏空的作用最大,故称为大。
四大种的‘种’字,是‘因’的谈理,这是一切色法的能造之因,故称为‘能造四大’。能造四大有生、依、立、持、养五种脾气,由此五种脾气而生起各式色法,是以是色法之因。此五种脾气,又称为‘五因’:一、生因:生因又名缘由,谓四大种,能带诸色同期生起,若离大种,色不得起。二、依因:依因又称转因,《瑜伽师地论》曰:‘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谓若舍开大种,诸所造色,无有转于别处之功能。三、立因:此又称随转因,大种若有变异,造色亦随之变异。《唯识了义灯》曰:‘安立因者,谓此造色与大种同劝慰,大种坏时,造色亦坏。’四、持因:持因又称住因,谓由诸大种所造色,相似相续而生,由大种持令陆续故。五、养因:养因亦称长因,谓由大种养其所造之色,令之增长。
行动能造的四大种,具备以上五种脾气,故有‘因’义,而四大种所造色则无此脾气。四大种能造一切色法,然于不同色法中,其中某一大种增长而为其相。其他三大种虽泄露,但仍隐匿其中,待缘而现。如山石坚性的地大增长,而仍具有水、火、风三大之性;河溪湿性的水大增长,地、火、风三大虽未泄露,也仍潜在于其中,待缘而现。
【四大种所造色】指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所形成的各种物资,此有内、外之分,内四大指我东谈主的色身,即生感性的身段;外四大指器世间,即物资世界。四大种能造一切色法,然于不同色法中,其中某一大种较为增长。如山石坚性者地大增长,河溪湿性者水大增长,而其他三大,虽未泄露,但仍潜在于其中,待缘而泄露。
【四大种与极微】四大种之说,并不是释教所创立的表面,印度古代形而上学家,以地、水、火、风为天地的质地因。六派形而上学之一的胜论派,其表面有谓:‘其地、水、火、风,是极微性,若劫坏时此等永恒,散在各处,体无生灭,说为常住。’上文中说的地、水、火、风,并不是指地、水、火、风四种物,事实上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
极微旧译邻虚尘,新译极微。就是把物资分析到极微小,小到不可再分的单元,就称为极微(参阅极微条)。印度古代六派形而上学之一的胜论派,以为极微实有,长久永恒,世界坏时,极微漫步虚空中,行动建立新世界的质地。胜论师又主张,极微的聚会体称为‘有分色’,有分色就是五识可缘的各式物资。说一切有部是多元的实在论者,以为极微实有,主张‘法体恒有,三世实有。’稠密极微聚会成为‘聚色’。聚色是就是五识可缘的物资。经量部学者也承认极微为实有,稠密极微和合成为‘粗色’,粗色就是五识可缘的物资。到大乘释教瑜伽行派系兴起,以无著、世亲为中心的一片的学者,以‘万法唯识、识外无境’的态度,破斥极微非实,不行成立。如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二十论》,陈那菩萨所造的《不雅所缘缘论》,都是针对小乘外谈——如胜论派、小乘说一切有部、经量部、顺正理师等的谬论而加以破斥的。
印度古代的这种极微学说,后世学者譬喻为原子表面。原子,英文 Atom ,其当先的应承是‘不可分割者’。以前科学家以原子为最终的质点,这和小乘外谈认极微为实有的表面相似。但是由于科学的卓越,发现原子不是最终质点,原子是由带有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原子核,及围绕原子核飞旋的电子所组成的。原子核的半径为原子的十万分之一,而质量却占原子的百分之九十九。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所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其质量与质子相配;而电子带负电,其质量唯独质子的一八三六分之一,以光速环绕原子核旋转。每一原子的质子和电子数量相易,以保管均衡。这么,就说明原子不错分析,不是最终质点。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突飞猛晋,发现物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轻子、光子、夸克( Quark)。原子以下的次原子层,根蒂不是物资,仅仅‘能’。
在爱因斯坦以前,科学家说世界上的一切,不错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资,一是能。物资之间不错相互变换,譬如水不错变冰,冰也可变水;能之间也不错相互变化,如电不错变光、变热,光、热也不错变成电。然而物资和能是两种基本元素,则不行相互变换。一直到爱因斯坦用数学打算,发现物资和能也不错相互变换,这就是知名的E=MC2方程式。当先很少有东谈主信托这个说法,直到原枪弹(物资)爆炸后,变成巨额的热和光,再也莫得东谈主怀疑物资和能互变的表面了。如斯一来,天地间的一切,都是‘能’,在各式不同条目下变现出来的阵势。
那么,这种‘能’存在于那儿呢?佛经上说即存在于虚空之中。小乘、外谈以极微为实有,为色法的基本质地;大乘唯识宗亟力破遣极微,以极微为假法,根蒂不行成立。如果极微不是色法的基本质地,色法的基本质地究竟是什么呢?此在《楞严经》卷三中,佛陀对阿难说:‘汝不雅地性,粗为地面,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角落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降生色相。……’在这一段经文中,佛陀告诉咱们,把物资分析成极微,再分下去就成为‘邻虚尘’——相近虚空的微尘。邻虚尘若再分析,‘即实空性’——就成为虚空。终末告诉咱们说:‘当知虚空降生色相’。虚空可生出色相,当知此虚空不是一无扫数的‘顽空’,而是简略生起妙有的‘真空’——即所谓‘非有之有,称为妙有;非空之空,称为真空。’
大乘释教空、有二宗,都不承认极微有其实体。空宗以‘缘由性空’立论,法性不生永恒、不常不息,皆属空性,何来实体?有宗以‘万法唯识、识外无境’立论,一切阵势都是阿赖耶识种子变现,因缘假合,极微根蒂不行成立。故《成唯识论》卷二曰:‘……为执粗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彼除析;非谓诸色,实有极微。诸瑜伽师以遐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说极微。虽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现,不解为色,故说极微为色角落。’
《般若心经》云:‘不雅安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继而又谓:‘色相似空,空相似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正以说明,物资阵势和虚空(正确应称为‘空性’),虚空和物资阵势,是‘不一相似’,阵势是万法之相,虚空是万法之性。四大、极微全是假法,莫得实体可得,全是能量的转念。
【四土】又称四种佛土、四种净土、四种国土。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为:一、法性土,又称自性身照章性土。法性土,即理土;自性身,即法身,以真如自性为身。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二、自受用土,又称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即实报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尽异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开阔,众宝尊容,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三、他受用土,又称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实报土,佛以大悯恤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四、变化土,又称变化身依变化土。佛以大悯恤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见《成唯识论》卷十。此外,天台宗智顗所立的四种佛土,为:一、凡圣同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指东谈主、天两谈之小东谈主,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其中,又可分二种:一者凡居,其内亦有恶众生所居之‘四恶趣’与善众生所居之‘东谈主天趣’之别。二者圣居,亦有实圣与权圣之差别。实圣即声闻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别教之十住等东谈主所居之处。权圣则有浅显过剩土中之三乘东谈主、实报无结巴土及常寂光土之法身菩萨、妙觉如来等,应有缘众生之须而权化生于此土。此外,此凡圣同居土又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西方极乐则是同居之净土。二、浅显过剩土,又称浅显土、过剩土。指阿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之土。此等之东谈主,系修浅显谈,断除见、思惑者,故称浅显;但尚余障覆中谈实相之无明根蒂惑,故称过剩。三、实报无结巴土,又称实报土、果报土。为断除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系酬报真实之谈的无碍安稳土,故称实报无结巴土;老成菩萨之居,无有小东谈主二乘,乃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所居之果报土。四、常寂光土,又称感性土。为全然断除根蒂无明之佛之依处,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法身)、寂灭(开脱)、光明(般若)之佛土。
【四分三量】量是相识作用,量果是相识作用的扫尾。识体四分,亦有量证的作用。举例以尺量布为喻。以尺量布,尺是能量,布是所量,量后所知的尺寸,就是量果。以斗量米,斗是能量,米是所量,量出的斗数是量果。而四分之间,亦有相互量证的作用。四分的量证有下列四种情形:一、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二、见分为所量,自定证分为能量,证自证分为量果。三、自证分为所量,证自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四、证自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证自证分为量果。由上四种情形,可得如下论断:一、相分只能作念‘所量’,不行作念‘能量’及量果’。二、见分可作念‘能量’,不行作念‘量果’。且其能量有时缺陷,成为‘非量’。三、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可作念‘能量’及‘量果’,因其都是内心的‘现量’。四、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不错互为‘能量’,亦不错互为量果。
【四分三境】具足称‘四分三类境’,四分,即识体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前者是就主不雅的识的一方面,而说它的体用;尔后者是就客不雅之境的一方面、来区别它的性质。因为在‘识变’时,因能变,是由种子生现行(变现出八识识体)的变;果能变,是八识识体(含各各相应的心所)变现出相、见二分的变。有了相分、见分,则识体自身即成为自证分,而其另一种再度证知的功能就成证自证分,这即所谓识体四分。另一方面,所谓一切外境,其实就是是八识所变的相分,这相分分为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名之为三类境。
【四分家】识体四分之说为被视为唯识正义。此外尚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十大论师的安慧仅立自证分,称为一分家;难陀立见、相二分,称为二分家;陈那立见、相、自证三分,称为三分家;护法立见、相、自证、证自证四分,称为四分家。另就四分熏习种子而论,七转识于熏习第八识的种子时,见分熏能缘种子,称为见分熏;相分熏所缘种子,称为相分熏,二者总称为能熏。自体分熏其种子,称为自体熏、体能熏;证自证分则窝囊熏之势用。见《成唯识论》卷二。
【四生】指三界六谈多情降生的四种方式。《俱舍论》卷八载,四生为:一、胎生,从母胎而降生者,称为胎生。如东谈主、象、牛、马,猪、羊、狗、猫等。二、卵生,由卵壳降生者,称为卵生。如鸡、鸭、孔雀、蛇、鱼、蚁等。三、湿生,又作因缘生、寒热和合生。即由粪聚、注谈、秽厕、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潮湿所产生者,称为湿生,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等。四、化生,无所托而忽有,称为化生。如诸天、地狱、中有之多情,皆由其以前之业力而化生。
【四加行位】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的筹商行。《成唯识论》卷九载,接近见谈的四善根位,特称加行。四善根位,是唯识宗修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加行的阶位。此四加行,暖是低品的寻思不雅,顶是上品的寻思不雅,忍是低品真实乎智不雅,顶是上品真实乎智不雅。这四种不雅,是由明得、明增、印顺、不时等四种定而发出的。即:一、暖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不雅无所取,立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不雅名、义、自性、差别四法,都是多情心识所变,化名施设,非有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二、顶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不雅无所取,立为顶位。’明增,是机灵增长,增长后进一步不雅察所取境空,修寻思不雅至此达于绝顶,故称顶位。三、忍位:《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确乎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窝囊取,亦顺乐忍。’印顺定的印,是印可决定。印顺,是印前顺后,就是印持前边四种寻思智不雅,不雅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种所取之境,皆空无自体,即能取之心识亦不可得,‘所取既无,能取亦空。’印前所取无,印后能取无,称印顺定。四、世第一位:《成唯识论》曰:‘依不时定,发上品确乎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边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曰世第一法。’
【四确乎智】为‘四寻思不雅’的对称。指唯识宗于其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别等四寻思不雅所激勉的四种正智。即是于加行位中,继四寻思不雅后的不雅行。即以前之四寻思所推求的假有实无为因,再加以印可决定的不雅法。由此可知,‘所取’的名、义、自性、差别等,天然是离识非有,即是‘能取’之识亦然了不可得,如斯空掉能取所取,成为印可位,即名四确乎智不雅。此四不雅是:一、名寻思不雅所引生真实乎智。二、义寻思不雅所引生真实乎智。三、自性寻思不雅所引生真实乎智。四、差别寻思不雅所引生真实乎智。修四寻思不雅和四确乎智不雅,要历经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前二位修四寻思不雅,不雅所取空;后二位修四确乎智不雅,不雅能取、所取俱空。
【四有】多情的轮反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即:一、死有,多情依于前世所造的惑业之力,招感现世果之际,他于前世临终之逐个瞬,称为死有。二、中有,指死有与生有中间所受之身,又作中阴身,据《俱舍论》卷九载,其体由极轻飘的物资组成,体态与其所趣本有之体式相似,欲界中有之形量,如五、六岁赤子,然诸根明利;色界中有之形量,则圆满如本有。且欲界中有以香为食,故又称乾闼婆(香阴)。三、生有,系生缘老成,脱离中有而托生于母胎之初一瞬。四、本有,系生有以后徐徐长大,由出离母胎而婴孩、孺子、少年、丁壮、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之全部生命历程。多情自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转本有;本有期间又有胎内与胎外之别,在胎外时,若又起惑造业,复从本有经死有、中有、生有而返回至本有,如斯秩序展转死活,轮回无穷。
【四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具修三十七品谈法,发起慧焰,即断轻飘烦嚣现行(无明轻飘之惑现起)障,证无摄受真如,证此真如,则无所系属。参阅‘十地’条。
【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的四种证果。此四果递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参阅‘四向四果’条。
【四取】取者执取之意。狭义而言,系指执著之烦嚣;广义而言,为烦嚣之异名。行将三界中之百八烦嚣,分为四种类别。烦嚣能炽燃多情之业火,且其行相猛利,如毒刺能伤法身慧命,故称取。《俱舍论》卷二十载,烦嚣能取诸有之果,故称为取。四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参阅分释条。
【四相】指骄矜诸法生灭变迁的生、住、异、灭等四相,此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成唯识论》卷二等纪录,唯识宗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一瞬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示意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面前;灭为‘无’,则属以前。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念,称为异。又非论一瞬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面前,灭相为以前。
【四食】食为长养多情趣命之物,《成唯识论》卷四纪录,食有四种:一、段食,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故称段食。二、触食,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三、思食,又作意念食。于第六毅力思所欲之境,生但愿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大乘义章》卷八曰:‘以前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息,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万物扫数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面前思想而生计者,说为思食。’四、识食,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救助多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四苦】一生苦,果报始起为生,生时有苦,故名生苦。二老苦,身段衰变为老,老时有苦,故名老苦。三病苦,四大增损为病,病时有苦,故名病苦。四死苦,五蕴坏离为死,死时有苦,故名死苦。见《大乘义章》三。
【四真实】真实,乃表里如一而了无虚妄的谈理。《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列举四种真实,即:一、世间真实,又作世间极成真实、世间所成真实。即一般世间所共同认定者,如自古以来见火则称火,而不言水,此乃由名言决定而自他共同认定之真实。二、道理真实,又作道理极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即世间一切智者,以现量、比量、圣教量等随宜浅显造书论议,而建立之证成道理。三、烦嚣障净智所行真实,即一切声闻、缘觉以无漏之浅显智、正智、后得世间智所行之意境,能肃清烦嚣障,得智清净,及证得无碍智。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即开脱所知障而显发中谈之理,此为真实智所行之意境。
另据《成唯识敷陈记》卷九本之解释,世间真实即指世间共许之事,道理真实即指现、比、圣教之三量与不雅待、作用、证成、法尔之四道理,烦嚣障净智所行真实即指四圣谛之理,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即指真如。
筹商四真实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相摄,依《成唯识论》卷八所说,世间、道理真实,摄于相、名、差别之三事;烦嚣障净智所行、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摄于正智、真如二事,故前二真实摄于依他起性,后二真实摄于圆成实性。
【四智心品】即是佛果四智,谓修唯行,至佛果转舍有漏识蕴所依而得的四种无漏智。《成唯识论》卷十载,唯识宗立大菩提之智品为四种无漏智相应心品,即: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乃转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智。此智离诸差别,所缘行相轻飘难知,不妄不愚一切镜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遍映万象事理,纤绝不遗。二、对等性智相应心品,系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此智不雅一切法,自他多情,悉皆对等,与大悯恤等恒共相应,对等普度一切万物。三、妙不雅察智相应心品,系转第六毅力所得之智。此智善不雅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依多情众生不同根机,安稳说法,教养众生。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系转瞬、耳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多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成本愿力所应工作。具此四智即可达于佛果。
【四寻思不雅】此是唯识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不雅法。四寻思不雅,是名、义、自性、差别四种。名是能诠的名言,义是所诠的义理,自性是名和义的体性,差别是体性上种类的差别。此四不雅是一、名寻思不雅:名者一切事物的称呼,在事物称呼上去推求不雅察,则知所谓名者不过是化名施设,即‘谓于相上有所增语’,然名者实之宾,僧肇法师曰:‘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我东谈主执名务实,徒生各种烦嚣。由此推求名是假立,虚妄不实,此谓名寻思不雅。二、义寻思不雅:义者,依名而诠诸法之体相,如江平地面,东谈主牛马羊,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色心诸法,皆是因缘和合、一时假有,亦即是唯识所变,空虚不实,由此推求寻思,谓之义寻思不雅。三、自性寻思不雅:自性者,诸法各自之体性。有为色心诸法,皆是仗因托缘,唯识所现,离识非有。由是寻思,悟知诸法形式,自性皆空,谓自性寻思不雅。四、差别寻思不雅:差别者,名与义上的差别相。名之差别,如一言多言;相之差别,如长短方圆,善恶好意思丑,逐个法上各有差别,而此差别,皆假有实无。由此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云者,仅仅假有实空,曰差别寻思不雅。
【四无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指超离色法捆绑的四种意境。即由思想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色定,乃对治色法之捆绑,灭除一切对外境之感受与思想的修行,及藉此修行所达到的清净无染、虚空静寂的精神意境。此四无色定各有两类情形,即:一、生于四无色界的‘生无色’,于此之时,省心现前,故得定之名。二、非由生得,而系修证所得;盖假令其身虽犹在欲界等下地,然若因修证而现起无色界之省心,则亦得无色之果,称为‘定无色’。此四无色定即:空魁伟处定、识魁伟处定、无扫数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参阅分释条。
【四无色界】为脱离色法捆绑的四种意境。又称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无色界称呼配于四无色定,递次称为空魁伟处天、识魁伟处天、无扫数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为有顶天。此四无色天,悉以无色为其脾气,既无天然国土与居处宫室,亦无色碍肉身,仅以众同分、命根等假和合为体。此外,将三界分为九地时,四无色界则称空魁伟处地、识魁伟处地、无扫数处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当于九地中的后四地。
【四丧胆】又名四无所畏,丧胆是教养他东谈主的心莫得怯生生。有佛四丧胆与菩萨四丧胆二种。参阅‘佛四丧胆’条。
【四无记】无记,为善性、恶性、无记性等三性之一,此又称善、不善、非善非不善就是无记。唯识宗对色、心等五位法中之无记分为四种,如《成唯识论》卷三所载,一、能变无记,指无记之心、心所法。二、所变无记,又作所缘无记。指无记之色法及种子。三、分位无记,指名、句、文等无记性之不相应法。四、胜义无记,指虚空及非择灭,即拣别真如、择灭等之含摄胜义善。
【四无量心】这是四种远大的利他心愿,即是慈、悲、喜、舍:一、慈心无量,慈者爱念,即能予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万物,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名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悲名愍伤,即能拔苦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万物受各种苦,常怀悲心,转圜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菩萨于所缘众生无爱憎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对等利益众生,名舍无量心。
【四善根位】唯识宗将实践修行的阶位分为五位,其第二位为加行位,即四善根位;亦即是于资粮位之后,入十回向至满位,为住于真唯识性而修之位。于此位,对名、义、自性、差别等四者,修四寻思不雅与四确乎智不雅。即是,于暖位昌明得定,寻求思察相识之对象,即名、义、自性、差别等四种为空无,故称暖位之行者为明得萨埵。于顶位昌明增定,又以更进一层之不雅智同样作不雅,以上即为寻思不雅。其次,于忍位修印顺定,于世第一法位修不时定,说明决定所相识之对象及能不雅之识皆为空无,即为确乎智不雅。以上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种善根,以能生见谈无漏之善,而成为其根蒂,故称善根;系以修慧为体,以四静虑及未至、中间之六地为所依。参阅‘四善位’别释。
【四义对等】指心王与心所相应关联,有四种对等之义。此为唯识宗的主张。即一、时对等,谓心王心所同逐个瞬生起作用。二、所依对等,谓心王心所二者之所依相配。三、所缘对等,谓心王心所所缘之相分非合并,但却相似。四、事对等,谓心王心所之自体分非合并而却雷同。《成唯识论》卷三称︰‘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四业】此指依受报时期,偏执业之定与不定而分的:一、顺现法受业,又作顺现业,乃现生造业,现世受果报。二、顺次生受业,又作顺生业,即此生造业,于异日之次生受果报。三、顺后次受业,又作顺后业,此生功课,延长至第三生以后受报。四、顺不定受业,现生造业,然受报之时期不定者。前三业统称决定业或定受业,第四业则称不定业或不定受业。见《俱舍论卷》十五。参阅‘诟谇四业’。
【四爱生】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卷二十二。
【四谈】指断除烦嚣、证得真理的四种历程,依此可证得涅槃之果,为一切释教修习要领之详尽。此四谈为:一、加行谈,又称浅显谈。即于不时谈之前,为求断除烦嚣,而行准备之修行。二、不时谈,又称无碍谈。即笔直断除烦嚣之修行,由此可不时隔地干预开脱谈。三、开脱谈,即已自烦嚣中开脱,证得真理,得回开脱之修行。四、胜进谈,又称胜谈、三余谈。即于开脱谈之后,更进一走路其余之殊胜行,而全然完成开脱;或餍足断惑,而作不雅察之修行。见《俱舍论》卷二十五。
【四烦嚣】又作四惑、四根蒂烦嚣。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在唯识宗的表面上,此为与第七末那知趣应而起的四种根蒂烦嚣。我痴,即无明,谓愚于我之相而迷于无我之理。我见,即我执,谓对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我慢,即傲慢,谓恃所执之我,令心高举。我爱,即我贪,谓对于所执之我深生耽著。见《成唯识论》卷四。
【四种不善】诸法之善与不善,可由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因素以决定。其中之四种不善,即:一、胜义不善,谓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则知一切之有漏死活法,总为不善。盖此中虽有善、有不善,但皆以苦为自性,犹如痼疾,极不沉稳。二、自性不善,指无惭、无愧,及贪、嗔、痴三不善根。盖有漏法中,此五法之自体不善,犹如毒药。三、相应不善,指与无惭、无愧、贪嗔痴相应,而同期俱生之一切心、心所。盖由相应方成不善之性,若不应,则否则,犹如掺杂毒药之水。四、等起不善,为自性不善与相应不善所引起之身、语二业与不相应行法。盖依善起善,依恶起恶,能起与所起同等,故称等起不善,如饮毒药汁而生之乳。见《俱舍论》卷十三。参阅‘四种善’条。
【四种广泛谛】唯识宗把胜义、广泛二谛各分为四种。于胜义谛,即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奏效义、胜义胜义四种;于广泛谛,即世间广泛、道理广泛、证得广泛、胜义广泛。此即所谓四重二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载广泛四谛:一、世间广泛谛:又名过甚其词谛,如瓶、钵、军、林之化名,是隐覆真理的广泛之法,故名世间;又为小东谈主认之为实有,故曰广泛。二、道理广泛谛:又名随事差别谛,是指蕴、处、界等各种诀要,逐个诀要,各顺于道理,故曰道理;事出入别易见,故曰广泛。三、证得广泛谛;又名浅显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浅显,安立知断证修的四谛诀要,这是修行者的证悟之法,故曰证得;而因之相状分明可知,故曰广泛。四、胜义广泛谛:又名化名非安立谛,这是二空真如:空我而得之我空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这是离诸相(非安立)而为圣者所觉,故曰胜义;唯尚以假相安立,体非离言(未离化名),故名广泛。
【四种涅槃】指唯识宗所立的四种涅槃。《成唯识论》卷十载: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指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法虽为客尘烦嚣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机要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多情皆对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相似,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差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二、过剩依涅槃,指断尽烦嚣障所泄露之真如之理。烦嚣障虽灭,然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过剩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指出离死活苦所泄露之真理。即烦嚣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天然归于覆没,众苦永寂。四、无住处涅槃,谓断所知障所泄露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死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死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异日际,利乐多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以上四种涅槃,其真如理体虽然有别,但其实在所显得者,则为后三种涅槃,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性本寂,不由实相真如所显,尔后三种涅槃则为覆没烦嚣、依身、所知障后,方显得者。
【四种胜义谛】唯识宗把胜义、广泛二谛各分为四种。于胜义谛,即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奏效义、胜义胜义四种;于广泛谛,即世间广泛、道理广泛、证得广泛、胜义广泛。此即所谓四重二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载胜义四谛:一、世间胜义谛:又名体用显见谛,此即是广泛四谛中的第二谛、道理广泛谛的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裂,故曰世间,而为圣者所知,异于世间广泛谛,故古迹义。二、道理胜义谛:又名自果差别谛,此即是广泛四谛中的第三谛、证得广泛谛的四谛诀要。这知证断修因果的之差别,谓之道理;这是无漏智的意境,异于前第三俗,故古迹义。三、证奏效义谛:又名依门显实谛,此即是广泛四谛中的第四谛二空真如,此依圣智诠佛门不雅而显理,故曰证得;而凡愚意外,胜于前第三俗,故古迹义。四、胜义胜义谛:又名废诠归旨谛,此即是一真法界,妙体离言,超绝法相,故胜义。此为圣者之内智,胜于前第四俗,故曰胜义。
【四种无明】唯识宗立四种无明。即:一、随眠无明,谓无明烦嚣永劫随逐多情,而眠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二、缠无明,谓无明缠缚多情心肠,而使其不行出离死活界。三、相应无明,谓相应于根蒂烦嚣贪、嗔、痴等而俱起之无明。因与不共无明相对,又称共无明。四、不共无明,又作独头无明。此种无明乃独行而起,不同于识与境相应而起之相应无明。见《成唯识论卷五》。
【四种善】诸法之善与不善,可由胜义、 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因素决定。四种善,即:一、胜义善,又作真实善。谓真开脱,即涅槃。涅槃为最极沉稳,众苦永灭。二、自性善,谓不藉余缘,其体性自善;指惭、愧,与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此五法不待相应及等起而自私善。三、相应善,又作相杂善。指其他信、勤等善法,因其须与上述五法相应始为善,故称相应善。四、等起善,又作发起善。谓身、语二业,因其由前述之自性善与相应善等起而为善,故称等起善。见《俱舍论》卷十三。
【四种毅力】唯识宗将多情的心识分为八种,复将其中的第六‘毅力’分为四种。即:一、明了毅力,此识与眼等前五识同期俱起,缘虑差别而取境,故此识为前五识的差别依。二、定中毅力,此识与一切省心相应,独缘定境,而不与眼、耳等五识同缘,故无一切尘境作对境。三、独散毅力,为不与五识俱起的狼籍毅力,即不缘五尘之境,狼籍纷杂而遍计诸法,或缘以前、面前、异日一切诸法,然其情状,既非处禅定之中,亦非属梦幻。四、梦中毅力,为分歧诸尘而于梦中见各种意境的毅力,此系由心王性境变现而产生诸相的精神作用。四种毅力中,第一的明了毅力与五识俱起,故又称五俱毅力,后三识则不与五识俱起,故皆称为独头毅力。
【四种资粮】资粮,为趋向菩提之本钱,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修唯识行,有四种善根功德以为资助。《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举出修行之四种资粮,即:一、 福德资粮:前世布施积集功德,现世则玉帛丰盛,修得善法。二、机灵资粮:前世修得机灵,现世资性明敏,善解法义。三、先世资粮:前世积集善根,现世根身完全,财产丰裕。四、现法资粮:现世修习善法,善根老成,护持戒律。
【四谛义理】苦、集、灭、谈四圣谛,即是因果道理。此因果有染净二门,苦、集是杂染因果,灭、谈是清净因果。苦、集是有漏法,灭、谈是无漏法。所谓苦,即三界六谈有漏果报的三苦八苦;所谓集,就是感此苦报的原因,就是因诸烦嚣所造的善恶之业。集是感此苦报的原因,就是召集诸烦嚣诸有漏的善恶之业。所谓灭,即是择灭无为,由机灵简择之力灭诸杂染烦嚣之法究竟证会,以为果也。所谓谈,就是能证此灭果之因。换一方式来说,分段果报名为苦谛,烦嚣妄业名为集谛,苦、集所灭名为灭谛,生空智品名为谈谛,此为二乘所不雅所谓安立四圣谛。
【四种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例,大略别之,可分为不雅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经》卷五,载此四种道理为:一、不雅待道理,又称相待道理。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二、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诸境为眼识等之所缘而有作用。三、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谓由现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四、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指无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本来即存在于法界的自尔道理。譬如火之能烧、水之能润。
【四种缘由】华严宗判释释尊一代教法,立‘五教十宗’。所谓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其中除大乘顿教外,差别各说一缘由,即于小乘教说业感缘由,于大乘始教说赖耶缘由,于大乘终教说如来藏缘由,于大乘圆教说法界缘由。而唯以顿教是无相离言之宗,不波及教相之教,而不立缘由。此四种缘由为:一、业感缘由:众生之有死活转回,由惑、业、苦而起。以惑、业、苦三者展转因果相续,而有众生的死活轮回。此三者之中,以烦嚣 (惑) 为缘,而造作身、语、意三方面恶业。以此恶业为因,召感异日死活的果报。这三者互为因果,展转轮回,即组成业感缘由。这是依十二缘生不雅而建立的。二、赖耶缘由:这是唯识宗所说的缘由。本宗以阿赖耶识为一切多情之根蒂所依,一切天壤悬隔的阵势,皆由此识所摄持的种子所生起,此即‘种子起现行’,于此生起现行的同期,现行法具有遒劲的势用,俄顷那熏习此起现行的种子,成为新种子,这就是‘现行熏种子’。被熏的新种子仍收藏于阿赖耶识中,遇缘再起现行。种子起现行时,种子是因,现行是果;现行熏种时,现行是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果。这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期。’这种展转生起万法的作用,就是赖耶缘由。三、如来藏缘由:此又称真如缘由,这是真常唯心系所说的缘由,此说以‘真如之体’为因,以‘因缘之用’为缘,而现生灭之相,生起万法。本来真如为一味对等、不生永恒之实体,但以‘不生永恒与生灭和合,为染净之缘所驱而生起万法。这在前者称真如门,后者称生灭门。由如来藏之净缘而出四圣,由如来藏之染缘而现六谈。而此生灭之果,即是阿赖耶识。四、法界缘由:这是华严宗所说的缘由,又称法界无穷缘由。此说是以阵势界的一切法,都属法界,法界之一切事法,非论有为无为,色心依正,以前异日等,尽为一大缘由,而无任何单独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成一法。就诸法之势力而言,具有一多相入之义;就诸法之体性而言,具有一多相即之义。华严宗以此相入相即之义,阐释法界万有相融无碍之至理。
【四禅】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蒂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为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即由沉寂,善能审虑,而确乎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脾气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不雅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行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不雅(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四禅的差别,乃由所摄静虑的不同而分为四种。《俱舍论》卷二十八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所谓三类,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则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对治支者,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之心理行动或情状;利益支者,则为干预相应意境之主不雅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差别之心理行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教唆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上述一切之行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的禅定情状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
【四禅天】又称四静虑天、四静虑处。指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的色界天,或指居于此界的众生。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载:一、初禅天,此处已不吃烟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和寻伺思想才气。二、第二禅天,更无眼、耳、身三识,亦无寻、伺思想,唯有毅力及喜受、舍受(非苦非乐之感受)相应。三、第三禅天,唯有毅力行动,与乐受、舍受相应。四、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毅力行动。
【四禅八定】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的四禅。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称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因为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的四禅定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的禅定,则色界之禅定为‘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轻飘而‘定多慧少’。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四缘】此为小乘释教阿毗昙师的因缘论。即一切有为法生起所凭借的四种缘。四缘常与‘六因’同期敷陈,‘四缘’系从‘果’的产生而磨真金不怕火各式‘因’的发源,‘六因’则侧重说明业报得以产生的条目。阿毗昙师以为:一、因缘,即产生自果的笔直内在原因,举例由种子而生芽,种子即是芽之因缘。二、等不时缘,又称秩序缘,即心、心所之相续中,由前逐个瞬闪开而开引后逐个瞬生起的原因。亦即心、心所于‘以前’之前逐个瞬灭谢,复赐与‘面前’的后逐个瞬生起之力用。三、所缘缘,略称缘缘,指心、心所所攀登外境,一切外皮事物对内心所产生之迤逦、笔直之缘。举例眼识必以一切色为所缘缘,耳识必以一切声为所缘缘,乃至毅力必以过、现、未等一切法为所缘缘。四、增上缘,指上述三缘除外一切有助于或无碍于阵势发生之原因条目。
大乘之说,则以一、因缘,指一切有为法中能亲生自果者,如麦种生麦,稻种生稻。此因缘之体性有二:一为种子,指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善、染、无记等一切法;此种子于异时能引生自类之种子(称为种生种),于同期能生起自类之现行(称为种生现)。二为现行,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转识之现行能熏成本识(即第八识)中之自类种子(称为现熏种)。二、等不时缘,谓心、心所之生起系由前念引生后念,想相续,无有间隔,此说与小乘大致相易,惟唯识宗主张八识之体各自有别,故各自产生前后不时之相续关联;小乘则以为异识之间亦可相互形成等同不时之相续关联。三、所缘缘,凡心、心所之对象成为原因,而令心、心所产生扫尾之时,心、心所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此又有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之分。如《成唯识论》卷七所说:‘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须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须知彼是疏所缘缘。’此乃小乘未谈及之深义。四、增上缘,亦如小乘所说,指上记三缘除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条目。惟此缘范围甚为宽广,如小乘所说之六因,悉得摄入此中。
【四断】断为断舍之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四断为:一、自性断,谓断除根蒂烦嚣与随烦嚣及诸不善业等,其性染污而应断者。二、相应断,指断除与诸烦嚣俱起的有漏八识等。有漏八识及五遍行心所等,其性虽非染污,然由与惑俱起之故,而有染污之性。故断其相应之惑时,心等亦得开脱而离染污之捆绑,故称为相应断。三、缘缚断,即断除一切有漏善、无覆无记之法,及与烦嚣间杂而成有漏性者。四、不生断,即断除生于三恶趣、无想天等之因。以上四断之中,自性断、相应断通于见谈位与修谈位,缘缚断仅为修谈位所断;不生断仅为见谈位所断。
【四双八辈】即声闻乘的四向四果。声闻依其修行之深浅,而分四阶之果位偏执向谈。即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等四对八种。向与果合则为四双,分则为八辈。见《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四摄】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谈,以至开悟之四种要领。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四事,四摄即一、布施摄,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浅显,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救济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谈。二、爱语摄,又作能摄浅显爱语摄事、爱语摄浅显,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谈。三、利行摄,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浅显,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谈。四、共事摄,又作共事摄事、共事随顺浅显,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高目击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谈。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等。
【四变句】唯识宗以为,世间一切法,皆由阿赖耶识之所变现,可概分为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四种,称为四变。成唯识论卷二载,阿赖耶识以自种子为因缘,变现根、尘、器世间等相,依共业、不共业之所感,可大别为共相、不共相二种。共相,谓由多东谈主共业所感,如江平地面等,虽是东谈主东谈主所变不一,然同在一处而不相结巴;如稠密之灯明,共在一室而不相结巴,逐个互异而场所无异。不共相,谓由我方所变现而仅为一己所用者,如吾东谈主眼、耳、鼻、舌等五根。共与不共二相又可各分为二:一、共中共,如江山、地面等,一切多情皆可共同受用。二、共中不共,如我方之田宅、器物等,不与东谈主共用者;又若非合并趣之多情,则受用亦不同,如同样之水,东谈主义是水,而饿鬼见之则为烈火、脓血等物。三、不共中不共,如五根之胜义根(神经,如眼光经),仅由自识变现而自身受用,不与他东谈主共用;又于诸根诸识之间不相搀杂,如眼识仅依眼根,乃至身识仅依身根,绝难一见分明,绝不混同,故为不共。四、不共中共,如五根之扶尘根(器官,如眼球),我方扶尘根能见之境,他东谈主亦得缘他根而见之,以受用相易而称为共。
【生】生有多种解释,略举三举例下:一、为十二缘由的第十一支,又称生支。二、为生、住、异、灭四相之一,即生相。三、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指色心诸法,本无今有’曰生,也就是事物的生起与形成。《百法直解》曰:‘生者,依于色心仗缘泄露假立。’而《百法纂释》中谓:‘言生者,先无今有。’也就是事物的产生、出现。
【生支】十二因缘的第十一支。以现世的业力,报尽命终之后,复引轮回主体、即业识的受生。若以现代不雅念讲明生支,生是东谈主生的初始,但缘何会有生呢? 诚如经上所说:‘非无缘生,从因缘生’。生的因缘虽然不一,但主要的条目是‘有’。此场所说的有,是含有宗教观念的特定含义,即所谓业——前生思想行动的总额,即所谓‘业有’。因此,有(业)为生之缘。于此可知,有了业因,势必受果,此果即是业识受生。
【死活】谓依业因而于天、东谈主、阿修罗、饿鬼、家畜、地狱等六谈迷界中死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又死活无穷,以海为喻,故称为死活海。死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死活愁城;渡越死活愁城,而到达涅槃之此岸,此事极为贫瘠,故又称难渡海。《成唯识论》卷八,举出二种死活:一、分段死活,以有漏的善恶业为因、烦嚣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体魄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死活。二、变易死活,又称不思议变易死活。阿罗汉、辟支佛、淘气菩萨等虽不受分段死活的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差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三界除外受殊胜机要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体魄皆可开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死活。此外,《显识论》有四种死活之说,《摩诃止不雅》有七种死活之说,此处从略。
【死活永夜】谓众生千里溺于死活之苦,如长暗之夜。死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空虚;众生轮回于死活亦如梦幻一般,故以永夜譬喻之。《成唯识论》卷七:‘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死活永夜。’。
【生有】《俱舍论》卷九曰:‘二者、生有。谓于诸趣结生一瞬。’《发智论》卷十九云:‘云何生有?答:生疏诸蕴。’
【生因】五因之一,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的原因。参阅‘五因’条。
【生我见相应位】这是末那识缘阿赖见分,所生起的我执位。此位有我执,一切小东谈主、二乘有学、七地以前菩萨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摄。
【生命】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续期间,有体温(暖)与毅力(及潜在的阿赖耶识)同期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续。此在释教中,寿、暖、与识三者同期存在,相互救助,称为命根。换言之,暖与识保管一期寿命,二者之间有相互依存。报尽命终时,第八阿赖耶识离开身段,体温即不存在;反之,体温消失(如大出血致腹黑罢手,或因病使腹黑罢手),寿与识亦不存在。多情寿命的长短,由于三界六谈的差别,其量有所戒指,此即称为寿量。所谓命根,即亲生第八心王的名言种子,由先世业种所引之持身差别功能,今色、心等面前住时决定,依此住识的功能,称为命根。第八识自种有两种作用,一为生识之用,一为住识之用,此场所取的是住识作用。如果命根中识种无此功能,五根身将烂坏。或有问曰:由于有现行识任持根身,故身不烂坏。是以持身功能在现行识。为何不以现行识为命根,而以种子为命根呢?因为现行本识,是由种子之力方能生起。由种子力故缘三种境、任持根身,是以现行不行叫作念命根,以其非根蒂也。
【生空无漏种子】参阅‘无漏种子’条。
【生法二空】指生空、法空二种空,又作我法二空、东谈主法二空。以身为五蕴和合,实无常一主管之我体,称为东谈主空,不雅此真理,则称东谈主空不雅。无我法之执,以色等诸法亦归于空而无实性,称为法空。
【生苦】为八苦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载,谓生苦有五种相,即:一、为众苦所随,谓生于那落迦(地狱)及饿鬼谈中,或于胎生、卵生之生时,为各种忧苦所随逐,故为苦。二、为艰巨所随,谓为烦嚣所随逐,性不调柔而不得安稳,故为苦。三、为众苦所依,谓为朽迈等众苦之所依,故为苦。四、为烦嚣所依,谓受生之后,乃为贪、嗔、痴等烦嚣之所依,身心不行安住,故为苦。五、为不随所欲离别法,谓有生必有死,不行如己意,故为苦。参阅‘八苦’条。
【生缘由】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又作生因。指依现世善、恶之业而起异日的苦、乐果报。亦即表里种子至老成位,能在面前的自果。亦即此与‘牵引因’皆指种子能生自果的作用而言。参阅‘十因’条。
【生无性】唯识宗所立三无性之一。又作生无自性性,生为缘生之义。即一切诸法,由于仗因托缘而生起,谓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之法既由因缘和合而有,则‘缘由性空’,其无实性可知,天然也莫得实体,故名曰生无性。‘解深密经’曰:‘云何诸法生无自性,谓诸法依他起相,缘何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天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成唯识论》卷九载:‘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天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参阅‘三无性’条。
【生贵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四位,谓由先前的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参阅‘十住’条。
【生杂染】三杂染之一,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嚣及业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爱离别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参阅‘三杂染’条。
【生变】变为转念之义。生变即是因能变,为‘因缘变’的对称。变又作转,唯识家就诸识变现诸法,差别为‘因能变’与‘果能变’二种。因能变之‘变’,系谓由第八识中的种子转念而产生诸法;故知‘生变’之‘生’字,实即为‘变’之意,重叠二字,称为生变。见《成唯识论》卷一、卷二。
【世事乖宗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二难。外东谈主问曰:如果唯有内识,无心外之境,缘何现见世间,有芸芸众生和冷凌弃的东西呢?何况有一定的场所、时间,大众同见,还特意境作用,决定转起?论主答曰:好像梦幻一样,梦幻中也有定处、定时、作用,好像饿鬼一样,因为共报的多身饿鬼,还有别业妄见,他们虽在合并处、时,有的见是脓河,有的见是粪便,总不得食。用不定转,也好像梦幻一样。因为梦中有时也有男女失精的作用,有时莫得。这如梦等的解释,你应该莫得疑忌了吧?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
【广泛】即世间通俗之义,与‘胜义’相对。为施设安立虚妄假有之法。又‘世’有隐覆真理、可毁坏之义;‘俗’有泄露流世、泄露顺于情面之义。世事,即俗法;举凡三界之事法,皆具此二义。‘成唯识论’卷一:‘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广泛有。’此言我法等非真实有,唯随世情而假定其名,故称广泛。
【广泛谛】谛是真实不虚的谈理。广泛谛,是世间一般所见的真理、道理,为真俗二谛之一,亦然‘胜义谛’(真谛)的对称。略称世谛、俗谛。由于全都最高真理之第一义谛,不易为一般东谈主所劝诱,故先为说广泛之道理与事实,再秩序导向最高境地。如指月之指、渡此岸之船,皆为到达真实第一义谛的必要本事。《成唯识论》卷一载︰‘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广泛有。’参阅‘二谛’条。
【世间】世间即世界,间为间隔之义,与界义同。《形式集》卷三曰:‘间之与界,名异义同,间是间别间差,界是界畔分皆。’世间指被烦嚣缠缚的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的一切阵势。包含多情世间与器世间。此外,《佛性论》卷二,列举出世的三义,即:一、对治,以可覆没故。二、不静住,以想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对于世间之分类,有二种、三种之别。《俱舍论》卷八举出二种,即:一、多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多情界。指一切多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多情居住之江平地面、国土等。
【世间广泛谛】四种广泛谛之一,又名过甚其词谛,如瓶、钵、军、林之化名,是隐覆真理的广泛之法,故名世间;又为小东谈主认之为实有,故曰广泛。参阅‘四种广泛谛’。
【世间因果】四圣谛可为二种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以灭谛为果,谈谛为因。参阅‘二种因果’条。
【世间胜义谛】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体用显见谛,此即是广泛四谛中的第二谛、道理广泛谛的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裂,故曰世间,而为圣者所知,异于世间广泛谛,故古迹义。参阅‘四种胜义谛’。
【世第一法】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不时定,发上品确乎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边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曰世第一法。参阅‘四加行位’条。
【世亲】世亲又名天亲,梵名Vasabandhu,音译婆薮槃豆,是无著的异母弟,生卒年代约在公元三八Ο至四八Ο年间。陈代真谛译婆薮槃豆法师传,称他:‘于萨婆多部削发,博学多闻,遍通坟典,师才俊朗,无可为俦,戒行骄矜,难以相匹。’ 据说世亲为了遴选阿毗达摩一系表面,他曾匿名化装,到有部的学术中心迦湿弥罗城,学习有部教理四年,其后回到富娄沙富城,用经量部教义,批判有部,集众宣说。且随讲随写,著为《阿毗达磨俱舍论》。此论一出,颇有争论,而窝囊破之者,时东谈主称此论为理智论。世亲在北印度宣扬小乘,避讳大乘,其兄无著悯之,托以疾病,诱其来见,命弟子于邻室宣读《华严经·十地品》,世亲闻之,方知其兄苦心。他深悔以往阐扬小乘诽谤大乘的装假,要割舌以谢过。无著对他说:‘你先前既用舌头诽谤大乘,面前何不消舌头来赞好意思大乘呢?’这么世亲乃舍小入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而大成了唯识宗。世亲约于八十岁的时候,在阿瑜遮那国死亡,时其兄无著死亡已二十余年。他留传的著述好多,与唯识学筹商的,计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辨中边论释》一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唯识三十论颂》一卷,《大乘五蕴论》一卷,《百法明门论》一卷等。
【本有】为多情转生的四有之一,生有为降生以后徐徐长大,历经婴孩、孺子、少年、丁壮、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的全部生命历程。多情众生自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转本有;本有期间又有胎内与胎外之别,在胎外时,若又起惑造业,复从本有经死有、中有、生有而返回至本有,如斯秩序展转死活,轮回无穷。参阅‘四有’条。
【土产货分十七地】这是《瑜伽师地论》全书五分中的第一分,‘土产货分’。土产货分是《瑜伽师地论》前五十卷的内容,此分广说瑜伽禅不雅意境十七地之义,以境、行、果三相摄十七地,这十七地是:一、五识身相应地:此地依前五识立论,建立此地,虽然此地平差别多法,而以前五识为主。二、意地:此地以六、七、八识,同依意根,乃以此立论。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寻谓寻求,何谓伺察,或思于心所,或慧心所,于境推求,粗位名寻;于境审察,细位名伺,依有无寻伺,建立三地。六、三摩泗多地:三摩泗多,意为等引,此指殊胜定境,离昏千里掉举,由对等所激勉,故立此等引地。七、非三摩泗多地:与上境相背,即非等引之境。八、有心肠。九、无心肠:以上二地,就五门立论:一者速即总说门,二者心乱不乱门,三者心生不生门,四者分位建立门,五者真实义门。十、闻所成地:谓从闻所生之解文义慧,及与慧相应的心及心所等。十一、思所成慧地:谓从思所生之解法相慧,及与慧相应的心及心所等。十二、修所成慧地:谓从修所生之解理事慧,及与慧相应的心及心所等。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以上三地,为三乘种性,发心修行所得之果。十六过剩依地:此系以证得过剩涅槃立论。十七、无余依地:此系以证得无余依涅槃立论。
以上十七地,由境、行、果三相所摄,境摄九地,行摄六地,果摄二地。此论名地论者,取譬喻于所行所依所摄,有类于地。此土产货分,详谈法相,五性皆被,而无一法不摄。参阅‘瑜伽师地论大纲’。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四种涅槃’之一。又称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清净涅槃。谓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嚣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机要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多情皆对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相似,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差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参阅‘四种涅槃’之一。
【人性住种】为二类种子之一。与‘习所成种’对称,又称本有种子,为无始以来,异谙习中法尔而有,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的功能,称为本有种子。
【本惑】即根蒂烦嚣,与随惑相对而言,称本惑。根蒂烦嚣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其中恶见又开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为十种烦嚣。
【本际外谈】为古代印度十三种外谈之一。主张以前之初有本际,从此而繁衍万物。本际,即是当先的角落。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一。
【本质】此为唯识宗教义。是‘影像’的对称,为影像之所依。心及心所相识对境时,在内心中变现相识对象的相状,为笔直的相识对象,此称为影像。反之,影像的实质把柄及所依物的自体,即称为本质。乃迤逦的相识对象。故相分可分二种,即本质相分与影像相分。如眼识攀登色境,除眼识所现的影像外,别有阿赖耶识种子所生的实质色法,此即本质,是影像所依托者,称为带质境;再如第六毅力浮现空花兔角之相,唯有影像而无所依托的本质,则称独影境。见《成唯识敷陈记》卷六。
【本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以此识是万法的根蒂,故曰本识。
【本识八义】本识,指第八阿赖耶识,指第八识为降生一切善恶诸法的根蒂。《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以八种谈理证明此第八识之相,即:一、依止执受,指此识能为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执持不失。二、当先生起,指此识当先于母腹托胎之时,如磁石吸铁,磁石喻识,铁喻父精母血)。三、有明了性,指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差别,无有暗昧。四、有种子性,指此识能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令不褪色。五、业用差别,指此识随染缘而造恶业,随净缘而造善业,差别不同。六、身受差别,身以积贮为义。指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故称为身。由能采取第七末那识染净之缘所熏,而于善恶诸法不相混滥,故合身受差别。七、处无心定,指入无想定或覆没定,虽灭受想心,断出入息,而此识永恒。八、命终时识,指命将终时,冷触渐起,唯有此识,能执持身,此识若舍,则四大分散。
【外取他心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八难。外东谈主问难:外界的色等五境,实无自体,因为它是内识所变,不是内识所缘之境。但是他东谈主的心识,在自心之外实有,怎么说它不是自识所缘呢?论主答曰:谁说他东谈主之心不是自识所缘之境呢?仅仅不说他心是自心的亲所缘缘。也就是说,自识生起的时候,莫得真实的作用,不行像手那样亲自去执持身外物,也不行像日光那样直照外境,心缘外境时像镜子照物一样,好似有外境显面前自心的镜子上,但并不是自心亲缘。亲所了者,是托本质自识上所变的影像,才是亲所缘缘。是以《解深密经》上说:莫得少实法简略缘取心外的实法。可见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都是自识自证分所变,但是我方识体生起的时候,变起了相似的摄影,这么叫作念‘取彼物’,缘他东谈主的心是这么,缘一切色境亦然这么的。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条。
【外谈】指释教除外的一切宗教。古印度时期,释教指外谈为圣洁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谈理为正说者、苦行者;相对的释教自称内谈,释教经典自称内典,称释教除外的经典为外典。到了后世,徐徐附加上异见、邪说的谈理,外谈遂成为侮蔑排斥的贬称,意为真理除外之邪法者。外谈种类至多,如六师外谈,六苦行外谈,十六外谈,二十外谈,六十二见,九十六种外谈等等。
【外谈四见】是外谈就诸法的一、异、常、无常等所执的妄见,可由三方面说明:一、妄执‘法’之一、异。二、妄执世间之常、无常。三、妄执因果的有、无。四、无因无果论,如含糊因果道理的外谈之说。
【外谈四执】古代印度的外谈,就筹商因果论点的四类执著,释教称之为外谈四执,或简称四执:一、邪因邪果,行将万物生起的原因,归之于大安稳天的才气。二、无因有果,即承认现有的阵势世界为果,但以此果之因难以探究,故含糊此果之缘由。三、有因无果,即承认现有的阵势世界为因,但以此因之扫尾难以探究,故含糊此因之扫尾。四、无因无果,即含糊因果二者。
【外种】为‘内种’的对称。指世间米、麦等植物的种子,即世间一般所通称为‘种子’,唯识家称此为外种。‘种子’一词,为大乘唯识学垂危术语之一。唯识宗之要旨,即是将多情众生的心识分为八识,其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具有摄藏诸法的种子,为其余诸识的根蒂。而于此阿赖耶识中蕴含‘种子’,其功能犹如植物的种子,具有产生一切阵势的可能性,故以‘种子’ 称之;所不同者,植物的种子为一种实体,而吾东谈主第八识中之种子则为一种功能——一种有功用的能量。
唯识学以‘三法二重’为因果,确立其天地形成与种子的关联。即主张:当心、色二法诸缘具足时,种子必令刻下之外界产生某种作用或阵势,称为‘现行’;此现行之法,一朝形成,即能熏习种子。如是乃组成‘三法’,即:‘能生的种子’(本来的种子)、‘所生的现行’、‘所熏的新种’等三种要素,此三者具有‘二重’的因果关联,即于‘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下,同期展转互为因果,且由之变现出世间万物。故知天地森罗万象、苦乐兴衰等一切有为无为之万法,皆由吾东谈主第八识内的种子所生成映现者,此即唯识宗‘万法唯识’的基本论旨。准此而言,唯识家乃称阿赖耶识内的种子为‘内种’,而谓米、麦等之种子并非真实自存之物,而系由内有之种子发为现行所变现者;以其相对于心识内之‘内种’,并假借世间之名,而称之为‘外种’。
外种的种子亦如内种,可分为本有与新熏两种,然表里种的种子,其熏习情况有别。据《成唯识论》卷二说,除外种而言,其种子具有本质者,即有熏习,而为其生长之‘增上缘’;若无本质者,即无熏习,而必须以内种为其‘生因’之缘。
【外尘】又称外境。自相识作用而言,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招揽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又称六境。小东谈主以为六尘皆在于内心之外,故称外尘。
【外缘由】参阅‘内缘由与外缘由’条。
【末那三位】唯识宗依修行阶段的深浅,而在末那识中立有三阶段,称为末那三位,一、东谈主我见相应位:如小东谈主、二乘有学、七地以前的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异谙习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小东谈主、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的菩萨位而言。三、对等性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对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空不雅入见谈,又于修谈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属有漏之位,第三位则属无漏之位。
【末那三位无有】此指修唯识行的菩萨,修至何位方能断除我执,舍末那之名?此有三位,即:一、阿罗汉位:二乘阿罗汉位,大乘八地菩萨,第八识舍阿赖耶识之名(此时名异谙习),故末那亦不成执。二、覆没定位:此位前六识心、心所皆灭,染位末那及心所亦灭。三、出世谈位:谓得真无我开脱及得后得无漏智,末那识已转识成智。《唯识三十颂》曰:‘阿罗汉灭定,出世谈无有。’即指此三位而言。
se情在线
【末那王所相应】此指与末那知趣应的心所。《八识轨则颂》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即指与此知趣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嚣心所——昏千里、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狼籍、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及别境中的慧心所,和四个根蒂烦嚣心所——贪、痴、慢、见。一共十八个心所。
【末那所依】凡心识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识依于五根,第六识依于第七识,而第七末那识所依的,是第八阿赖耶识。唯识三十颂曰:‘秩序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忖思为性相。’颂中‘依彼转’的‘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瑜伽师地论》曰:‘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
【末那所缘】心识生起,必具四缘,即亲因缘、等不时缘、所缘缘、增上缘。而所缘缘,即心识所缘之境。第七末那识所缘之境是什么呢?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且执此见分为‘常、一、主管’的自内之我,故《唯识三十颂》曰:‘依彼转缘彼’,即是依于第八识转起,同期也缘此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
【末那识】梵语 manas,意译为意,忖思之义。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七种。《大乘广五蕴论》载曰:‘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谈,灭定面前前位。’末那识恒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而‘恒审忖思’之。末那为第六毅力所依之根,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嚣相应,其性质为‘有覆无记’。又此识为我执的根蒂,若执著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嚣恶业,彻悟东谈主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忖思识、忖思能变识。见《成唯识论》卷四。
【加行】是加功用行的谈理。乃针对正行的筹商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载,接近见谈的四善根之位,特称加行,然亦广通资粮位。《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于白品与黑品中,各举出相应、串习、无倒、不缓、适时、解了、无厌足、不舍轭、正等九种加行之法,即为其意。又,加行谈,即指修行者达到涅槃四谈中的第一谈,亦即修戒、定、慧的阶位。
【加行位】指加功力练习之位。此乃唯识五位修行的第二位,又作加行谈、浅显谈。修唯识行的菩萨,在资粮位十回向终,将入见谈,而为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浅显加行之位。此加行位,迹近见谈,故称‘顺抉择分’,即随顺真如意境,生起抉择的机灵。蓝本在资粮位时,修行者偏于修福,而于加行位,是重于修慧。是以在此位修四寻思不雅,四确乎智不雅,以伏断差别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现行二障。此位菩萨,虽较资粮位行者不雅智殊胜,但因尚未起无漏智,在唯识三性不雅中,不免错不雅所变的相分为圆成实性。因此不行住于无相真如的唯识实性中。此即《唯识三十颂》所称:‘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机灵资粮,顺开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谈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抉择分,顺趣真实抉择分故;近见谈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又谓:‘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不雅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在资粮位中,由于二取随眠未能伏灭,故未能安住于唯识实性。在加行位,以修四不雅四智故,印可二取皆空,似乎真如意境已现于前,但此时还有少许结巴,就是现前立有少物,谓此少物即是唯识实性。然唯识实性,非空非有,虽得而无所得。因此,以有所得之故,犹未能实住于唯识也。见《成唯识论》卷九。
【加行谈】乃加功力练习之谈。为四谈之一。又作浅显谈。即为断除烦嚣而筹商加功用行的修行之谈,修此浅显加行,能引后不时谈而趣向涅槃之谈。与唯识五位中的加行位相易,即‘见谈’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见《成唯识论》卷九。
【正心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六位,又作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姿色,且心亦与佛同。参阅‘十住’条。
【正念】八正谈之一,一、指实在之念。即确乎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广泛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的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想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
【对等性智】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十地的初地入心,断差别起的我法二执,此时第六识转为低品的妙不雅察智;第七识亦同期转为低品对等性智。至第七远行地,第六识转为中品的妙不雅察智,第七识亦同转为中品对等性智。到第十法云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第六识转为上品的妙不雅察智,第七识亦同转为上品对等性智。《心肠不雅经》卷二曰:‘对等性智,转我见智,得此机灵,是以能证自他对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对等性智。’《成唯识论》卷十曰:‘对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不雅一切法自他多情,悉皆对等,大悯恤等恒共相应,随诸多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出入别。妙不雅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异日际。’参阅‘四智心品’条。
【对等性智相应位】末那三位之一,即生起无漏对等性智之位,菩萨修法空不雅入见谈位,又于修谈位起法空智果及证得佛果,转第七识为对等智,称对等性智相应位。
【印顺】现代梵学行家。浙江宁海东谈主,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生。二十五岁于普陀山福泉庵,依清念老和尚削发,法名印顺,号盛正,旋受具戒于天童寺,曾就学于闽南梵学院、及武昌梵学院研究部。中日干戈期间,任教于重庆汉藏教理院。民国三十七年,在奉化雪窦寺主编‘太虚行家全书’。民国四十二年由香港来台港,先后任善导寺方丈,波涛音杂志社社长。继而在新竹青草湖畔创建福严学舍,在台北创建慧日讲堂,时东谈主尊为导师。导师著述等身,辑为‘妙云集’,其中《唯识学探源》一书,探讨原始释教及部派释教时期的唯识思想,为研究唯识者必读的垂危著述。
【印顺定】唯识家于四善根位之忍位中,发低品确乎智,不雅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决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不雅能取之识,亦如境之为空,而顺乐忍可之,如斯印前顺后之定,称为印顺定。其修行之秩序如下:即先于下忍发确乎智,不雅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印持之;次于中忍不雅能取之识为空无而忍可之;后于上忍,则对能取之空无加以印持之。见《成唯识论》卷九。
【白黑二业】即善恶二业,白业可感净妙清净的乐果,黑业可感秽恶不净的苦果。此又可开为四种:一、白白业:善业而感乐果者,因果皆为净白,故名白白业。二、黑黑业:恶业而感苦果者,因果皆为黑秽,故名黑黑业。三、白黑业:善恶交参者,名白黑业。四、不白不黑业:离白黑之相者,即无漏业。
【功能】功能,指有功用的才气,以能生扫尾而名。《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曰:‘能水果法,名为功能。(中略)功能即是种子异名。’熊十力《唯识名相新释》卷下有云︰‘摄论始建功能,而未详所由。世亲以后,十师迭起,遂以此为兴诤之事。……’事实上,‘功能’二字不自《摄论》始,早在《大毗婆沙论》中即有此一名词的出现。《婆沙论》卷三十九囿云:
‘谓有为法,得宠时生,失势时灭。给力时生,失力时灭。得士用时生,失士用时灭。得增上时生,失增上时灭。得功能时生,失功能时灭。炽然时生,萎歇时灭。增进时生,败落时灭。与举时生,沉沦时灭。猛利时生,蠢笨时灭。滋茂时生,枯萃时灭。和合时生,闹翻时灭。故有转念。复次转念有二种,一者自体转念,二者作用转念。(中略)若依功能转念说者,应言诸行亦有转念。谓未下世有生等功能,面前世有灭等功能,以前世有与果功能。故有转念。’
《阿毗达磨顺正表面》十四亦云︰‘谓有为法,若能为因,引摄自果,名为作用,若能为缘,摄助异类,是谓功能。如前已辩。一切面前,皆能为因,引摄自果,非诸面前,皆能为缘,摄助异类。谓闇中眼,或有功能被毁伤者,便于眼识不行为缘摄助令起。然其作用非闇所损,定能为因引当眼故。由斯作用、功能有别。然于同类相续果生有定不定,摄引势力名为作用,亦名功能。若于异类相续果生,但能为缘摄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
此谓能引生自果的力用称为作用,此种作用,亦然引生自果的因。能摄助异类的势力称为功能,此种作用是缘,不是因。经部及唯识家将生种子之果的力用称为功能。有部所说与此大致相易,亦然将水果的一种力用称为功能。
【立因】为五因之一。指任持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之诸色法,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地面之任持万物。参阅‘五因’条。
【句身】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这是抒发完整谈理的句子,用以讲明诸法的差别谈理。《百法直解》曰:‘句身者,句诠诸法差别,如眼无常耳无常等各种道理。’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句身者,单句为句,如菩萨等。二句为句身,如大菩萨等。三句以上为多句身,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故。’这是为说明事物之间的关联,而化名施设的话语名词。
【失念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扫数法中的大随烦嚣心所之一。失念即是渐忘,情意狼籍,对于所修善法不行明记。《成唯识论》曰:‘云何失念?于诸所缘,不行明记为性,能障正念,狼籍所依为业,谓失念者心狼籍故。’见《成唯识论》卷六。
【可见有对色】可见,指肉眼可见者;有对,指由极轻飘物资组成而具有结巴之性者。可见有对色,即指色境。又作有见有对色。盖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无表色等十一种,其中,色境为可见有对色,眼等五根与声等四境为不可见有对色,无表色为不可见无对色。如江平地面、草木器物等,具有色调、形骸,而能结巴其他物资者,皆为可见有对色。
【布施波罗蜜多】布施为六念之一,四摄法之一, 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此处仅就十波罗蜜多而言。修唯识行,入修谈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一即是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以钞票财物给济缺乏,以资益其身。二丧胆施,以大丧胆精神救东谈主脱离险难,湮灭其恐怖心理,以资益其心。三法施,随宜说法,以资益其善根。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波罗蜜’条。
【他受用土】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之一,又称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实报土,佛以大悯恤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住。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四土’条。
【玄奘】玄奘行家,是我国的四大译经家之一,亦然唯识宗的草创东谈主。他俗家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东谈主,隋文帝开皇二十年降生。有兄长捷,早年在洛阳净土寺削发,玄奘亦于十三岁时随兄削发。唐高祖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寻赴成都参访。武德五年受具戒后重回长安,照章常、僧辩二大德听《摄大乘论》,他以诸师所说,各异宗途,圣典亦有婉曲,不知所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请不许,奘师不为所屈,乃就番东谈主学书语,唐太宗贞不雅三年,私发长安,途中历经险阻,历时四年,始抵中天竺,于那烂陀寺,依戒贤论师学《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奥义五年。复从胜军居士学《唯识抉择论》及《尊容经论等论典》二年,于贞不雅十九年归国,由天竺归国之时,携回梵典六百五十余部,归国后广译经论,先后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余卷,其中对于法相唯识一系的,有:《解深密经》五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辨中边论》三卷、《摄大乘论》三卷、《显扬圣教论》二十卷、《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瑜伽师地论释》、《不雅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各一卷,及以十大论师的《唯识三十颂释论》百卷,糅集而成成唯识论十卷。同期他也译出了小乘说一切有部的论典,如《阿毗达磨发智论》及六足论,《大毗婆娑论》、《俱舍论》等。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示寂,享年六十五岁。由于他广译法相唯识一系的经论,他的上座弟子窥基复加以阐扬,由此草创了我国的唯识宗。
【功用地】指初地至七地的菩萨阶位。菩萨于各式修行阶段中,初地以上,到第七地之菩萨,虽然已证得真如,然犹须加行辛苦,故称为功用地;而八地以上菩萨,无须再藉加功用行,天然功德增进,则称为无功用地。《成唯识论》卷九载:‘八地以上,纯无漏谈,任运起故,三界烦嚣,永不现行。’
【尼干子外谈】印度古代六师外谈之一,此外谈因以修苦行,离世间之衣食抵制,而期远离烦嚣之结与三界之捆绑,故有离系、不系等译名。又此外谈不以露形为耻,故众东谈主贬称为无惭外谈、裸形外谈。开祖为勒沙婆,至尼乾陀若提子时,为中兴之祖。后世则称之为耆那教。尼乾陀若提子入寂后,此外谈分红空衣、白衣二派。空衣派主倡不著衣而赤身生活,一般称为裸形外谈、露形外谈。白衣派则流行于北印度之僧诃补罗国一带,为避凉气而著白衣,此或即其分裂为二派之原因。见《成唯识敷陈记》卷一。
【出离】出离是超出、脱离之意。即出离迷界降死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谈,以达于开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捆绑,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死活’的习用语。《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东谈主天的善趣,二、出离死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